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芝发布S300监控级硬盘:叠瓦式、支持64路摄像头
      去年,叠瓦式磁记录(SMR)硬盘闹出不小的风波,虽然这并不能彻底断送SMR的命运,但好在厂商们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大方标注磁记录方式。  日前,东芝发布更新了监控硬盘S300系列,涵盖4TB和6TB两个容量。  相较于上一代,容量增加50%,功劳自然是SMR。当然,SMR虽然有着盘面存储密度大的优势,但缺点就是不稳定的写入性能。不过,东芝称,监控硬盘的写入操作可预测,不会因此出现性能短板。  基本参数方面,3.5寸大小,SATA3接口,缓存增加到了256MB,标称传输速度184MB/s,延迟5.56毫秒。  可靠性方面,3年质保,承诺60万次擦写循环。  不过,东芝并未公布单盘容量,猜测4TB是双盘,6TB是三盘。
    2021-05-11 08:42:46
  • 曝12代酷睿Alder Lake计划11月推出:同时首发DDR5和PCIe 5.0
      虽然3月份发布的第十一代酷睿的旗舰i9-11900K重新为Intel拿回了最强游戏处理器的称号,但是老旧的14nm工艺导致其核心数不增反减,从i9-10900K的10核变成了8核;同时由于AVX 512指令集,功耗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好在下半年问世的是Alder Lake传闻会升级为第三代的10nm ESF工艺,并首次使用大小核架构,首发的最多16核24核心。  最新爆料称,Intel目前通知合作伙伴的安排是,Alder Lake计划11月推出。  Alder Lake对应12代酷睿,据说除了在桌面采用10nm工艺,还划时代地采用大小核架构,首次支持DDR5内存和PCIe 5.0,而正因为如此大变,接口不得不变成新的LGA1700,主板芯片组搭配也是新的600系列。  PCIe 4.0的首发被AMD夺走,
    2021-05-11 08:23:57
  • AMD GPU给三星Exynos打鸡血:手机、笔记本都能用
      AMD虽然自己不做移动SoC,但是在2019年就赢得三星芳心,后者会在Exynos处理器中集成AMD GPU技术,这可是头一遭,产品型号预计是Exynos 2200。  两年多了,三星与AMD的合作即将结出硕果,而且覆盖的不仅仅是手机。  据韩国媒体透露,这款特殊的Exynos 2200将会采用5nm制造工艺,会有十分优秀的计算性能、能效,既可以用于智能手机,也能放在笔记本里。  其实,高通骁龙平台也一直尝试进入笔记本,并连续发布了多款骁龙cx系列产品,但一直没有铺开,毕竟骁龙的性能、ARM架构的生态,在笔记本里都是个问题。  苹果M1当然是个特例,这要感谢苹果封闭的生态,可以完全由自己把控,手机、平板、笔记本、一体机等都可以直接打通。  照这样看来,三星在得到AMD GPU的加持后,有意让Exynos去走
    2021-05-10 17:32:05
  • 三星首次公布内存秘密:第四代10nm级工艺实为14nm
      与CPU等逻辑芯片直接使用准确的工艺不同,内存芯片在20nm之后就变得模糊了,厂商称之为10nm级工艺,实际上会用1X、1Y、1Znm来替代。  1X、1Y、1Znm到底是什么工艺?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三大内存巨头之前一直不肯明确,按照业界的分析,大体来说1Xnm工艺相当于16-19nm级别、1Ynm相当于14-16nm,1Znm工艺相当于12-14nm级别。  在1X、1Y、1Znm之后,还会有1αnm、1βnm、1γnm三种工艺,三星今年下半年量产1αnm工艺的内存。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的公告中,三星也首次明确了1αnm的具体水平,那就是14nm工艺,这还是三家厂商中首个改变内存工艺定义的。  至于三星为什么要打破常规,很有可能跟1&alp
    2021-05-10 16:55:27
  • 技嘉BRIX推超紧凑、低功耗新品: 配Pentium Silver&Celeron处理器
      技嘉科技今天宣布为旗下的 BRIX 系列推出三款全新设计的超紧凑、低功耗PC,它采用了最新的 10 纳米工艺的英特尔 Pentium Silver & Celeron 处理器。和上一代相比,该产品支持 2933MHz 内存,整体性能提高了 60%。  新的BRIX采用紧凑的尺寸,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在物联网、办公室、教育、家庭、数字标牌、医疗或 KIOSK 等平台上试用。值得一提的是,新的BRIX还提供了强大的存储灵活性,采用双存储(M.2 2280 + 2.5' SSD/HDD),以及双4K/60P的输出灵活性。  新款 BRIX 采用了最新的英特尔 Pentium Silver & Celeron 处理器,提供了惊人的视频会议能力,更快的无线连接,提高整体应用和图形性能,以及
    2021-05-10 12:42:22
  • HDD硬盘继续没落:Q1出货6417万块、下滑8.4%
      最近Chia硬盘矿的火热,让HDD硬盘大卖了一波,特别是超大容量的硬盘极为抢手,价格上涨2-3倍。但是全局来看,HDD市场还在继续下滑,Q1季度出货只有6417万块,环比下滑8.4%。  目前HDD硬盘厂商主要剩下三家——希捷、西数、东芝,Q1季度中希捷出货2754万块,环比下滑7.7%,市场份额42.9%,出货总容量139.5EB。  西数位列第二,出货2309万块硬盘,环比下滑9.9%,份额36%,出货总容量109.04EB。  东芝出货1354万块硬盘,环比下滑7.5%,份额21.1%,出货总容量39.74EB。  三家合计出货6417万块,环比下滑8.4%,但是HDD硬盘容量增大,所以总的出货容量达到了288.28EB。  这次硬盘下滑的主要是桌面及移动端,分别减少了8.8%
    2021-05-10 10:40:07
  • 十铨为硬盘挖矿推出逆天级耐用度SSD,号称必备挖矿武器
      由于 Chia 奇亚币大火,硬盘需求略有提高,但渠道商可不会放过这种百年难遇的好机会。十铨日前就面向创造者发布了一款 PCIe SSD 新品 T-CREATE EXPERT 系列固态硬盘,并以挖矿为主要卖点。  这款产品主打超耐用,拥有极高的 TBW 寿命,并且官方提供了业界首个长达 12 年的超长期保修。  据了解,SSD 在 Chia 挖矿系统中 SSD 硬盘用作快速读写的临时存储盘,整个运算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磁盘读写操作,100GB 的 plot 文件就需要 2TB 的读写量,对 SSD 的消耗非常大。  据介绍,T-CREATE EXPERT 系列 SSD 主打超耐用,产品仅提供 1TB、2TB 两个容量版本。两种容量分别拥有高达 6000TB 和 12000TB 的 TBW 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
    2021-05-10 08:20:09
  • 阿斯加特发布W3 2.0版内存条:8GB双条售价759元
      5月8日,阿斯加特推出W3 2.0版本(为电竞而生),已于5月7日正式上线开售。这款产品是此前 W3 系列内存条的升级版,升级版已经上架,仅提供套装销售。  阿斯加特表示,W1第一代内存条采用了南亚/美光/三星的颗粒,频率最高3600MHz。W2 2.0版升级至海力士CJR颗粒,性能更强,有利于超频。  阿斯加特W3 2.0内存有8GB、16GB版本:  8GB版本频率为3600MHz,时序CL=18,双条售价759元。  16GB版本频率4000MHz,时序CL=19,双条售价1599元。  除此之外,阿斯加特表示,新款内存的散热马甲厚度 2mm,采用 CNC 冷锻造工艺制作。内存上方的 RGB 灯带有着真空电镀工艺。
    2021-05-08 13:36:08
  • Backblaze发布第一季度硬盘情况报告:SSD固态硬盘故障率低于HD
      5月8日消息,根据外媒 NotebookCheck 报道,知名存储服务提供商 Backblaze 发布了 2021 年第一季度硬盘情况报告。这家公司在全球两大洲拥有四个数据中心,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该公司共有 175443 块机械 / 固态硬盘,其中包含 1518 块 SSD。  截至 3 月 31 日,Blackblaze 共有 172256 块机械硬盘用来存储数据。在 2021 年第一季度期间,共有 348 块硬盘发生故障,故障率 0.85%,为近年来的较低水平。  表中可以看出,该公司主要使用希捷、HGST 的硬盘,容量范围 4TB-16TB。需要注意的是,在查看具体型号硬盘的 AFR 平均故障率时,要留意此款产品平均使用时长。这其中,希捷 ST6000DX000 6TB 硬盘平均使
    2021-05-08 09:58:50
  • 厂商买下3000多块硬盘使用多年:SSD故障率比机械硬盘低得多
      日前,存储服务商Blackblaze发布了今年一季度的硬盘可靠性报告。  其中第一次加入了对SSD的考察,让我们对于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的质量表现有了另一个维度的认识。  我们先看结果,单就一季度而言,1518块SSD的年化故障率是0.58%、1669块机械硬盘的年化故障率是10.56%。  如果时间拉长到BB公司开始做统计的2013年,那么1518块SSD的年化故障率微增到0.65%,1669块机械硬盘的年化故障率则下降到6.04%。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心里有数了,但最后还是要交代下一些背景。  首先,这些SSD和机械硬盘均用作存储服务器的启动盘来使用,也就是读写内容、操作场景大致相同。  其次是BB最早购买SSD是在两年前,所以这批SSD的平均上机时间是12.7个月,用的最久的那几块也才30个月。而机械
    2021-05-07 15: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