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公开三项封装技术:灵活、高能集成多芯片
      在本周旧金山举办的SEMICON West大会上,Intel介绍了三项全新的先进芯片封装技术,并推出了一系列全新基础工具,包括EMIB、Foveros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应用,新的全方位互连(ODI)技术等。  作为芯片制造过程的最后一步,封装在电子供应链中看似不起眼,却一直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作为处理器和主板之间的物理接口,封装为芯片的电信号和电源提供着陆,尤其随着行业的进步和变化,先进封装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另一方面,半导体工艺和芯片架构的日益复杂,传统SoC二维单芯片思路已经逐渐行不通,chiplet多个小芯片封装成为大势所趋。  Intel正是利用先进技术,将芯片和小芯片封装在一起,达到SoC的性能,而异构集成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能够混搭各种IP和工艺、不同的内存和I/O单元,Intel的垂
    2019-07-11 15:00:10
  • 从树莓派4 USB-C设计失误 看嵌入式系统的接口升级
      近日,树莓派4 Model B(树莓派4B)正式发布,从处理能力,通信方式,对外接口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为嵌入式开发者带来了福音。  收到货后,不少开发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尝试使用,结果却发现USB-C接口在设计规范性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经过实际测试发现,树莓派4上面的这个USB-C接口,其CC1和CC2是连接在一起的,并共用了一颗5.1k的电阻下拉到地。  这个设计看似非常巧妙,USB-C接口的控制做到了极致简单,只需要一颗5.1k下拉电阻。当外接的USB-C 数据线是不带Emark芯片的情况下,一起都可以正常工作。  因为这类USB-C 数据线的CC2是悬空的,只有CC1有连接到对端,所以,这种数据线跟树莓派4B的USB-C接口母座一连起来,就非常好的符合了Sink端的设计规范,即CC1上,有一
    2019-07-11 14:55:27
  • AMD锐龙3000上市 Intel酷睿i5-9600K处理器降价18%
      昨天有篇文章提到了AMD的7nm锐龙3000处理器来势汹汹,Intel要如何应对的问题,单从产品角度来看,锐龙3000不论单核还是多核性能都有提升,特别是单核及游戏性能可以说追平了Intel,价格还低。  所以说Intel现在只靠产品本身的技术优势很难继续打压AMD的锐龙3000处理器了,昨天那个财经专家给出的招就是降价,只要降价10%,Intel的CPU销量就会增长,两边抵消下来Intel的营收额还是会增长的。  目前Intel官方并没有宣布任何降价措施,不过个别型号在电商平台的价格显然会松动的,今天酷睿i5-9600K处理器在英国亚马逊上的价格就降至224英镑,相比之前的价格跌了18%,也算是打八折了。    酷睿i5-9600K是一款6核6线程处理器,基础频率3.7GHz,加速频率4.6GHz,不支持
    2019-07-11 14:53:18
  • 电脑速度由什么决定——金士顿A400 M.2固态硬盘告诉你
      著名的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当然也有人说,将木桶倾斜,把最长的木板无限延长也可以装更多的水,而这意味着最长的木板可能要数倍短板的长度才能打平,性价比极低。  电脑也是如此,拥有超快的处理器、大容量内存、最新的显卡,你的电脑就一定比其他人的快吗?不一定!如果硬盘没选好,就好比木桶的短板,照样拉低运行速度。  机械硬盘退位 SSD才是未来  过去几十年,机械硬盘一直统领存储市场,消费者选择硬盘,主要看容量,毕竟机械硬盘发展至今,性能几乎已经到了天花板,再提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读写速度100MB/s左右已经成为各家的默认标准。  直到有一天,SSD固态硬盘来了,颠覆了硬盘存储的固有模式,采用全新的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没有了机械硬盘的物理盘片,磁头、机械臂等,寻址时间更快,数据存储速度简
    2019-07-10 17:14:56
  • Intel真出14nm+++工艺?10核5.2G真香警告
      这几天AMD发布了锐龙3000处理器,7nm工艺、最多16核32线程,单核、多核性能都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单核性能一雪前耻,直追Intel酷睿i9,而且能效又高,性价比还高,优点都快数不过来了。  AMD现在春风得意马蹄疾,那Intel这边怎么办呢?今年5月底的台北电脑展上,Intel发布了十代酷睿处理器Ice Lake,使用了全新的Sunny Cove架构及10nm工艺,但是Ice Lake目前主要是针对移动平台的,与桌面CPU无关。  桌面CPU要上10nm工艺及全新架构还需要点时间,结合之前的信息来看桌面版还要看Comet Lake(彗星湖),还是14nm工艺,但核心数/线程数继续提升,主流平台这次要上10核20线程了。  日前网络流出了Intel Comet Lake处理器的十代酷睿处理器SKU,C
    2019-07-10 15:24:03
  • AMD股价半年翻了一番:CPU市场份额将超20%
      AMD新近发布的第三代锐龙桌面处理器大获成功,叫好又叫座,同时诞生的RX 5700系列显卡说不上多完美但也可圈可点,这些都大大刺激了AMD在股市上的表现,备受分析师看好。  投资机构野村极讯(Nomura Instinet)的分析师David Wong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新款CPU、APU将带动AMD在桌面处理器市场上收获更多份额,今年第一季度大约为17%,第四季度有望达到20%甚至更多。  他还相信,AMD桌面处理器的均价会继续大幅提高,2017还只是接近50美元,今年有望接近90美元,甚至更高,这有助于AMD获得更多利润。  去年4月份第二代锐龙发布之后,AMD股价曾一路飙升,只用了五个月时间就从不到10美元一路冲到34.3美元的高点,但是因为去年第三季度财报不理想,加之美股大环境影响,AMD股价随
    2019-07-10 15:15:19
  • 提速利器,拒绝等待。索泰SSD全新出击
      古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果说日常工作与学习的时间是黄金的话,在繁杂而又沉重的学习和工作之余快乐玩耍的时间就好似铂金一样珍贵,所以如何做到让用户动而有所得、让玩家畅快玩耍就成了我们为用户们节约这宝贵时间的一个问题。    且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数据大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数据成倍数的增长,而随着数据的增长各种软件对于硬盘读写速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为了让广大用户更全面的普及SSD,让用户能够拥有丝滑流畅的操作体验,索泰SSD全面来袭。    机械硬盘常年100%占用率  常常因为硬件的原因用户和玩家陷入无聊的等待当中,当你的电脑鼠标又在工作正繁忙时开始转圈圈、游戏读条缓慢上个厕所回来了还是纹丝不动、开机时间太长让人等的兴致全无......  提速利器,拒绝等待  本次推出的SSD为STATA
    2019-07-09 16:31:25
  • AMD Zen单核爆发 Intel也要提升单核性能了
      自从13年前Intel首次推出胶水双核处理器之后,CPU就进入了多核时代,不过单核与多核之间也陷入了一个很难回答的话题——CPU是单核重要还是多核重要?  毫无疑问,哪怕是小白玩家也会说单核重要,同时还要多核性能,一句话来说就是保证单核性能上提升多核,不过在研发层面,单核与多核不是想提升就提升的,随着CPU核心数的增多,单核提升越来越不容易了,因为核心越多导致CPU越复杂,不说架构、IPC性能,单单是频率方面,核心多了,CPU频率就要妥协。  就Intel与AMD两家来说,AMD在Zen第一代上实现了52%的IPC性能提升,现在的Zen2相比之前也提升了15%的IPC性能,单核性能是非常大的,不过也要考虑到这两次提升对比的对象,因为以往的AMD CPU在单核性能上差距挺大,提升幅度不
    2019-07-08 15:32:31
  • 三星5nm、4nm、3nm工艺:稳了!
      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软件领导企业新思(Synopsys)近日宣布,面向三星7LPP(7nm Low Power Plus)和更先进工艺的良率学习平台设计取得最大突破,也为三星后续5nm、4nm、3nm工艺的量产和良品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量产探索平台(Yield Explorer)是一种复杂的芯片量产良品率学习平台,可用来分析芯片设计、晶圆厂生产、产品测试三大方面的数据,以便帮助工程师找到缺点、改进良品率、提高产能。  现代芯片设计和生产是极为复杂的过程,往往涉及几千个步骤,需要花费数月时间,而芯片的最终良品率取决于整体设计、性能和功耗需求等,因此要想提高芯片生产的成功率,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  根据路线图,三星工艺近期有14nm、10nm、7nm、3nm三个重要节点,其中14nm会演化出11nm,
    2019-07-08 15:30:55
  • 暗流涌动:内存价格或将涨回2017年
      要说起2017年最佳理财产品肯定是内存了,10月份以前单条8G的DDR4内存最高售价不到500元,16年最高售价不到300元,但是2017年国庆节过后价格开始翻倍上涨,最终单想买到单条8G的DDR4内存,你要花上将近一千块。  那一段的内存和固态价格确实疯狂,一票终端厂商和经销商赚的盆满钵满,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但结合最近存储厂商的动作以及国际间贸易摩擦的影响,笔者认为对于内存、固态涨价这个事我们还是要早认识、早预防,万一又涨回到2017年呢?  内外皆困  韩系存储半导体在全球市场份额占到了70%以上,随着全球经济放缓、中美贸易摩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半导体存储芯片业市场状况一直下行,日子都不好过,从各家发布的财报便能看出一二,但是屋漏偏逢连阴雨,韩系半导体又迎来了日本政府的制裁。  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自
    2019-07-08 15: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