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层3D闪存加速量产:高容量SSD将成存储主流方案
      SSD的“上车”红利期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随着QLC(4bit/cell)、3D/4D堆叠技术、PCIe 4.0标准的成熟和推进,其对传统HDD(机械硬盘)的替代率无疑将越来越高。  据Digitimes报道,闪存厂商们正全力在120/128层3D闪存上攻坚,预计2020年早期将陆续规模量产。  其中,SK Hynix已经在今年3月试样96层4D Nand(高集成外围CMOS,称为4D),东芝和西部数据早就规划了128层闪存路线图,且基于TLC颗粒。    虽然堆叠层数的增加对可靠性提出了新挑战,但同时带来的容量倍增以及单位容量存储价格的下降则也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按照此前集邦的资料,今年,512GB将成为市售包括OEM采购SSD的主力容量,照此态势,希捷、西数未来机械硬盘的出
    2019-06-06 14:33:07
  • 强强联合 英特尔NUC与金士顿KVR内存才搭配
      英特尔在几年前已经有了MINI小型机的原型,而随着集成化越来越高,小型机的性能也越来越强,终于英特尔NUC火力全开,成为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MINI准系统。  NUC是Next Unit of Computing的缩写,可理解为新型计算机结构或者MINI准系统。早年间的准系统可以理解为拥有只有主板+机箱+电源的主机,需要用户添加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才能构成一套完整的主机;后来,处理器被集成在主板上,显卡被集成在处理器中,或者也被集成在主板上;今天,在原有的基础上做的更MINI,更袖珍,但是性能更强大,这就是英特尔NUC。   万事俱备 只欠内存硬盘  相比以前的准系统,英特尔NUC更懂消费者。对于升级而言,消费者往往倾向添加配件进行升级,而不是置换配件进行升级,于是,内存、硬盘成为最好的添加配件升级方案
    2019-06-06 14:11:11
  • 国产DDR4技术成国际标准 不会缺席DDR5
      在存储芯片领域,DRAM内存及NAND闪存的国产率都基本是0,技术及产能主要掌握在三星、SK Hynix、美光、东芝等公司手中,尤其是高价值的DRAM内存芯片,三星、SK Hynix及美光三家公司占了全球95%的份额。  国内的DRAM内存芯片布局主要有合肥长鑫/兆易创新的内存芯片项目,福建晋华与台联电合作的内存项目由于被美国制裁而陷入了困境。除了DRAM芯片,国内还是一些公司主攻内存接口芯片,前不久宣布津逮系列国产X86处理器的杭州澜起科技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正在申请国内的科创板上市,日前在招股书中披露了他们在DDR内存芯片上的技术进展及布局。  澜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是全球内存接口芯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在DDR4阶段逐步确立了行业领先优势,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175,766.4
    2019-06-05 16:02:47
  • 威刚亮出单条32GB DDR4内存:镁光16Gb颗粒
      Intel Z390、AMD X399两大高端平台已经相继支持单条32GB DDR4 UDIMM内存,不过这种条子非常少,之前仅有三星能提供所需的16Gb颗粒。  现在,美光终于开始量产16Gb DDR4颗粒(尚未官宣),基于其第二代1ynm工艺(三星是第三代1znm),旗下消费品牌英睿达(Crucial)也与华擎联合在台北电脑展展示了基于新颗粒的32GB DDR4内存条。    作为美光的大客户,威刚也亮出了自己的32GB DDR4内存条,同样采用新型16Gb颗粒,规格和英睿达的基本一致:频率2666MHz,电压1.2V,时序CL19,而且也没有散热马甲,看起来得益于新的制造工艺,大容量内存的发热不是回事儿。  有趣的是,威刚内存上的颗粒是威刚自行封装的,打的是威刚自己的LOGO。  上市时间方面,考虑到
    2019-06-05 16:00:59
  • 英特尔遇挑战 骁龙芯片未来将降低电脑价格
      近来搭载了骁龙835和骁龙850芯片的Windows 10电脑产品吸引了不少目光,也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不过,骁龙8cx处理器已经证明了其强大的性能,可以与Intel Core i5处理器一争高下。  高通公司似乎正在为推动个人电脑的24小时在线而做出努力,力争推出一系列价格实惠的骁龙电脑芯片组。未来很可能你只用300美元(约合2071元人民币)即可买到搭载了骁龙芯片组的二合一设备。  高通公司副总裁表示,公司希望骁龙芯片能够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包括售价在300美元左右的设备,这可能意味着,即将推出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骁龙个人电脑价格最终会更加低廉,并与英特尔展开正面竞争。  目前最便宜的骁龙芯片组电脑价格是599美元(约合4136人民币),据报道,未来几个月将会有300-800美元之间的骁龙
    2019-06-05 15:57:48
  • HWiNFO即将推出新版支持Intel 7nm处理器
      上月底CPU-Z发布1.89版的时候增加了对中国产的兆芯处理器的支持,而另一个硬件检测神器HWiNFO在5月中旬的升级了也加入了兆芯处理器的支持,目前的版本是v6.06。HWiNFO下一个版本是v6.07 Build 3785,这版中将会加入对英特尔7nm处理器的初步支持。    从HWiNFO公布的即将到来的升级说明来看,HWiNFO v6.07除了改进对Willow Cove平台、EVGA、超微等硬件的支持之外,新增的硬件主要就是Intel的Sapphire Rapids,虽然它们没有明确说明,但是这个Sapphire Rapids就是最近才被曝光的Intel 7nm服务器处理器平台。  在月初的投资者会议上,Intel公布了未来三年的处理器及半导体工艺路线图,14nm工艺还会继续扩充产能,10nm工艺
    2019-06-05 15:56:10
  • COMPUTEX七彩虹小姐姐带你揭秘CORORFUL存储
      5月28日COMPUTEX台北电脑展隆重开启,身为游戏硬件领创者,大陆最大的硬件厂商定然不会缺席这场盛宴。    今年,七彩虹展台延续并改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飞檐造型,在整体形象上使其更加具有未来感,打造出一个具有赛博朋克风格的多维立体空间展台。展台四周布置着众多极具科技感与未来感的iGame视觉画面,让每一位到场嘉宾宛如置身iGame世界。    在显卡与主板都取得业界领先地位后,七彩虹在巩固与发展显卡和主板市场的同时,也在开拓着存储的市场。自2015开始发售存储产品线以来,旗下固态硬盘目前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知名度稳步提升。七彩虹展台的小姐姐们也为大家展示出了多款代表性产品。    利用与上游原厂的紧密配合,早在2018年,七彩虹就将SSD率先做到1元1GB的价格,引领了大容量硬盘在消费级市场中的普及速
    2019-06-04 18:14:02
  • 锐龙5 3400G APU公开现身:还是12nm Zen+架构
      7nm工艺、Zen 2架构的第三代锐龙3000系列处理器已经出炉,同时也有很多用户期待新一代锐龙APU,但如今APU的地位明显非常低,不仅产品进度迟缓,工艺和架构也落后CPU一代。  锐龙APU目前在桌面上只有一代产品,锐龙5 2400G、锐龙3 2200G都还是初代14nm工艺和Zen架构,而它们的继任者将是锐龙5 3400G、锐龙3 3200G,虽然也划入3000序列,但却还是12nm工艺和Zen+架构,目前看只是CPU基准、加速频率分别提升200MHz、300MHz。  台北电脑展上,某厂商展示新款X570主板的时候,用的居然是一颗锐龙5 3400G,这也是其第一次公开现身,而且允许随意体验、跑分、拍照。    CPU-Z检测证实了传闻,锐龙5 3400G还是4核心8线程,最高频率4.2GHz,三级缓
    2019-06-04 15:04:24
  • 14nm不死!Intel 11月出货15W Comet Lake-U系列
      台北电脑展上,Intel正式发布了10nm工艺的Ice Lake十代酷睿处理器,并已开始批量出货,包括U系列低压版、Y系列超低压版,适合轻薄本等设备。  但根据此前消息,在桌面和游戏本领域,Intel短期内仍然要依靠14nm。  Intel的某合作伙伴在台北展示新款迷你机的时候提到,将在今年11月份升级到新一代的Comet Lake-U系列处理器,只不过整机零售上市可能还要再等等。    Comet Lake的名字之前也听说和见到了很多次,甚至曝光过Comet Lake-U系列的详细型号规格,也属于十代酷睿,型号包括i3-10110U、i5-10210U、i7-10510U、i7-10710U,规格从2核心4线程到6核心12线程,基准频率不高1.1-2.1GHz,但是睿频最高能达到4.9GHz,而热设计功耗
    2019-06-04 14:59:40
  • 锐龙处理器销量连续10月超Intel酷睿 AMD持续翻身
      AMD在刚结束的台北电脑展上推出了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基于7nm Zen 2架构,首批5款产品将于7月7日上市,国行1599元起(锐龙5 3600)。  就目前的市场态势来看,三代锐龙可以说是AMD的乘胜追击之举,来自德国大型硬件销售商MINDFACTORY的最新统计显示,刚过去的5月份,锐龙CPU/APU的销量占比为66%,Intel酷睿则只有34%。    从历史列表来看,AMD已经连续10个月在处理器销量方面明显压制Intel。在售产品中,AMD卖得最好的型号是锐龙5 2600,Intel这边则是i9-9900K。    不过,由于Intel处理器均价高,划算成收入后,AMD营收份额占比降为51%。    考虑到三代锐龙在单核性能、多核性能、制程工艺、核心数上对Intel 9代酷睿实现了全方位超越,未来
    2019-06-04 14: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