• 新老交锋谁更强?HD4850/5750对比评测
      前言:随着HD 5800/HD 5700系列显卡的发布,当我们为AMD引领显卡市场正式步入Direct X11时代而喝彩的时候,为AMD争夺市场而默默耕耘的HD 4800系列显卡俨然成为了沙场老将,并开始淡出主流市场。虽然大家的目光已开始转移到DX11显卡上,然而千元内唯一的DX11显卡是HD 5750,规格却不见得比HD 4850好多少,但售价却高达999元。  因此这也衍生了一个话题,究竟新一代的HD 5750的价格是否虚高?和上一代的HD4850相比,又是谁更强呢?在今天的HD4850/5750对比评测对比中,相信大家会有一个答案。  本次评测采用HD 4850显卡是捷波A01-4850,它是699元HD 4850显卡的代表,频率为625/2000MHz,与公版频率差别不大,但改进的散热系统给人一种清
    2016-04-22 12:11:54
  • 完美诠释性价比!两大阵营中端显卡大对决
      前言:AMD携HD5000系列显卡正式进入40nm以及DX11特效显卡行列,不过从目前来看HD5000系列显卡主要还是停留在中高端型号上,当然AMD在中端显卡方面也推出了HD5770与HD5750两款产品,但是这两款产品相对于目前55nm显卡来说在价格上要略高一点,中国市场向来是一个对性价比非常看重也非常敏感的市场,因此很多网友还是会选择目前依旧很活跃的55nm显卡。评测综述  目前AMD在55nm中端显卡方面分别有HD4850和HD4860两款产品,它们定价大多在699-799元间,而与之形成对手的则是经过多次更换名字而来的GTS250,可以说HD4850与HD4860对GTS250形成了夹击之势,中端千元市场会鹿死谁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后HD4000时代AMD和NVIDIA的中端大战本期测试显卡天梯指
    2016-04-22 12:11:54
  • NV最强单核卡受挫!AMD高端40nm显卡评测
      前言:近期AMD在40nm方面频频出手,先后发布了HD5870、HD5770和HD5750等多款中高端显卡,反观对手NV除了发布两款低端40nm显卡外,基本上再无其它动作;可以说从目前的形式来看NV在40nm高端领域基本没有还击能力,只能通过发布低端显卡暂时不让AMD完全占据市场热点。看过我们《颠覆最强显卡地位!划时代HD5870显卡首测》文章的网友相信还能清楚地记得,AMD凭借HD5870一款显卡就将让NV占据长达半年多之久的最强显卡和最强单核心显卡收入囊中,HD5870的强大性能可谓让AMD顿时名声大噪。HD5850  虽然HD5870夺回了最强单核心显卡地位,但是其3299元的价格与GTX285仅为2399元的价格还是相差甚远,于是AMD再次推出了基于RV870核心设计的HD5850显卡,目前HD58
    2016-04-22 12:11:53
  • GTX275都不是对手!至尊版GTX260劲爆评测
      前言:随着NVIDIA的如意算盘被竞争对手抢先推出了新一代DirectX11 3D API的显卡而被打破,加上自身策略的失误,旗下的显卡也出现了“自救”迹象,除了在入门/HTPC级推出首款支持DX10.1显卡外还继续祭出了以往屡试不爽的武器GTX260+显卡。今天评测的索泰 GTX260-896GD3至尊版再度将GTX260+的频率堆到新的高度,核心/Shader/显存分别高达725MHz/1560MHz/2400MHz,这也让许多玩家对该显卡的上市充满了期待。究竟索泰 GTX260-896GD3至尊版能否抢占到性能的制高点?那么就和我们一起关注下面的评测吧。  即使已经是服役1年多的沙场老将,但如今GTX260+显卡在千元级价位上依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源于各大显卡厂商
    2016-04-22 12:11:53
  • 40nm硝烟再起!入门级GT220/210显卡详测
      前言:在AMD大举进攻高端40nm显卡之际,NVIDIA并没有急于推出与之相对应的高端显卡以作抗衡,而是首先在低端显卡方面推出了40nm的GT220与210显卡,在前面的《40nm时代将全面来临!GT220显卡详细评测》文章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基于DDR2显存设计的GT220显卡,而我们都知道NVIDIA官方在设计GT220与210时分别有DDR3与DDR2两个不同版本,这次我们PConline评测室再次拿到了基于DDR3版显存设计的GT220与DDR2版显存设计的210显卡,今天我们就把有关这两款显卡的详细评测带给大家。  虽然这次在40nm显卡中AMD与NVIDIA走得是不同档次的两种道路,但不可否认的是40nm作为下一代主流显卡其对于AMD和NVIDIA的任何一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次NVIDIA推出
    2016-04-22 12:11:53
  • DX11主流显卡降临!HD5770/5750显卡详测
      前言:九月底AMD率先发布了基于40nm制造工艺设计且支持DX11特效的HD5870显卡,HD5870显卡的强大性能没有辜负AMD对它寄予的厚望,同时也让网友为之兴奋。而遗憾的是虽然HD5870拥有强大的性能,但是定位顶级且高达3299元的售价让绝大部分的网友望而却步。我们知道通常顶级显卡只是作为厂商的一面旗帜,其生产量和销售量都非常小,因此定位主流价位的显卡才是厂商和网友关注的重点。  国庆之后,AMD乘胜发布了同样基于40nm制程且支持DX11特效的HD5770和HD5750两款显卡,这两款显卡分别定价为1199元和799元,从这两款显卡的定价不难看出它们直接瞄准的是目前主流价位上最热门的千元档显卡,而目前这一价位上的显卡分别是HD4870、GTX260和HD4850、GTS250,作为DX11主流显卡
    2016-04-22 12:11:52
  • 新核心新体验!耕昇红缨版GT220显卡评测
      前言:近段时间AMD的40nm核心显卡攻势异常猛烈,高端HD5000系列新品迭出、性能也十分优秀。而NVIDIA方面,则没什么动静,下一代旗舰GT300(暂称)还处于原型阶段、距离真正发布还有段时间,不禁令人担心NV如何应付AMD这段猛烈攻势。新产品晚于竞争对手推出其实也有他的好处,工艺技术上可以更成熟,还能在熟悉对手产品后给予致命一击。在40nm新核心里面NV也不是毫无建树,NVIDIA最新推出的GT216核心就是采用了40nm新工艺制造。作为NV的顶级合作伙伴,耕昇也在第一时间抢先推出了两款采用了该款新核心的GT220红缨版显卡。  耕昇GT220红缨版显卡的GT216新核心不但采用了新工艺制造,核心还拥有多项新特性。GT216核心在3D性能上增加了DirectX10.1的支持,在视频播放方面还具备VC
    2016-04-22 12:11:52
  • 豪华275公版PCB设计!铭鑫GTX260详细评测
      前言:凭借着GT200高端核心的平民化战略以及NVIDIA的根据新老核心架构划分的市场定位,铸造了Geforce GTX 260+显卡这款千元级价位的经典产品,扭转了以往G92核心硬碰竞争对手的HD4850/4870的不利局面。随着琳琅满目的“首发版”、“超公版”、“非公版”260+显卡出现在市场,丰富了N卡的千元级阵营,给消费者带来差异化选择。下面介绍的是一款采用公版PCB,但超越公版260+做工与散热的显卡铭鑫视界风GTX260+ 896D3中国玩家版,强悍的做工与散热设计使得该显卡的默认频率比公版高得多,下面就和PConline评测室一同领略高频带来的性能提升吧。铭鑫 视界风GTX260+ 896D3 中国玩家版 &nb
    2016-04-22 12:11:52
  • 性价比之王!鑫益嘉魔魂GTX260+显卡评测
      前言:GTX260芯片作为nVIDIA高端显卡GTX200系列的入门级,随着时间的推移所采用的技术也进行了修改,由最初的65nm制造工艺升级到55nm制造工艺,由最初的拥有192个流处理器到现在提升到拥有216个流处理器。为了区别新旧不同制造工艺的GTX260,采用55nm制造工艺的GTX260改名为GTX260+。其主要的抗衡对象仍是ATI高端显卡入门级的HD4870,显卡两大阵营在高端入门级的竞争可谓是日趋激烈。  鑫益嘉显卡最近推出了一款超公版规格的GTX260+显卡——魔魂GTX260+ D3 896M龙啸版显卡。与公版的GTX260+相比,其默认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高达600MHz和2200MHz,相比公版默认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要高出不少。那么它的性能究竟如何?下面让我们以真
    2016-04-22 12:11:51
  • 打破常规思维!实测平台对显卡性能的影响
      前言:最近经常在我们显卡评测文章的网友留言中看到有部分网友留言说,为什么不采用AMD平台来测试AMD显卡或者采用AMD平台测试AMD显卡肯定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显卡性能等等言论,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无法一一对网友的疑问做出解答,在这里我们就通过这篇专门针对三A平台有无对显卡性能带来提升的文章向网友做出统一回答,相信以真实的测试数据比我们口头回答更具有说服力。  近年来AMD不断宣传三A平台在性能上相比非三A平台有更好的性能表现,而网友也很自然地认为基于同一家公司的产品所组成的平台肯定会比非同一家公司的产品所组成的平台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AMD的官方宣传加上网友自然而然的想法,于是AMD显卡在AMD平台上有很大的性能提升几乎成了网友的常规思维。其实在之前我们主板频道所做的《真理还是谎言:AMD-ATI三A平台真实性
    2016-04-22 1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