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刚亮出单条32GB DDR4内存:镁光16Gb颗粒
      Intel Z390、AMD X399两大高端平台已经相继支持单条32GB DDR4 UDIMM内存,不过这种条子非常少,之前仅有三星能提供所需的16Gb颗粒。  现在,美光终于开始量产16Gb DDR4颗粒(尚未官宣),基于其第二代1ynm工艺(三星是第三代1znm),旗下消费品牌英睿达(Crucial)也与华擎联合在台北电脑展展示了基于新颗粒的32GB DDR4内存条。    作为美光的大客户,威刚也亮出了自己的32GB DDR4内存条,同样采用新型16Gb颗粒,规格和英睿达的基本一致:频率2666MHz,电压1.2V,时序CL19,而且也没有散热马甲,看起来得益于新的制造工艺,大容量内存的发热不是回事儿。  有趣的是,威刚内存上的颗粒是威刚自行封装的,打的是威刚自己的LOGO。  上市时间方面,考虑到
    2019-06-05 16:00:59
  • 英特尔遇挑战 骁龙芯片未来将降低电脑价格
      近来搭载了骁龙835和骁龙850芯片的Windows 10电脑产品吸引了不少目光,也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不过,骁龙8cx处理器已经证明了其强大的性能,可以与Intel Core i5处理器一争高下。  高通公司似乎正在为推动个人电脑的24小时在线而做出努力,力争推出一系列价格实惠的骁龙电脑芯片组。未来很可能你只用300美元(约合2071元人民币)即可买到搭载了骁龙芯片组的二合一设备。  高通公司副总裁表示,公司希望骁龙芯片能够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包括售价在300美元左右的设备,这可能意味着,即将推出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骁龙个人电脑价格最终会更加低廉,并与英特尔展开正面竞争。  目前最便宜的骁龙芯片组电脑价格是599美元(约合4136人民币),据报道,未来几个月将会有300-800美元之间的骁龙
    2019-06-05 15:57:48
  • HWiNFO即将推出新版支持Intel 7nm处理器
      上月底CPU-Z发布1.89版的时候增加了对中国产的兆芯处理器的支持,而另一个硬件检测神器HWiNFO在5月中旬的升级了也加入了兆芯处理器的支持,目前的版本是v6.06。HWiNFO下一个版本是v6.07 Build 3785,这版中将会加入对英特尔7nm处理器的初步支持。    从HWiNFO公布的即将到来的升级说明来看,HWiNFO v6.07除了改进对Willow Cove平台、EVGA、超微等硬件的支持之外,新增的硬件主要就是Intel的Sapphire Rapids,虽然它们没有明确说明,但是这个Sapphire Rapids就是最近才被曝光的Intel 7nm服务器处理器平台。  在月初的投资者会议上,Intel公布了未来三年的处理器及半导体工艺路线图,14nm工艺还会继续扩充产能,10nm工艺
    2019-06-05 15:56:10
  • COMPUTEX七彩虹小姐姐带你揭秘CORORFUL存储
      5月28日COMPUTEX台北电脑展隆重开启,身为游戏硬件领创者,大陆最大的硬件厂商定然不会缺席这场盛宴。    今年,七彩虹展台延续并改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飞檐造型,在整体形象上使其更加具有未来感,打造出一个具有赛博朋克风格的多维立体空间展台。展台四周布置着众多极具科技感与未来感的iGame视觉画面,让每一位到场嘉宾宛如置身iGame世界。    在显卡与主板都取得业界领先地位后,七彩虹在巩固与发展显卡和主板市场的同时,也在开拓着存储的市场。自2015开始发售存储产品线以来,旗下固态硬盘目前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知名度稳步提升。七彩虹展台的小姐姐们也为大家展示出了多款代表性产品。    利用与上游原厂的紧密配合,早在2018年,七彩虹就将SSD率先做到1元1GB的价格,引领了大容量硬盘在消费级市场中的普及速
    2019-06-04 18:14:02
  • 锐龙5 3400G APU公开现身:还是12nm Zen+架构
      7nm工艺、Zen 2架构的第三代锐龙3000系列处理器已经出炉,同时也有很多用户期待新一代锐龙APU,但如今APU的地位明显非常低,不仅产品进度迟缓,工艺和架构也落后CPU一代。  锐龙APU目前在桌面上只有一代产品,锐龙5 2400G、锐龙3 2200G都还是初代14nm工艺和Zen架构,而它们的继任者将是锐龙5 3400G、锐龙3 3200G,虽然也划入3000序列,但却还是12nm工艺和Zen+架构,目前看只是CPU基准、加速频率分别提升200MHz、300MHz。  台北电脑展上,某厂商展示新款X570主板的时候,用的居然是一颗锐龙5 3400G,这也是其第一次公开现身,而且允许随意体验、跑分、拍照。    CPU-Z检测证实了传闻,锐龙5 3400G还是4核心8线程,最高频率4.2GHz,三级缓
    2019-06-04 15:04:24
  • 14nm不死!Intel 11月出货15W Comet Lake-U系列
      台北电脑展上,Intel正式发布了10nm工艺的Ice Lake十代酷睿处理器,并已开始批量出货,包括U系列低压版、Y系列超低压版,适合轻薄本等设备。  但根据此前消息,在桌面和游戏本领域,Intel短期内仍然要依靠14nm。  Intel的某合作伙伴在台北展示新款迷你机的时候提到,将在今年11月份升级到新一代的Comet Lake-U系列处理器,只不过整机零售上市可能还要再等等。    Comet Lake的名字之前也听说和见到了很多次,甚至曝光过Comet Lake-U系列的详细型号规格,也属于十代酷睿,型号包括i3-10110U、i5-10210U、i7-10510U、i7-10710U,规格从2核心4线程到6核心12线程,基准频率不高1.1-2.1GHz,但是睿频最高能达到4.9GHz,而热设计功耗
    2019-06-04 14:59:40
  • 锐龙处理器销量连续10月超Intel酷睿 AMD持续翻身
      AMD在刚结束的台北电脑展上推出了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基于7nm Zen 2架构,首批5款产品将于7月7日上市,国行1599元起(锐龙5 3600)。  就目前的市场态势来看,三代锐龙可以说是AMD的乘胜追击之举,来自德国大型硬件销售商MINDFACTORY的最新统计显示,刚过去的5月份,锐龙CPU/APU的销量占比为66%,Intel酷睿则只有34%。    从历史列表来看,AMD已经连续10个月在处理器销量方面明显压制Intel。在售产品中,AMD卖得最好的型号是锐龙5 2600,Intel这边则是i9-9900K。    不过,由于Intel处理器均价高,划算成收入后,AMD营收份额占比降为51%。    考虑到三代锐龙在单核性能、多核性能、制程工艺、核心数上对Intel 9代酷睿实现了全方位超越,未来
    2019-06-04 14:52:32
  • 7nm锐龙3000上市在即 二代锐龙降价清库存了
      台北电脑展期间,AMD发布了7nm工艺、Zen2架构的锐龙3000系列处理器,最多12核24线程,而且这一代是单核及多核性能都超越了Intel处理器,所以被分析师认为是AMD公司50年来历史性超越Intel。    新一代7nm锐龙处理器上市时间预计为7月7日,还有一个月左右。在新品上市之前,上一代产品显然会受到影响,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一代、二代锐龙处理器的价格正在稳中有降,日本、德国等地区的商店中,锐龙2000系列处理器的平均价格下降了大约8%,这只是过去一周的变化,显然不是正常的价格波动,可以认为AMD及厂商有意识地降价清库存。  国内电商平台上,锐龙7 2700X处理器的价格目前是2399元,比之前2499元的价格略微低了100元,而且追踪价格历史的话,6月1日出现了1999元的史低好价,看样子这个61
    2019-06-03 16:13:38
  • SSD主控之王大手笔:PCIe 4.0时代开启!
      SSD固态硬盘这几年发展迅猛,已经基本普及的PCIe 3.0 x4总线都快成为瓶颈了,4GB/s的带宽在高端SSD面前日渐紧张,PCIe 3.0 x8虽然能将带宽翻倍但并不经济,AMD锐龙三代处理器和X570主板带来的PCIe 4.0就成了救星。  目前已有两家品牌亮出PCIe 4.0 SSD主控,但是慧荣的SM2267要么先天不足,要么亟待优化,持续读写性能只有4GB/s、3GB/s,随机读写也不过40万IOPS。  关键还得看如今风头正盛的群联电子(Phison),一口气准备了四款PCIe 4.0 x4主控,包括两款原生设计,以及两款升级改造版。  PS5016-E16这几天大家应该都见过不少次了,全新旗舰型号,双核心CoXProcessor处理器,支持8个通道和32颗闪存芯片,接口数据率800MT/s
    2019-06-03 16:10:50
  • AMD展示64核心远超对手28核心:Intel表示不服
      台北电脑展期间,AMD除了发布第三代锐龙3000系列处理器、RX 5700系列显卡,还再次提及了7nm工艺、Zen 2工艺的第二代霄龙处理器,代号Rome(罗马),最多64核心。  在性能介绍环节,AMD给出了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声称64核心的二代霄龙在NAMD(分子动力学高性能计算应用)测试中,性能相当于Intel 28核心的可扩展至强8280的整整两倍。  对于这样的结果,Intel自然是不服,连续两次做出回应称这样的对比很不公平,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Intel强调,AMD展示的数据是没有优化的,而针对NAMD优化后,至强8280的实际性能要好上30%,二者还只是Intel的28核心产品。  在新的第二代可扩展至强中,48核心的至强9242成绩就已经和64核心的霄龙相当,而最顶级的56核心至强92
    2019-06-03 16: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