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力证AMD推PCIe 4.0无用:游戏性能只影响0.0099%
      AMD的锐龙3000及X570平台不仅带来了更多的CPU核心及更强的单核性能,还首次在消费级平台支持了PCIe 4.0,双向带宽达到了32GB/s,相比目前的PCIe 3.0技术,PCIe 4.0带宽翻倍。   在Intel这边,他们的桌面平台依然只支持PCIe 3.0,目前所知的下一代处理器也没上PCIe 4.0的打算,现在AMD力推PCIe 4.0,一跃成为PC平台的技术带路人,Intel这边也不能无动于衷,日前多次宣称PCIe 4.0对游戏性能没什么意义。  Intel不光是口头上这么说说,他们还是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地帮大家分析为什么PCIe 4.0没用,特别是对玩游戏来说。  legitreviews网站与Intel的首席性能战略师Ryan Shrout做了沟通,Intel拿出了分析及测试来说服
    2019-06-11 16:36:10
  • 苹果为新Mac Pro开发全新SSD接口:速度不输顶级M.2
      尽管“土豆擦”的外形引发了外界对苹果设计能力的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全新的Mac Pro仍旧是苹果乃至当前PC界最强的电脑之一,而且还支持模块化拓展。  不过,深入挖掘后发现,此次苹果为Mac Pro标配的SSD硬盘居然采用了一套市面上从未见过的接口。经对比,该接口不对应M.2、mSATA或U.2的任意一种,来自苹果公司的匿名消息人士确认,的确不同于M.2。    据悉,Mac Pro可选的出场存储方案共有四种,分别是单256GB、1TB(2x512GB)、2TB(2x1TB)和4TB(2x2TB),标称性能方面,连续读取最高2.6GB/s、写入最高2.7GB/s,支持T2安全芯片加密。    当然,由于Mac Pro预留了两个标准的SATA3和PCIe接口,手头有闲置SSD的用户也
    2019-06-11 16:33:11
  • 7nm处理器显卡支持PCIe 4.0 好处都有啥?
      在上月底的台北电脑展上,AMD发布了7nm工艺的锐龙3000处理器及7nm工艺的Navi显卡,前者最多12核24线程,加速频率提升到了4.6GHz,后者则是RX 5700系列,性能比RTX 2070显卡高出10%左右。  在即将开幕的E3游戏展上,AMD还会举行Next Horizon Gaming活动,更详细地介绍7nm锐龙及Navi显卡的技术特性,除了大家关注的性能、IPC、工艺、光追之外,AMD新一代游戏平台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首次在消费级平台支持PCIe 4.0技术。  PCIe 4.0的规范发布有几年了,此前主要用于服务器、企业级产品中,但在消费级市场上,目前大家使用的还是PCIe 3.0,这是2011年AMD发布HD 7970显卡时首次支持的总线技术,速率8GT/s,x1通道带宽1GB/s,而P
    2019-06-10 16:13:34
  • 7nm暂时领先 AMD:Intel处理器工艺终将追上我们
      2019年对AMD意味着什么?今年是AMD成立50周年,上月底的台北电脑展上AMD还发布了7nm工艺的锐龙3000、Navi架构RX 5700显卡,再加上去年底发布的64核EPYC罗马处理器,AMD今年下半年要全面进入7nm时代。  对于AMD这次发布7nm工艺的锐龙30000处理器,华尔街分析师也发表了很多利好AMD的报告。投行史迪福(Stifel)分析师Kevin Cassidy宣称“这一发布意味着在过去50年历史中AMD首次在工艺及性能方面超越了Intel公司。”  没错,AMD今年在7nm工艺的领先是历史性的,这是AMD同时在CPU性能及工艺上超过了Intel公司,所以意义重大。  不过AMD今年能够实现制程工艺逆袭也是有特定因素的,一方面要靠AMD及合作伙伴的努力,另一方面
    2019-06-10 16:10:37
  • AMD锐龙9 3950X曝光:TDP105W的16核性能王者
      AMD已经在台北电脑展上正式发布了第三代锐龙的三款产品——锐龙7 3700X、锐龙7 3800X和锐龙9 3900X。  不过很明显三代锐龙家族不可能只有三款产品,包括锐龙3系与锐龙5系的产品细节尚未公布,不过似乎锐龙9系也隐藏着一个“大杀器”——锐龙9 3950X。  近日,据外媒报道,一个泄露的PPT疑似曝光了这款芯片,泄露消息称锐龙9 3950X将会是一款16核心芯片,并将继续采用AM4接口,核心数直逼线程撕裂者。  至于频率,锐龙9 3950X基础频率3.5GHz(比3900X低300MHz),睿频频率4.7GHz(比3900X高0.1GHz),TDP105W。  可做对比的是,目前AMD锐龙消费级桌面的旗舰U Ryzen 7
    2019-06-10 16:09:23
  • Intel怼天怼地怼AMD:PCIe 4.0玩游戏没点卵用
      在AMD发布的7nm锐龙3000处理器及Navi架构RX 5700显卡中,PCIe 4.0都是重要的技术升级,而且是消费级首发支持,这对AMD来说很重要,因为以往引领新平台技术升级的主要是Intel,这次不一样了,AMD要夺回“技术发展的C位。  对于PCIe 4.0技术的好处,AMD日前开始强调该技术的三大优势:  ·速度更快,x16双向带宽达到了32GB/s,是PCIe 3.0的两倍。  ·向下兼容,PCIe 4.0也能兼容PCIe 3.0设备。  ·更多连接,PCIe 4.0带宽高,1条顶2条,可以连接更多设备而不需要担心性能下降。  Intel怼天怼地怼AMD:PCIe 4.0玩游戏没点卵用 未来也不会  面对AMD在PCIe 4.0上的宣传,I
    2019-06-10 15:59:47
  • 梦回2016!白菜价8GB DDR4内存条回来了
      自2018年内存大涨价以来,许多DIY消费者就已经很长时间没再看到过“白菜价”的内存产品了,而进入2019年,内存价格受到供需影响,第一季度创造了2011年以来最大单季跌幅。  这一点也直接显示在内存价格上,近日,正逢618年终大促销,一些品牌的DD4 8GB内存条就出现了久违的199元价格,让人不禁感慨梦回2016年。  这些199元内存条多出自二线品牌,比如光威、宇瞻、金泰克、十铨等等。  其中销量最高的是光威一款8GB DDR4 2666MHz内存条,而且还是一根马甲条,非裸条。  其余产品多为DDR 2400Mhz内存条,有多种马甲条与裸条可供选择。  至于一线品牌也多集中在200-300元左右,其中最畅销的内存条为金士顿骇客神条8GB DDR4 2666MHz,售价为269
    2019-06-10 15:51:38
  • AMD明天发超级新U Intel着急了:要求单挑
      Intel怎么可能会服AMD,即便要面对的是新鲜出炉的、基于Zen 2架构的第三代锐龙处理器。  在跑分方面,AMD在台北电脑展发布会上展示了对比Intel 9代酷睿竞品的优势,CEO苏姿丰更是表示在包括游戏的所有维度都比对手要强。  周一的E3 Keynote前,Intel营销副总Jon Carvill亮明了“不服”的态度,他称,听说三个字母的对手本周会拿出所谓的游戏处理器,Intel认为,评价好坏最黄金的标准是真实游戏表现,且认为AMD打不过。  目前已经公布的五款三代锐龙处理器中,最高端的是12核、24线程的Ryzen 9 3900X,最入门的是6核12线程的Ryzen 5 3600,AMD称,相较于12nm“Zen+”,新处理器频率提高了10%、IPC
    2019-06-10 15:34:51
  • AMD不再授权Zen2处理器 国产X86已具备自主升级能力
      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PC、服务器处理器,X86是国内发展高性能处理器无法绕过的障碍,因为X86指令集的私有性,合法合规发展X86只有靠授权一条路。在这个问题上,国内最具突破性的进展就是AMD授权Zen架构给中国海光公司。  2016年初AMD宣布与中国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THATIC)达成了合作协议,将Zen架构处理器授权给了海光公司,后者是中科曙光集团的子公司。为了避免潜在的法律麻烦,海光公司与AMD成立了两家公司,分别是成都海光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HMC)和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Hygon),AMD在这两家公司的股份分别是51%、30%,也就是一家相对控股,另一家则是中方绝对控股。  从2017年开始,代号为Dhyana(禅定)的Hygon(海光公司)Family 18h处理器就在Li
    2019-06-10 15:33:22
  • Intel发布二代至强W处理器:28核加速4.6GHz TDP降50W
      苹果今天发布了全新一代的Mac Pro工作站,使用的是Intel的28核至强处理器,显卡则是AMD的7nm Raden Pro Vega II专业卡。要说苹果这次的新产品太给力了,AMD及Intel两家公司都非常给面子,使用的CPU、显卡都是两家的最新产品。    我们之前介绍过了AMD的Radeon Pro Vega II及Radeon Pro Vega II Duo双芯显卡,没想到的是Mac Pro使用的28核处理器也不是最初预想的Xeon W-3175X,而是第二代至强W系列,架构从Skylake升级到了最新的Cascade Lake,跟二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是一代水平的。    这次推出的二代至强W系列型号也多了,M后缀代表的是最高支持2TB内存,规格更强大。其中28核56线程的有Xeon W-327
    2019-06-06 16: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