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尔10nm恐遇“难产”:14nm预计用到2021年?
      去年英特尔发布了九代酷睿处理器,首先的主要是K系列,升级到了8核16线程,加速频率可达5GHz,随着前不久推出九代酷睿移动版及25款桌面版,九代酷睿家族基本上补全了。九代酷睿发布之后,英特尔台式机总经理克里斯·席尔瓦曾经表态九代酷睿将是14nm工艺的谢幕演出,意味着以后不再发14nm处理器了。  不过英特尔的承诺显然不会做到,最新的路线图显示直到2021年英特尔还会再推14nm工艺的处理器。为何英特尔如此依赖14nm处理器,不是说10nm工艺今年底就量产吗?  英特尔今年或许可以推出10nm处理器,但10nm的问题显然没有彻底解决,这还没量产呢,Q1季度就因为10nm产能爬坡亏了5.3亿美元了,严重拖了后腿。  英特尔上周发布了Q1季度财报,虽然官方表示Q1季度营收好于预期,但是对Q2季度及全
    2019-04-28 14:21:02
  • Intel 10/11代酷睿曝光:桌面端无缘10nm
      未来几年,Intel的酷睿CPU准备如何布局?几份新泄露的路线图让我们得以管中窥豹。  PS:提醒下,路线图在企业的产品更迭中往往会经历多次修改,我们也很难判定下面两张2018~2021路线图对Intel的实际意义,虽然,题头处标注有SIPP(Stable Image Platform Program)。  首先是消费级CPU。  看起来,在2021年结束之前,桌面上都不会有10nm处理器登场。  今年底前,Intel依然是9代酷睿撑场,年中会推出8核的Xeon E新品,下半年还有Y系列超低功耗的Amber Lake(琥珀湖)。  预计从明年二季度开始,Comet Lake(彗星湖)将登场,依然是14nm工艺,i9将升级到10核,移动标压也是;2021年会有Rocket Lake家族,i9依然最高10核。看
    2019-04-26 15:23:23
  • 九代酷睿i3开放睿频加速2.0 解锁新技术秒变i5
      Intel处理器这几年几代产品的规格迅速提高,每一代都能迈上一个新台阶,比如近日全面发布的第九代酷睿,无论桌面还是笔记本都达到了新的高度,i9-9980HK甚至给游戏本带来了8核心16线程和5GHz睿频频率。  其实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在桌面上九代酷睿i3也悄然间解锁了一项新技能,已经开放支持睿频加速技术,再加上四核心四线程,已经相当于曾经的i5了。  i3系列在七代的时候还都是双核心四线程,无论桌面还是笔记本都是如此。八代在桌面上升级为四核心四线程,笔记本上还是双核心四线程,但是开放睿频加速,而桌面上变成了四核心四线程。  九代酷睿家族中的i3还没有移动版,只有八款桌面版,全部还是四核心四线程,但都支持睿频加速,基准频率还是3.1-4.0GHz范围,但是其中七款可以睿频加速600MHz最高能达到3.7-
    2019-04-26 15:23:31
  • AMD 50周年版处理器曝光:苏妈亲笔签名
      AMD即将迎来公司成立50周年纪念日(5月1日),如此重要的纪念日AMD和各家OEM厂商都准备了几款纪念版CPU和显卡产品,其中以50周年纪念版锐龙7 2700X处理器最为受到关注。  此前50周年纪念版锐龙7 2700X已经出现在了电商平台上,但没有任何细节信息。4月25日,外媒终于曝光了50周年纪念版锐龙7 2700X的包装盒与产品渲染图。  从图片上看,50周年纪念版锐龙7 2700X的包装盒采用了金黑色配色,上书AMD|50标注它不平凡的身份,除此之外并没有特殊的地方,  至于50周年纪念版锐龙7 2700X处理器本身,则在正面多了一个AMD CEO Lisa Su(苏姿丰博士)的手写签名,信仰满满。  至于具体规格则尚未曝光,此前有电商给出部分参数,但与标准版锐龙7 2700X并无不同,估计很可能
    2019-04-26 11:06:43
  • Intel公布10nm新处理器动态 年底前上市
      今天,Intel公布了新财报,其中第一季度营收为16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61亿美元相比持平;净利润为4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45亿美元相比下降11%。  Intel的营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一迹象表明,在错失智能手机热潮之后,这家芯片制造商正努力寻找增长途径。Intel上周表示,在确定“没有明确的盈利道路”后,将退出5G智能手机市场,进一步将手机芯片业务拱手让给高通。  发布完今天的财报后,Intel在会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自家的10nm工艺技术进展顺利,而首批10nm CPU将在年底前大规模商用,其即将开始对新CPU进行认证。  Intel虽然承诺将在今年底大规模量产10nm工艺产品,但从目前迹象看,初期还是集中在笔记本和低功耗领域,比如针对轻薄本的Ice Lake、首次采用
    2019-04-26 10:59:40
  • 第九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强悍的笔记本电脑平台
        第九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产品家族  4月23日,英特尔推出了迄今英特尔® 最强大的酷睿™ 移动处理器:全新第九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移动处理器(H系列)。第九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移动处理器(H系列)专为游戏玩家和创作者而设计,将用户体验提升至新的高度。  英特尔高端和游戏笔记本电脑细分市场总经理Fredrik Hamberger表示:“全新的第九代平台专为尽享性能的游戏玩家、内容创建者和性能发烧友打造,满足他们的性能需求。我们正为广泛的轻薄移动系统带来台式机的性能,包括高达5Ghz睿频、8核心处理器、基于Wi-Fi 6(Gig+)的高速无线连接。凭借这些性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畅爽游戏和挥洒创意。&rd
    2019-04-25 16:09:48
  • 内存价格雪崩:海力士表示 马上就要涨价了
      最近内存价格跌的着实有点狠,想上车的用户都上车了吗?  对于最近内存价格雪崩的状况,SK海力士公开表示,CPU供应不足、库存积压引发了DRAM价格下跌,随着买家库存消化,预计需求将回升。过度竞争导致NAND价格急跌,预计价格进一步下降将有助于需求回升。  为了改善市场的需求关系,最大限度的维持企业利润,三巨头纷纷下调2019投资预算,将NAND flash增长率下调,平泽工厂的产能也一再被压缩,镁光也将2019年的105亿美元的投资预算降低为90亿美元。  无锡SK海力士二工厂将于4月18日迎来竣工投产。SK海力士二工厂项目2017年6月正式开工,将于本18日正式举行竣工仪式,总投资86亿美元。竣工后主要用于生产先进的10nm级DRAM技术,预估每月可生产18万片12英寸Wafer,足以可见,库存已经消耗殆
    2019-04-25 15:16:36
  • 锐龙3000系桌面APU采用钎焊散热 超频能力更强
      不久前,Chiphell论坛上曝光了AMD即将推出的Ryzen 3 3200G APU,爆料者称收到了八个Ryzen 3000系列APU样品,目前正在进行不同的测试。现在该爆料者公布了更多详情,一起来看一下吧。  该爆料者表示AMD Ryzen 3 3200G配备了钎焊散热,将会有更好的散热能力,他在笔记中写道,3200G 核心数量没有变化,但是超频能力上,CPU约有300MHz的提升。  根据他的超频测试,Ryzen 3 3200G和Ryzen 5 3400G有300MHz和320MHz的提升。温度方面,4,000MHz状态下的Ryzen 3 2200G和4,300MHz的Ryzen 3 3200G在满负荷时都达到了75摄氏度。另一方面,4,250MHz的Ryzen 5 3400G仅比Ryzen 5 24
    2019-04-25 15:07:46
  • 全国产化SSD主控:国科微GK2302系列芯片发布
      4月22日消息,国科微今天下午宣布与龙芯中科达成战略合作。作为首个战略合作成果,国科微发布的GK2302系列芯片,搭载龙芯嵌入式CPU IP核,成为国内首款真正实现全国产化的固态硬盘控制芯片。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龙芯中科在后续主板方案上将国科微作为首选国产固态硬盘供应商,国科微则在后续芯片产品中将龙芯中科作为嵌入式CPU IP核首选供应商。  国科微董事长向平表示,集成电路国产化事业关系国家网络安全,是一项战略性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国产化生态。  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在致辞中表示,通用CPU、操作系统和存储设备是国家信息安全产业的基础环节,但长期以来处于薄弱态势的局面,不仅使得我国信息产业受制于人,更令国家安全也面临隐患。希望通过此次龙芯中科和国科微的强强联合,尽快打破这一局面,尽早实现国产化事业
    2019-04-23 15:54:04
  • 台积电3D芯片2021年量产:5nm工艺 苹果或将首发
      上周台积电发布了2018年报,全年营收342亿美元,占到了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份额的56%,可谓一家独大。在先进工艺上,台积电去年量产7nm工艺,进度领先友商一年以上,今年量产7nm EUV工艺,明年还有5nm EUV工艺,3nm工艺工厂也在建设中了。  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公司,台积电在半导体制造上的技术没啥可说的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台积电近年来加大了半导体封装技术的研发,过去几年能够独家代工苹果A系列处理器也是跟他们的封装技术进步有关。  日前在台积电说法会上,联席CEO魏哲家又透露了台积电已经完成了全球首个3D IC封装,预计在2021年量产,据悉该技术主要面向未来的5nm工艺,最可能首发3D封装技术的还是其最大客户苹果公司。  在苹果A系列处理器代工中,三星曾经在A9处理器分到一杯羹,与台积电分享了
    2019-04-23 15: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