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开发出0.34nm晶体管:这可能是摩尔定律最后一个节点
    日前清华大学宣布,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团队在小尺寸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了具有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晶体管栅极长度等效0.34nm。据清华大学介绍,目前主流工业界晶体管的栅极尺寸在12nm以上,日本中在2012年实现了等效3nm的平面无结型硅基晶体管,2016年美国实现了物理栅长为1nm的平面硫化钼晶体管,而清华大学目前实现等效的物理栅长为0.34nm。 为进一步突破1纳米以下栅长晶体管的瓶颈,本研究团队巧妙利用石墨烯薄膜超薄的单原子层厚度和优异的导电性能作为栅极,通过石墨烯侧向电场来控制垂直的MoS2沟道的开关,从而实现等效的物理栅长为0.34nm。目前全球半导体工业量产的芯片技术还是7nm、5nm工艺,实验室中有2nm甚至1nm工艺,那清华大学开发的0.34nm晶体管有什么意义呢?IEE
    2022-03-14 16:16:26
  • AMD处理器漏洞打补丁 性能损失最多54%!但平均只有1.5%
    近几年,Meltdown熔断、Spectre幽灵两大安全漏洞不但冲击整个CPU处理器行业,尤其是幽灵漏洞,版本众多,不断出现新变种。近日,Intel、荷兰大学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个Spectre V2幽灵漏洞版本,为分支历史注入(BHI),可以绕过部分补丁,Intel 4-12代酷睿、ARM Cortex/Neoverse架构无一幸免。根据实测,Intel处理器打上相应的补丁后,性能会损失最多35%。AMD完全免疫?倒也不是。 Intel研究发现,AMD处理器的补丁存在缺陷,后者的修复方式也从LEFENCE/JMP变成了常规的Retpoline,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性能。Phoronix对锐龙9 5950X、锐龙9 5900HX、霄龙7F23三颗处理器在Linux下进行了补丁前后的性能实测对比,都基于Zen3架构,
    2022-03-14 14:28:19
  • 行走的CPU:男子身上绑160颗Intel 12代i5闯关被查获
    据中国海关通报,3月9日,珠海闸口海关查获一宗旅客身藏中央处理器(CPU)进境案,海关称之为“行走的CPU”。据通报,当天凌晨1时许,男子曾某在拱北口岸旅检现场经海关“无申报通道”进境,关员发现其行走体态存在异常,遂将其截查。经进一步查验,关员在其小腿内侧、腰腹部处查获用胶带捆绑成条状的CPU处理器共计160颗,还有折叠手机共计16部。从海关公布的视频看,这些处理器都是最新的Intel 12代酷睿i5-12600KF,目前国内售价2099元,照此计算总价近33.6万元。目前,该案已按相关规定作进一步处理。海关提醒,个人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并接受海关监管。对以人身藏匿、物品夹藏等方式逃避海关监管构成走私行为的,海关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2-03-14 14:14:06
  • 重大突破!清华大学首次实现亚1nm栅极晶体管:等效0.34nm
    据清华大学官网消息,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团队在小尺寸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了具有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并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据清华大学介绍,目前主流工业界晶体管的栅极尺寸在12nm以上,日本中在2012年实现了等效3nm的平面无结型硅基晶体管,2016年美国实现了物理栅长为1nm的平面硫化钼晶体管,而清华大学目前实现等效的物理栅长为0.34nm。图1 亚1纳米栅长晶体管结构示意图官网介绍,为进一步突破1纳米以下栅长晶体管的瓶颈,本研究团队巧妙利用石墨烯薄膜超薄的单原子层厚度和优异的导电性能作为栅极,通过石墨烯侧向电场来控制垂直的MoS2沟道的开关,从而实现等效的物理栅长为0.34nm。图2 随着摩尔定律的发展,晶体管栅长逐步微缩,本工作实现了亚1纳米栅长的晶体管通过在石墨烯表面沉积金属铝并自
    2022-03-14 09:47:47
  • 5nm Zen4今年问世 AMD对台积电越来越重要:仅次于苹果
    台积电是目前全球最大也是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厂,市面上的7nm、5nm芯片主要都是他们代工的,苹果毫不意外地是台积电第一大客户,贡献了1/4以上的营收,AMD现在则超过华为成为第二大客户。据台湾媒体报道,在过去的2021年中,美国地区的客户贡献了台积电1.01万亿新台币的营收,同比增长24%,占比高达64%。在这些客户中,第一大客户贡献了4054.02亿新台币的营收,比上一年增加了20.37%,台积电没有报告名字,但业界一致认为是苹果,他们一家就占了台积电营收的26%,遥遥领先其他客户。第二大客户贡献了1537.4亿新台币的营收,占比首次超过10%,台积电同样没有公布名字,但业界猜测是AMD——此前的第二大客户华为占比已经低于10%了,而AMD去年的主力芯片都使用了7nm或者6nm工艺,出货量大涨,成为第二并不意外
    2022-03-11 17:53:56
  • 笔记本首次16核心!Intel i9-12900HX处理器首次现身
    GeekBench 5数据库内出现了一款未发布的联想笔记本新品,处理器是同样未发布的酷睿i9-12900HX,隶属于12代酷睿移动版顶级的H55系列,有点类似i9-12900KS都是特挑的鸡血版。检测信息显示,i9-12900HX为16核心24线程,这也是笔记本历史上第一款16核心处理器,包括8个性能核心、8个能效核心,二级缓存3.85MB,三级缓存30MB,与桌面高端的i9系列一致,都是满血版本。当然频率低一些,检测到基准2.5GHz、最高加速4.9GHz,但据说实际规格应该是5.0GHz。核显无信息,此前曝料为32单元,也就是H45、P28、U15/9系列的三分之一。基准功耗55W,已经和桌面主流产品差不多了,但最高加速功耗暂不清楚,而封装上是特殊的S-BGA。性能方面,GeekBench 5跑分单核心19
    2022-03-11 16:25:52
  • Intel 12代酷睿U系列花开两朵:轻松超越苹果M1
    Intel 12代酷睿已经全面问世,产品线相当齐备,尤其是在笔记本移动端,除了新增准标压高性能的P28系列,传统的低功耗U系列也与以往有所不同,第一次明确划分为U15系列、U9系列。为何要这么做呢?其实在以往,Intel移动处理器产品中也有类似U9系列这种超低功耗的,但这次,U15系列、U9系列有了根本性的不同,从设计到规格再到定位,都有各自明确的方向。U15系列采用了和H45、P28系列相同的BGA Type3封装,尺寸为50×25×1.3毫米,笔记本厂商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完全可以做到统一,只做适当调整即可打造不同定位的产品,降低成本。当然,U15系列只是封装不变,内部架构、规格、特性已经和H45、P28系列完全不同。U15系列基础功耗是15W,最高睿频功耗则开放到了55W,因此只要厂商愿意,完全可以在体积、
    2022-03-11 13:45:06
  • AMD锐龙7 5800X3D上市就能用:X570主板新版BIOS已准备就绪
    据外媒报道,华硕和微星已经完成了部分X570主板的BIOS固件,为AMD即将推出的锐龙7 5800X3D做好支持准备,也侧面证实了最早在4月20日上市的传言。据悉,华硕为ROG Crosshair VIII系列的推出了新版BIOS固件,包括Dark Hero、Impact 和 Extreme子型号,用户可以直接在官网支持页面即可获得。微星也会为自家的X570 Godlike、X570S Ace Max 和 X570S Torpedo Max主板推出支持BIOS固件,目前还没正式放出,预计在锐龙7 5800X3D正式上市后同步推出。不过,针对非X570芯片组的主板是否会支持锐龙7 5800X3D还不确定。 据悉,这款AMD将要推出的新款锐龙7 5800X3D,在锐龙7 5800X在原有32MB三级缓存的基础上堆叠
    2022-03-11 13:43:28
  • 满血16核24线程 酷睿i9-12900HX偷跑:单核第三 多核看齐5950X
    Intel的12代酷睿移动版处理器已经有U/P/H三个系列了,最多14核20线程,跟桌面版还还有点差距,这个要等Alder Lake-HX系列了,满血16核24线程,旗舰酷睿i9-12900HX也偷跑了,GK5单核跑分能到世界第三,多核看齐锐龙9 5950X。此前我们报道过,Alder Lake-HX很可能是基于桌面版的Alder Lake-S处理器,支持8个Golden Cove性能核、8个Gracemont效能核,30MB缓存及32EU的Xe核显,但插槽会变成BGA1964-ADL-S,毕满血8+8架构对供电的要求也更高了。Alder Lake-HX的功耗不确定,极有可能是传闻中的55W,毕竟45W TDP的话性能限制比较高。 现在联想一款笔记本新品LENOVO 82TD出现在了GK5数据库中,显卡是RTX
    2022-03-11 11:08:50
  • AMD躲过一劫!Intel、ARM处理器曝出新漏洞:12代酷睿中招
    前几年中处理器行业爆出了一波安全漏洞,其中熔毁meltown及幽灵spectre波及最广,现在这些安全事件还没完,Intel及荷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发现了类似的漏洞,其中Intel及ARM处理器大量中招,不过AMD又躲过一劫,没受影响。根据Intel发布的消息,这次发现的漏洞为分支历史注入 (BHI)类似于幽灵漏洞,也是一种推测攻击,而且可以绕过Intel eIBRS 和 Arm CSV2,后两个是两家公司针对幽灵漏洞推出的补丁,该攻击可以读取处理器内核的数据,从而访问敏感信息。这个漏洞影响有多大?Intel这边从Haswell架构的酷睿4000系列以来的几乎每一代处理器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包括最新的12代酷睿,只有低端的ATOM处理器除外。ARM这边也同样影响广泛,Cortex和Ne
    2022-03-11 1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