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悍真不是吹的!GTS250竟然PKHD5870
      前言:目前AMD最新发布的40nm顶级单核HD5870的价格依旧保持在3299元价位上,HD5870拥有不错的3D性能我们不否认,但是其高达3000以上的价格可以说对于任何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但是我们想要得到HD5870或者比HD5870更高的价格,其实并不需要付出高达3000以上人民币的付出,目前我们只需要采用两张价格为899元的耕昇 GTS250 1G 马超版II进行SLI就能达到HD5870的性能,并且在多数游戏和软件应用方面都要超过HD5870,下面我们就来看看GTS250是如何将顶级的HD5870干倒的。GTS250 SLI干倒HD5870本期测试显卡天梯指引位置如下:  在本期测试中,我们采用了显卡天梯图以便更直观的体现出显卡的具体性能以及对比测试显卡之间的性能高低。同时,通过这个
    2016-04-22 12:11:58
  • 地球最强显卡碰撞!傲视群雄5970双卡测试
      前言:采用单卡双芯设计的HD5970显卡其强悍的3D性能无疑让很多网友对它感到惊叹。的确,整合了两颗RV870核心的HD5970显卡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目前地球上的最强显卡。然而人类的好奇心总是无止境的,在叹服于HD5970强悍性能的同时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网友似乎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此强悍的显卡要是通过双卡组建交火其性能又会夸张到什么地步呢?地球最强显卡碰撞!傲视群雄5970双卡测试  有想法当然要去实现,对于见证地球最强显卡交火的3D性能笔者与网友同样充满了期待,而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一起来实现地球最强显卡的相互碰撞,看看通过组建交火后的HD5970到底能产生出什么样的火花。本期测试显卡天梯指引位置如下:  在本期测试中,我们采用了显卡天梯图以便更直观的体现出显卡的具体性能以及对比测试显卡之间的性能高低
    2016-04-22 12:11:58
  • 世界最强显卡降临?HD5970显卡模拟测试
      前言:AMD在发布HD5870显卡时就曾展示过基于两颗RV870核心设计的显卡,但由于还是工程样卡的原因,AMD并没有透露此卡的具体参数和型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不断有消息传出基于双RV870核心设计的显卡将命名为HD5970,并且此卡也将成为AMD的旗舰显卡。HD5970显卡消息一出,不少网友都兴趣盎然想知道采用两颗RV870核心设计的HD5970显卡到底会有如何震撼的性能表现,毕竟采用一颗RV870核心设计的HD5870显卡在性能上就足以撼动目前最顶级的GTX295显卡。HD5970显卡测试目的及看点  如今HD5970显卡还并没有正式发布上市,但不可否认它的存在以及它为众多网友所关注的性能。出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还无法拿到HD5970的样卡,但是我们和网友一样对这款显卡的性能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待HD5
    2016-04-22 12:11:57
  • GDDR5首度降临!NVIDIA主流GT240全面评测
      前言:2009年显卡市场是55nm制程核心与GDDR3显存颗粒的天下,那么2010年呢?不用怀疑的是2010年将会是40nm制程核心与GDDR5显存颗粒的天下。可以说今年的整个四季度都是在为明年的40nm制程普及而做的铺垫和预热,NVIDIA继前段时间发布入门级的210与GT220显卡之后,如今又推出了定位中端的GT240显卡,不过与210以及GT220显卡不同的是GT240显卡将不仅只采用GDDR3显存颗粒,而是率先在NVIDIA阵营里采用GDDR5显存颗粒,自此NVIDIA也正式开始了40nm核心搭配GDDR5显存之旅。  我们都还记得在NVIDIA将9800GTX+更名为GTS250时,NVIDIA还有意将9800GT更名为GTS240,不过由于网友的一致不赞同最终9800GT无缘GTS240这个名字
    2016-04-22 12:11:57
  • 超公版卡皇降临!蓝宝石顶级HD5870评测
      前言:现今要数单核心最强桌面级显卡非ATI HD5870莫属。它的横空出世和强悍的性能使即使拥有双核心的GTX295也变得黯然失色。作为ATI核心合作伙伴的蓝宝石最近推出了旗下非公版显卡品牌Vapor-X系列搭载现今最强桌面级单核核心的显卡新品——蓝宝石HD5870 Vapor-X。  蓝宝石这次推出HD5870 Vapor-X并不能算得上完完全全是非公版显卡,只能算是一款超公版显卡产品,它是在公版HD5870的基础上选用蓝宝开发的Vapor-X散热系统并将显卡规格由公版的850/4800MHz(核心/显存频率)提升到870/5000MHz。究竟这款蓝宝石HD5870Vapor-X相俾与公版有怎样的性能上的提升呢?下面的评测将为你一一揭晓。  蓝宝石HD5870Vapor-X显卡使用
    2016-04-22 12:11:56
  • 网吧性价比解决方案!低端显卡评测分析
      前言:如今电脑虽然已经比较普及,但是网吧的数量并没有因为家庭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逐步下降,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网吧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了他们在特定时候的某种需要,比如不少人都认为在网吧玩游戏比单独自己一个人在家玩更有乐趣。没错,与最开始人们只是用网络进行聊天不同,现在网吧里面最多的是游戏玩家,聊天只不过是现在网民的一个附属品,玩游戏才是他们真正的乐趣所在。  既然提到了玩游戏这里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一样东西——显卡。没错,游戏的普及使得网吧老板在装机时不得不考虑选择合适的显卡以满足网友对游戏的需求。当然,作为网吧老板来说他们除了关注显卡的性能是否足以满足网友的需要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成本。对于网吧老板来说降低成本就是提高利润的有效办法,因此网吧老板在选择显卡时比普通的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
    2016-04-22 12:11:56
  • 换代之际性能大比拼!499元新旧显卡横评
      前言:目前显卡处于换代之际,特别是499元价位上的显卡先后出现了HD4670、GT220、旧版G92核心9600GSO和新版G94核心9600GSO等多款产品。我们都知道从性能上来说G92核心的9600GSO显卡无疑是最强悍的,那么我们是否又考虑过同样是499元价位显卡它们之间的差距又有多大呢,而采用55nm节能版设计的9600GSO显卡是否会在保持强悍性能的同时还拥有更低的功耗与发热量呢?今天我们就对盈通最新推出的盈通 G9600GSO-384GD3红牛版与目前同样499元价位上的多款显卡做了对比评测。盈通 G9600GSO-384GD3红牛版  之前盈通曾推出过同样采用G92核心设计的盈通 G9600GSO-384GD3极速版显卡,这款显卡凭借着较高的性价比让很多网友为之兴奋,不过过高的功耗也为不少网友
    2016-04-22 12:11:56
  • 宝刀还未老!双敏GTS250大牛版显卡评测
      前言:现今的显卡市场上40nm制程的显卡比比皆是,原来主流的55nm制程显卡已经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当然科技是一天天的进步,新科技新技术固然会取代旧科技旧技术成为主流,但是新事物的到来并不代表旧事物已逝。GTS250作为NVIDIA中端显卡的龙头产品,经历了对手AMD由55nm制程演变到现在40nm制程的转变,奈何NVIDIA中端显卡的40nm计划却还在缓慢的实施当中,GTS250还要担当对抗AMD 40nm显卡的重担。  今天测评的对象双敏 无极2 GTS250 大牛版作为近段时间新推出的产品面对同价位附近的40nm制程显卡是存在优势或是全无优势呢?究竟GTS250这把NVIDIA的中端宝刀面对对手40nm制程显卡的冲击是宝刀已老还是宝刀
    2016-04-22 12:11:55
  • NV首款DDR5显卡现身!主流40nm中端卡评测
      前言:早在HD4870时代AMD就率先采用了基于DDR5显存颗粒设计的显卡,不过由于成本等诸多因素NVIDIA并没有紧随AMD脚步同样采用DDR5显存颗粒,但是我们知道由DDR3升级到DDR5会是显卡不可阻挡的一个发展方向,早前AMD在40nm系列显卡中就大量的采用了DDR5显存颗粒,并且40nm显卡成为2010年显卡的主流制程也是毋庸置疑的,在之前虽然NVIDIA也发布了两款基于40nm制程设计的显卡,但它们都还是采用DDR3显存颗粒设计,而这次我们为大家评测的这款NV新发布的显卡将正式采用DDR5显存颗粒,并且也是NV首次采用DDR5显存设计的显卡。GT240显卡特色  我们都还记得在NVIDIA将9800GTX+更名为GTS250时,NVIDIA还有意将9800GT更名为GTS240,不过由于网友的一
    2016-04-22 12:11:55
  • 低端显卡谁称王?55nm显卡大战40nm显卡
      前言:低端显卡向来是拥有最大消费人群同时也是显卡厂商非常注重的产品区域,AMD早在55nm时代就推出了支持DX10.1特效的HD4650与HD4670两款低端显卡作为竞争低端市场的产品,反观NV 55nm时代的9500GT在性能和功耗上都不如HD4650与HD4670,于是推出一款有竞争力的低端产品就成为NV竞争低端市场一个非常必要的举措,但是从目前NV推出的GT220显卡来看,它似乎又一次让网友失望了。低端显卡谁称王?55nm显卡大战40nm显卡  GT220显卡采用40nm制程,同时正式支持DX10.1特效,GT220显卡的定价为499元,对于同样采用DX10.1设计且价格也在499元的HD4670,它们之间将展开低端王者之争,同时也可以说是55nm显卡与40nm显卡之间的低端大战,到底是HD4670会
    2016-04-22 12: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