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 10nm H45 11代酷睿高性能处理器正式发布
      5月11日晚,Intel正式发布了代号“Tiger Lake-H45”的第11代高性能移动版酷睿处理器。  这也是继Tiger Lake-U系列低功耗移动版、Tiger Lake-H35高性能移动版、Rocket Lake-S桌面版之后,Intel 11代酷睿家族的第四个系列,终于补完了整个家族。  同时发布的还有同样架构的至强W-11000系列,面向高性能移动工作站。  同样是高性能移动版,年初诞生的H35主打轻薄游戏性能,更多的用于创作本、全能本,而这次的H45性能更上一层,适合发烧游戏性能,可以打造更极致的游戏本,同时依然保持足够轻薄的身材。  近几年,游戏笔记本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势头强劲,数据显示2019年同比增长率为8%,2020年则达到了28%,尤其是在桌面
    2021-05-12 08:30:51
  • Intel 12代酷睿样品现身:搭档DDR5内存跑DOTA2
      Intel Alder Lake 12代酷睿有望在11月份发布,首次在桌面引入10nm工艺、大小核架构,首次支持DDR5内存(也兼容DDR4)、PCIe 5.0总线,接口变为LGA1700,主板芯片组升级为600系列。  现在,CapFrameX测试数据库里出现了12代酷睿的样品,内存正是新的DDR5,容量8GB×4,频率4800MHz,另外显卡是RTX 3080。  不过,处理器规格并未检测出来,不知道是几个大核、几个小核、频率高低。  测试项目是DOTA2,不过缺乏分辨率、画质、系统设置等细节,所以这个成绩毫无意义,但可以证明,12代酷睿、DDR5的组合,已经顺利跑了起来!  11代酷睿刚刚补完,轻薄本、游戏本、桌面由不同工艺、架构的四个系列组成,非常混乱,发布时间也前后跨度大半年之久。  
    2021-05-12 08:18:10
  • SLC不死 旺宏19nm SLC闪存良率极佳:已开始验证
      做为最早问世的闪存类型,SLC闪存在性能、可靠性上是最佳的,P/E擦写次数在1万到10万次之间,远超MLC、TLC、QLC闪存。  不过SLC闪存成本也是最高的,而且容量也不如其他的闪存类型,所以近年来应用市场越来越狭窄,主流市场已经销声匿迹,生产厂商也越来越少。  旺宏电子日前透露,该公司研发的19nm SLC闪存进展顺利,良率极佳,新产品新应用已经进入验证阶段。  旺宏表示,他们的SLC闪存率先实现了在主芯片处理ECC的创新主张,已成为最佳品质及成本效率典范;19nm SLC NAND也取得 NAND 重要成本优势,全面进入业界领先制程。  不过旺宏电子并没有透露SLC闪存的具体规格及产品信息。  除了SLC闪存,旺宏也在研发3D闪存,48层堆栈的3D闪存已经完成研发,很快会量产,后续则会冲刺192层3
    2021-05-11 17:11:38
  • 三星推出业内首款支持CXL互连新标准的DDR5内存模组
      5月11日消息,据TechPowerUp报道称,作为全球先进存储技术的领导者,三星电子刚刚发布了业内首款支持 Compute Express Link 互连标准的“CXL Memory Expander”存储模块。这款扩展卡集成了三星的 DDR5 内存,使得服务器系统能够显著扩展内存容量和带宽,从而加速数据中心的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HPC)工作负载。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兴起,对多个处理器并行工作、以处理大量数据的异构计算应用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至于 CXL 的接口规范,其实基于通用的 PCIe 5.0 标准。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互连方案,其格式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支持。  除了遥遥领先于当前的内存容量和带宽扩展方案,它还可以在主机处理器与其它设备之间(比如加速器、内存缓冲区
    2021-05-11 14:51:30
  • 原价不远了 AMD锐龙5000处理器全线跌价
      AMD去年底推出了锐龙5000系列桌面处理器,升级了7nm Zen3架构,IPC性能大涨19%,再加上频率改进,单核性能提升26%,所以一直很受欢迎。  锐龙5000系列主要是4款型号,国内的建议价如下:  - 锐龙9 5950X:6049元  - 锐龙9 5900X:4099元  - 锐龙7 5800X:3199元  - 锐龙5 5600X:2129元  但是锐龙5000系列发布之后,一方面是需求高,另一方面也遇到了全球性的缺芯危机,很快就开始缺货,价格也一路上涨。  锐龙5000系列中涨价较多的主要是锐龙5 5600X、锐龙9 5900X,这两款最受欢迎,售价很快就远超建议价。  好消息是,这两三个月以来锐龙5000系列的价格已经稳步下降,以锐龙9 5950X为例,目前Mindfactory电商上的价格
    2021-05-11 12:50:32
  • HyperX发布Predator DDR4高速内存套件
      金士顿的游戏硬件部门HyperX今天宣布推出三款高速Predator DDR4内存套件,频率分别为5000 MHz、5133 MHz和5333 MHz。 将以8GB模块的形式提供,每套两根,采用黑色PCB外观,包装内提供黑色铝制散热片。  HyperX Predator DDR4内存在上个月创造了7200MHz的超频世界纪录,并在3月创造了7156MHz的超频世界纪录。  HyperX Predator DDR4延迟为CL20,并已经为 英特尔 XMP做好了准备,内置针对英特尔最新芯片组优化的认证配置文件,并与许多 AMD 的最新芯片组兼容。  至此,HyperX Predator DDR4系列全系产品的频率为2666 MHz至5333 MHz,延迟范围为CL13至CL20不等。HyperX Predato
    2021-05-11 12:45:11
  • 金士顿发布旗舰级DDR4骇客神条:超频至5333MHz
      尽管HyperX品牌外设业务卖给了惠普,但内存、SSD等仍在金士顿名下,毕竟,这是内存条一哥的命脉所在。  本周,金士顿宣布推出HyperX Predator(掠食者)系列DDR4高频条,分别是CL19 DDR4-5000、CL20 DDR4-5133和CL20 DDR4-5333,清一色的8GB双条套装,建议组16GB双通道。  外形方面,黑色金属装甲,据说PCB板也是黑色。  虽然官方未披露,但有猜测称颗粒选用的是SK海力士D-Die,有待验证。  当然,5333MHz如此高频率,电压自然加到了1.6V,另外两款则是1.55V。官方称对Intel XMP和AMD平台做了兼容性验证,可放心选购。  价格方面,5000MHz套装870美元,5133MHz套装995美元,5333MHz套装则需要1245美元。
    2021-05-11 09:13:13
  • 东芝发布S300监控级硬盘:叠瓦式、支持64路摄像头
      去年,叠瓦式磁记录(SMR)硬盘闹出不小的风波,虽然这并不能彻底断送SMR的命运,但好在厂商们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大方标注磁记录方式。  日前,东芝发布更新了监控硬盘S300系列,涵盖4TB和6TB两个容量。  相较于上一代,容量增加50%,功劳自然是SMR。当然,SMR虽然有着盘面存储密度大的优势,但缺点就是不稳定的写入性能。不过,东芝称,监控硬盘的写入操作可预测,不会因此出现性能短板。  基本参数方面,3.5寸大小,SATA3接口,缓存增加到了256MB,标称传输速度184MB/s,延迟5.56毫秒。  可靠性方面,3年质保,承诺60万次擦写循环。  不过,东芝并未公布单盘容量,猜测4TB是双盘,6TB是三盘。
    2021-05-11 08:42:46
  • 曝12代酷睿Alder Lake计划11月推出:同时首发DDR5和PCIe 5.0
      虽然3月份发布的第十一代酷睿的旗舰i9-11900K重新为Intel拿回了最强游戏处理器的称号,但是老旧的14nm工艺导致其核心数不增反减,从i9-10900K的10核变成了8核;同时由于AVX 512指令集,功耗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好在下半年问世的是Alder Lake传闻会升级为第三代的10nm ESF工艺,并首次使用大小核架构,首发的最多16核24核心。  最新爆料称,Intel目前通知合作伙伴的安排是,Alder Lake计划11月推出。  Alder Lake对应12代酷睿,据说除了在桌面采用10nm工艺,还划时代地采用大小核架构,首次支持DDR5内存和PCIe 5.0,而正因为如此大变,接口不得不变成新的LGA1700,主板芯片组搭配也是新的600系列。  PCIe 4.0的首发被AMD夺走,
    2021-05-11 08:23:57
  • AMD GPU给三星Exynos打鸡血:手机、笔记本都能用
      AMD虽然自己不做移动SoC,但是在2019年就赢得三星芳心,后者会在Exynos处理器中集成AMD GPU技术,这可是头一遭,产品型号预计是Exynos 2200。  两年多了,三星与AMD的合作即将结出硕果,而且覆盖的不仅仅是手机。  据韩国媒体透露,这款特殊的Exynos 2200将会采用5nm制造工艺,会有十分优秀的计算性能、能效,既可以用于智能手机,也能放在笔记本里。  其实,高通骁龙平台也一直尝试进入笔记本,并连续发布了多款骁龙cx系列产品,但一直没有铺开,毕竟骁龙的性能、ARM架构的生态,在笔记本里都是个问题。  苹果M1当然是个特例,这要感谢苹果封闭的生态,可以完全由自己把控,手机、平板、笔记本、一体机等都可以直接打通。  照这样看来,三星在得到AMD GPU的加持后,有意让Exynos去走
    2021-05-10 17: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