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血PCIe 4.0硬盘明年初问世:2倍性能 AMD独享
      在AMD的7nm锐龙3000及X570芯片组上,PCIe 4.0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高达32GB/s带宽相比现在的PCIe 3.0技术翻倍,AMD的RX 5000系列显卡及群联、慧荣主控的SSD硬盘将加入PCIe 4.0支持。    从台北电脑展到现在,PCIe 4.0主控的SSD硬盘已经不下七八款,其中使用最多的还是群联的PCIe 4.0主控PSE5016-E16。群联PS5016-E16采用28nm工艺制造,支持最新的96层3D TLC/QLC闪存,八个通道,最大容量8TB,集成第四代RAID ECC、LDPC纠错引擎,拥有独家专利的硬件加速器设计,理论读写速度最高分别可达5GB/s、4.4GB/s。    不过目前PCIe 4.0主控及硬盘还没有彻底发挥出PCIe 4.0的带宽,理论上性能应该可以达到
    2019-07-01 12:41:44
  • 7nm线程撕裂者年内问世 除了64核还有更多惊喜
      今年5月份的投资者报告中,AMD将原定年中推出的Ryzen 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处理器给取消了,外界一度猜测AMD是要废掉Threadripper这一产品线,毕竟对普通人来说32核或者64核处理器没什么意义。  不过我们现在知道了,AMD并不是彻底砍掉Threadripper处理器,只是暂时推迟,此前在台北电脑展上,AMD CEO苏姿丰也曾打强心针,“我们没说过要取消ThreadRipper产品线。只要主流平台在升级,ThreadRipper也会进一步升级,大家肯定会看到更多。”  之前有媒体爆料称64核、128线程的Ryzen 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考虑到7nm工艺的EPYC二代“罗马”处理器就是64核
    2019-06-28 16:12:52
  • 停电13分钟停产1个月 东芝闪存麻烦大了
      当地时间6月15日下午6点25分,位于日本四日市的东芝5座NAND闪存晶圆厂发生断电事故,停电13分钟后恢复供电,但是生产线停工了5天,21日才恢复部分工厂运转,但Fab 2、Fab 3及Fab 4晶圆厂并没有恢复。  东芝之前表态需要几天或者几周时间才能恢复,不过最新消息显示东芝官方给出的恢复运营时间比预期的更长,预计到7月中旬才能完全恢复,意味着这次停电差不多会导致东芝闪存停产1个月时间,这下影响可比之前预期的大多了。  之前日本券商做过预测,假设断电影响的5家NAND工厂中有50%的晶圆受损,另有15%到20%的晶圆需要重新生产,那么这次事故将影响全球2-3%的NAND闪存供应量,不过那是基于停产5天来算的,现在是停产一个月左右,影响全球闪存供应的比例要提升到10%左右了。  东芝方面依然没有详细介绍
    2019-06-28 16:10:30
  • 东芝闪存工厂停电尚未完全复工 西数闪存或率先涨价
      根据日媒报道,东芝的5座NADN闪存工厂于当地时间6月15日下午6点25分发生断电事故,停电过程非常短,13分钟之后就恢复供电了,但是工厂却一直停产,直到21日上午才恢复,至少停工了5天时间。    东芝是全球第二大闪存供应商,同时四日市的工厂也是跟西数合资的,后者是全球第三大闪存供应商,双方合资的晶圆厂是2017年开始建设的,去年才正式投产,由东芝、西数合作运营,是双方NAND闪存的主力工厂,占到全球40%的产能。  此前消息说工厂停工5天后就恢复生产了,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日媒爆料称受影响的工厂共有5座,其中Fab 2、Fab 3及Fab 4晶圆厂并没有复工,目前的情况并不明朗,东芝之前只是表态需要几天或者几周时间才能恢复。  东芝公司迄今尚未针对停电受损情况作出官方解释,晶圆受损、产能恢复、市场供应
    2019-06-27 15:17:00
  • SK海力士全球首个量产128层堆叠4D闪存:冲击176层
      SK海力士宣布,已经全球第一家研发成功并批量生产128层堆叠的4D NAND闪存芯片,此时距离去年量产96层4D闪存只过去了八个月。  SK海力士由此实现了业内最高的闪存垂直堆叠密度,单颗芯片集成超过3600亿个闪存单元,每一个可存储3个比特位,为此SK海力士应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比如超同类垂直蚀刻技术、高可靠性多层薄膜单元成型技术、超快低功耗电路技术,等等。  同时,新的128层4D闪存单颗容量1Tb(128GB),是业内存储密度最高的TLC闪存,每颗晶圆可生产的比特容量也比96层堆叠增加了40%。  虽然包括SK海力士在内多家厂商都研发出了1Tb QLC闪存,但这是TLC闪存第一次达到单颗1Tb。TLC目前占闪存市场规模的超过85%,可靠性和寿命都优于QLC,当然被其取代也是早晚的事儿。  其他规格方面
    2019-06-27 14:54:34
  • 开源指令集RISC-V进步神速:5年杀入服务器市场
      处理器是半导体芯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嵌入式、移动市场的主力是ARM处理器,桌面、笔记本、服务器及高性能计算的市场的主力是X86处理器,对中国来说这两种指令集处理器都是没法掌握自主产权,开源的RISC-V指令集倒是一个机会。    RISC-V相比ARM、X86指令集非常年轻,最初的目标是用于低功耗的IoT物联网市场,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他们的野心不会停留在低端市场。基于RISC-V指令集的IP产权初创公司SiFive首席执行官Naveed Sherwani日前在采访中提到,RISC-V发展速度太快,远超了他的预期,所以他不得不调整之前对RISC-V指令集发展的预测。  去年Naveed Sherwani还预测RISC-V指令集需要5年时间才能应用于智能手机市场,进军服务器市场则需要10年之后,但是现在R
    2019-06-27 14:49:40
  • 稀缺灯条——HyperX Predator掠食者RGB DDR4内存
      海洋之王是虎鲸,森林之王是老虎,天空之王是金雕,作为食物链的顶端,顶级捕食者在自己的领域所向无敌。那么,在DIY领域,特别是内存行业中,谁是顶级捕食者呢?答案只有一个——HyperX。  自2002年以来,HyperX内存总销量超过6000万条,总容量更是超过10亿字节,在高性能内存领域是当仁不让的领导者。而HyperX品牌中的王中王当属Predator掠食者RGB DDR4内存。    Predator硬实力 速度快容量大  内存发展至今已经到了DDR4时代,并且未来还会存续多年,相比上一代DDR3内存,频率更高,功耗更低。虽然起始频率2400MHz,但这不并妨碍有实力的企业推出更高频率,更大容量的内存,比如HyperX Predator掠食者RGB DDR4内存。  相比其他DD
    2019-06-26 18:02:02
  • 变革SSD!不怕掉电的全新内存来也
      专注于MRAM(磁阻内存)研究的Everspin最近宣布,继去年底首次提供预产样品之后,现在已经开始试产第二代STT-MRAM(自旋转移矩磁阻内存)。  MRA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其前景被广泛看好,Intel、IBM、TDK、三星、希捷等行业巨头多年来一直都在研究,读写速度可以媲美SRAM、DRAM等传统内存,当同时又是非易失性的,也就是可以断电保存数据,综合了传统内存、闪存的有点。  STT-MRAM则进一步通过自旋电流实现数据写入,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损耗小、速度快等一系列优点,但容量密度提升困难。  早在2012年的时候,Everspin就发布了第一代STT-MRAM,40nm工艺制造,封装在一颗DDR3标准模块中,兼容JEDEC DDR3-800,但容量只有256Mb(32MB),使其主要只能用
    2019-06-26 14:55:07
  • 被华为养肥的美光承认扛不住:已恢复供货
      美光是业内第三大DRAM芯片厂商和第五大NAND闪存生产厂商,然而,其今天公布的2019财年三财季财报(截至5月30日)则缩水严重,营收下滑40%、净利润暴跌78%。  然而即便如此,财报公布后美光的股价一度上扬了10%。除了财报数据本就超华尔街分析师预期这一因素,媒体认为,还与美光分享的一个关键信息有关,即恢复了向华为的供货。  美光CEO Sanjay Mehrotra表示,在初步审核了商务部文件后,他们决定恢复部分合规产品的出口。不过,这位CEO也谨慎地表示,由于华为事件还存在不确定性,他无法准确预计上述贸易往来可持续多久。  据悉,负责审核的是美光自己的律师和外部专业团队,独立自主,并未参考其它芯片厂商、更没与美方合作。  回到财报本身,美光指出,华为曾是自己的第一大客户,因为禁运事件,已经对美光Q
    2019-06-26 14:53:00
  • 5.2G 16核心!AMD神秘U碾压隔壁18核至尊
      台北电脑展期间,AMD发布了第一款面向桌面市场的16核心32线程处理器锐龙9 3950X,拥有72MB缓存,频率也高达3.5-4.7GHz,热设计功耗则依然控制在105W,已经超过前两代线程撕裂者的水平,而价格为5999元。  如今近在GeekBench数据库中出现了AMD的一款16核心新品,确实属于Zen 2架构,只是频率略有不同,最低仅为3.3GHz,但最高加速可以达到5.2GHz,不知道是测试样品还是另一款产品。  搭档微星MEG X570 Godlike主板、16GB DDR4-2133内存,这个高频16核心跑分达到了单核心6714、多核心64953。  这是什么水平呢?Intel发烧级旗舰酷睿i9-9980XE至尊版(3.0-4.4GHz)也不过单核心5528、多核心60124,AMD 16核心已
    2019-06-26 14: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