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而弥坚!799元景钛5770毁灭版显卡评测
      前言:09年底上市的HD5770显卡,到2011年的今天依然热卖,颇有当年G92架构的营销经典的味道。HD5770显卡叫好又叫座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自身架构不断试探低价销售以套得更大的销量,而是竞争对手NVIDIA在千元内市场的相当不争气。GTS450受制价格与功耗,最近推出的GT440由于新品关系性价比依然难以动摇AMD早已布局好的低端产品线。这些正面侧面因素造就了HD5770显卡依然是千元内的热门。最近一线AIB景钛就推出了一款HD5770新品,即景钛 HD-577X-ZHLC 毁灭版,799元的价格以及景钛的品牌做工的确比较有吸引力,下面就和我们一起关注评测吧。  HD5770芯片早已在09年年底推出,但在今天依然有该芯片的新品推出,可见其热卖程度历久不衰。景钛 HD-577X-ZHLC 毁灭版作为HD5
    2016-04-22 12:14:59
  • 默认880MHz!铭瑄GTS450黑武士显卡评测
      前言:随着NVIDIA在9月13日发布DX11新品GTS450,千元内显卡市场的抗衡重新燃起了硝烟。如今不少品牌的GTS450显卡已经批量铺货,不过大多都是公版783/3608MHz公版频率的产品。但众所周知,NVIDIA对GTS450显卡并没有要求厂商进行频率设定上的限制,使得部分GTS450显卡能以超高默认频率展示给玩家。铭瑄 GTS450黑武士显卡就是其中的一款产品,默认频率高达880/3900MHz,远远高于公版频率,899元的售价保持较佳的性价比。下面就和PConline评测室一起关注这款产品。  为了迎合玩家多元化的需求,铭瑄最近推出了一个新的产品线,也就是今天的“黑武士”系列。铭瑄的黑武士系列显卡均基于非公版的设计,并且在频率上超越公版,也就是说超公版是黑武士显卡的特色
    2016-04-22 12:12:59
  • GT240终将卸下重任!NV中端GT440显卡详测
      前言:全球定于2月1号发布的GT440显卡,由于中国春节放假,在国内的发布时间推迟到2月14号情人节这天,这也算是NVIDIA带给中国消费者的情人节礼物了。2010年NVIDIA几乎将一整年的时间,都放在中高端和旗舰级DX11显卡身上,除了推出用于替代入门级显卡的GT430之外,再没有推出其它中高端以下DX11产品,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入门和中端DX11显卡的更新缺失。特别是在中端显卡方面,NVIDIA至今由DX10显卡GT240在支撑着局面。  毕竟GT240上市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并且还有不支持DX11这个硬伤存在,因此NVIDIA想要在中端市场中提升竞争力,推出最新的DX11显卡显得非常必要。于是,与GT430一样采用GF108核心设计,用于替代年迈GT240显卡的GT440出现了。GT440采用NVID
    2016-04-22 12:14:49
  • GTX580也只是浮云!6款显卡视频转码评测
      前言:现在的手持多媒体设备可以说非常普及了,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MP4播放器等等,越来越多用户喜欢把电影、电视剧放到这些手持设备上,方便随时观看。但与电脑不同,各类手持设备支持的视频都有限制,往往需要进行转码(俗称压片)才能播放,而转码对传统CPU性能是一大考验,即便用到高端四核CPU,速度也不能让人满意。  但是CUDA出现后,使用支持该技术的NVIDIA显卡可以大幅度提升转码速度,对于常压片的用户来说确实是福音。现在,从入门到高端的N卡都支持CUDA,按道理说应该是越高端的显卡,压片速度越快,但事实是顶级的GTX580压片只是浮云,不比入门级的GT240快多少......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谈谈为什么NVIDIA显卡可以用来“压片”,这主要是NVIDIA的显卡C
    2016-04-22 12:14:54
  • 你被Mark了?深度探讨显卡评测工具的作用
      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事物,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标准。不过并不是每一个标准都是真理,这就催生了标准化的评判准则。我们稍微将目光缩窄一些,就在于显卡领域。众所周知,随着3D游戏推动显卡产业的发展,显卡在整机性能的重要性已经与达到CPU平起平坐的地位。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显卡、或者玩家群体在进行显卡性能的论战时需要一款标准化的测试软件。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3DMark系列测试软件的地位在其诞生起逐渐成为了广大玩家乃至专业评测媒体衡量显卡性能的必备之选。不过我们扪心自问,跑分难道是显卡的最终归宿吗?3DMark之类的理论测试结果就能盖棺论定?今天我们就是让自己返璞归真,以论证一个观点,显卡的使命就是为了游戏的畅快享受,测试分数并不代表一切。  熟悉显卡专业评测媒体评测流程的朋友都知道,我们进行显卡
    2016-04-22 12:14:43
  • 没有不可能!唯一刀版设计铭瑄GTS450评测
       前言:性能与显卡设计规模成为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越高端的显卡,整体设计的集成度越复杂。按照这个规律,那么注重迷你与便携的HTPC平台用户就得放弃高性能3D显卡?那可未必,铭瑄就率先推出了一款基于中端性能级别的刀版设计的显卡,也就是铭瑄 GTS450 Mini。产能的成熟、GPU核心迭代设计的优化使得GTS450这类899元性能价位的显卡也能做到入门级显卡般的迷你,今天的铭瑄 GTS450 Mini就是开了先例。那么该卡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解决散热、供电问题,并且性能上有否进行缩水呢?下面就关注我们的测试。  大部分HTPC采用的是集显平台,虽然已经可以满足电影、上网等方面的应用,但玩大型3D游戏就无缘了,尤其DX11游戏为甚。相信不少朋友有想过在客厅利用投影、高清液晶电视等大型显示设备来享受更刺激、
    2016-04-22 12:14:27
  • 经典过后是辉煌?最给力显卡GTX560Ti首测
      前言:正如GTX480没有采用完整GF100核心一样,GTX460同样没有采用完整GF104核心设计;也正如GTX480屏蔽了一组SM,依然能强悍到取得性能王座一样,屏蔽了一组SM的GTX460显卡,其所带来的市场反响,绝对是GTX480乃至整个GTX400系列显卡都无法匹敌的。  NVIDIA为什么不直接上完整版GF100/GF104核心显卡,不排除一部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成熟条件。但是,更多地我想还是如NVDIA所说的那样,GTX460的性能已经足够应付当时的市场。毕竟早在9月份的时候,笔者就曾在NVIDIA美国总部见到这块显卡,只是彼时这块显卡并不叫GTX560 Ti而是GTX400系列中的一员。NVIDIA GeForce GTX 560 Ti  图片  评测
    2016-04-22 12:14:33
  • 极致刀锋战士!七彩虹单槽镂空GTS450评测
       前言:回顾10年前的显卡与今天的显卡,从Geforce 3 Ti到今天的Geforce GTX580,内在的性能数量级般的提升带来了外在的散热要求的飞速增长,使得如今中端伊始定位的显卡普遍采用了双槽甚至占据3个PCI-E插槽的产品,与以前仅需迷你散热就能满足需求的显卡时代呈现天渊之别。  就以GTS450显卡为例,主流GTS450显卡普遍采用的是双槽设计,不过这次七彩虹走了反主流的返璞归真道路,在面对同质化严重的GTS450竞争中推出了一款单槽设计的GTX450显卡,即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 D5 1024M R40。单槽只是表面形式,单槽设计带来的内在品质才是这款iGame产品的独到之处,下面就和我们一起关注这位刀锋战士吧!  在越来越注重散热效果的今天,也许很多玩家认为单槽
    2016-04-22 12:14:24
  • 耕昇扛鼎之作!首款非公版耕昇GTX570评测
      前言:如今新一代的顶级级别的显卡格局已经形成,也就是GTX580雄踞单卡单芯之王的宝座,而在2999元的价位上有GTX570与HD6970这两款次顶级级别的产品上演着新一代的“双城记”。对于发烧级玩家来说,既然肯付出将近一部低端计算机平台的价格来购买顶级显卡,从消费心理来看估计没什么消费者愿意看到自己手中的顶级显卡与其他人雷同,也就是他们一般都追求个性化的特征。不过厂商由于产能、工艺等客观限制而往往在顶级单品发布时很少有非公版的产品同步出现。不过这次耕昇可谓快人一步,推出了首款非公版的GTX570显卡,即耕昇 GTX570关羽版,这位“关公”可谓十分给力!耕昇 GTX570关羽版  图片  评测  论
    2016-04-22 12:14:20
  • 只为显卡:Intel新旧平台下独显性能实测
      前言:上周Intel发布了Sandy Bridge架构的第二代I3/I5/I7处理器,做到了真正地CPU+GPU融合,且其核芯显卡的图形性能也是大幅提升,而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的优异表现也得到了网友相当大的关注。在这种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下,想必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要为自己的爱机进行升级或者直接换新机了吧?不可否认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的图形性能和CPU处理性能都有比较明显地提升,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并非这些,而是专门针对拥有独显的游戏玩家而言的。   处理器的性能提升能带来更快的任务处理器速度,但是如果升级到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会对整个显卡性能带来提升吗?这里说的就是某网友的疑惑,相信应该也有不少网友会有相同的疑惑吧?对此,在Sandy Bridge处理价发布之
    2016-04-22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