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积电不禁华为 7nm麒麟/鲲鹏安全了
      最近今天因为美国制裁导致华为公司面临危机,美国公司在半导体及软件方面的优势使得全世界的公司都很难完全摆脱美国的供应。对华为来说,尽管他们在关键部件上准备了6-12个月的备货,长期则有华为海思自己研发的各种芯片。  不过华为的问题在于他们是无晶圆半导体公司,在芯片上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ARM授权,一个是ARM芯片制造。在授权这件事上,华为不仅有自己研发的海思麒麟、鲲鹏等处理器,而且拥有了ARMv8架构的永久授权,也就是说即便ARM公司按照美国要求不再向华为提供指令集授权,但也不会影响华为自己研发ARMv8处理器,因为永久授权之后华为可以自主设计,不受外界影响。  与指令集授权相比,华为在芯片制造上的问题难度更大,因为华为自己不生产芯片,而是委托给台积电等晶圆代工厂生产,在这方面华为的16nm、12nm
    2019-05-21 15:42:53
  • 7nm锐龙的新搭档 B550芯片组也要上PCIe 4.0
      再过一周AMD就要发布7nm工艺的锐龙3000处理器了,同时还会推出配套的X570芯片组,支持PCIe 4.0技术,带宽要比现在的PCIe 3.0高出一倍。500系的芯片组不会只有X570这一款,日前B550也被曝光了,预计也会支持PCIe 4.0技术。  前几天网上曝光了Ryzen 5 3400G及Ryzen 3 2200G两款新一代APU的消息,它们虽然也是锐龙3000系列的命名,但实际上是12nm工艺的,也是说是现有14nm锐龙APU的升级版,CPU核心架构升级到了Zen+。  值得注意的是,泄露Ryzen 5 3400G等信息的Sisoftware数据库中还有全新的B550芯片组,主板来自德国厂商Medion,型号为B550A4-EM,在此之前都没有听过B550芯片组。  目前还没有B550芯片组的
    2019-05-21 15:31:17
  • 内存闪存明年价格反弹 新一代存储芯片2020上市
      由于价格不断下滑,NAND闪存及DRAM内存已经不再高不可攀,16GB内存现在也只要600多块,不如一年前单条8GB内存的价格,而SSD硬盘跌的就更厉害了,1TB容量的也只要700多块了,M.2版也没贵出多少。  内存闪存价格齐跌,但是这两种存储芯片也同样面临着制程微缩的难题,提升性能、降低成本之路也会越来越艰难,为此Intel、三星、美光等厂商也在寻求开发新一代存储芯片解决方案,比如3D XPoint、MRAM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PRAM相变内存及RRAM可变电阻内存等。  上述新一代存储芯片优势很多,它们既是非易失性的,不像DRAM内存那样断电就不能保存数据,而且性能也要比NAND闪存快得多,简单来说就是模糊了RAM、ROM的界限,试想一下电脑重启之后原来打开的网页、播放的视频还在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新
    2019-05-21 15:29:29
  • 实锤了!Intel打补丁性能大降:AMD Yes
    2018年对处理器行业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因为这一年爆出了多个重要漏洞,特别是Meltown熔断、Spectre幽灵及Foreshadow预兆三大漏洞及其衍生出来的多个变种,由于Intel处理器份额是最高的,所以受到的影响也是严重的,2018年漏洞修了一年,结合微代码、操作系统补丁以及硬件设计等方式已经修复了大部分漏洞。但是在5月12日,Intel处理器曝出新的安全漏洞,分别名为Fallout,、Rogue In-Flight Data Load (RIDL) 和 “ZombieLoad Attack”。很明显新的漏洞需要安装新的补丁,而依照去年的经验,新的补丁无疑将影响处理器性能。不过此前AMD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因为硬件防护架构不同,相信我们的产品并不受上述漏洞的影响。&
    2019-05-21 15:27:07
  • TLC SSD日臻完美!挑不出啥毛病了
      金士顿刚刚发布了最新一代消费级旗舰SSD,型号“KC2000”,取代已经两年的KC1000,提升幅度巨大,足以证明TLC闪存也能担当大任。  金士顿KC2000是标准的M.2 2280规格,首批采用东芝/闪迪96层堆叠BiCS4 3D TLC闪存的消费级SSD之一,而上代还是15nm 2D闪存,从而带来了更大容量,可选250GB、500GB、1TB、2TB。  主控也很有趣,不是之前惯用的群联电子方案,没有选择其最新的旗舰平台PS5012-E12,而是采用了慧荣SM2262EN,支持PCIe 3.0 x4、NVMe、AES-256、TCG Opal 2.0、eDrive等技术。  性能方面,持续读取速度3.0-3.2GB/s,持续写入速度1.1-2.2GB/s,随机读取速度25000
    2019-05-21 15:19:20
  • 闪存价格重挫,三星让出全球半导体公司的王座
      自1993年成为最大半导体公司后,英特尔垄断这个位置长达13年。直到前两年闪存价格飙升后,以此为核心业务的三星一举超过英特尔,在2017年夺过了半导体行业的王座。不过三星在这个位置并没有稳坐多久,随着闪存价格的再度回落,营收大幅下跌。2019年第一季度三星实现营收128.67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跌34%,而英特尔营收达到194.01亿美元,与三星再度拉开差距,不难预估,2019年英特尔将重新成为营收最高的半导体公司。  根据DRAMeXchange,此次的闪存价格下跌是2011年以来最迅猛的,而2019年仍将会有超过10%的下跌。作为一家88%的营收依赖闪存的公司,三星要想维持在半导体的冠军地位将是十分艰难的。三星自己也很清楚这个问题,在三月时,他们已经发布了从未有过的营收警告。而在四月时,公司表示2
    2019-05-20 16:33:23
  • 7nm将成主流 AMD对扩大CPU、显卡份额充满信心
      尽管NVIDIA CEO黄仁勋日前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嘲讽”了AMD的7nm GPU能效不行,但是对AMD来说,2019年7nm CPU及GPU产品线的发布、上市意义重大,在CPU及GPU市场上AMD都要落后于Intel及NVIDIA两个对手,7nm工艺的新一代锐龙CPU、Navi GPU是他们抢份额的关键。  在日前的2019年股东大会上,AMD CEO苏姿丰也重申了对AMD发展前景看好的信心,表示AMD正在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并积极扩大AMD的市场份额,她认为AMD将会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    虽然股东大会上这样的表态更像是给投资者打鸡血,不过苏姿丰所说的理由也没什么可辩驳的,AMD目前锐龙一代、二代处理器表现很好,CPU市场份额已经提升到15%了,GPU这边虽然消费级市场上还是刚
    2019-05-20 15:34:21
  • 锐龙3000系APU频率曝光:均在4GHz之上
      AMD即将发布的Ryzen 5 3400G和Ryzen 3 3200G二款锐龙3000系APU的最终频率被TUM_APISAK在其推特曝光。    Ryzen 5 3400G依然是4核心8线程设计,4MB三级缓存,集成Vega 11 GPU,704个流处理器,其核心基础频率为3.7GHz,加速频率4.2GHz。相比上一代锐龙5 2400G的3.6/3.9GHz分别 提升了100MHz和300MHz。  Ryzen 3 3200G则砍掉了超线程,为4核心4线程设计,4MB三级缓存,集成Vega 8 GPU,拥有512个流处理器。核心基础频率为3.6GHz,加速频率4.0GHz。相比上一代的Ryzen 3 2200G分别提升了100MHz和300MHz。  至于售价,根据目前透漏的消息Ryzen 5 3400G
    2019-05-20 15:20:17
  • AMD 32核霄龙处理器QS片现身:频率保守藏大招?
      下半年,AMD的处理器看点颇多,其中发挥7nm Zen2架构全部实力的当然还是第二代霄龙(EPYC)服务器处理器,代号Rome。  经查,SiSoftware上出现了32核、64线程的二代霄龙处理器QS片,集成在PowerEdge R6515服务器中,基频1.7GHz,加速2.4GHz。前不久,64核128线程的霄龙也出现过,平台是戴尔PowerEdge R7515,基频1.4GHz,加速2.2GHz。    由于上一代32核(EPYC 7601)为2.2/3.2GHz,所以只能说目前测试阶段的频率还比较保守,或出于保密目的。    目前,Intel最高端的服务器处理器为Xeon Platinum 9282,56核112线程,频率2.6/3.8GHz,不过和AMD一样,也是“胶水”拼
    2019-05-20 15:15:29
  • 台积电继续向华为供货 7nm麒麟980安全了
      最近今天因为美国制裁导致华为公司面临危机,美国公司在半导体及软件方面的优势使得全世界的公司都很难完全摆脱美国的供应。对华为来说,尽管他们在关键部件上准备了6-12个月的备货,长期则有华为海思自己研发的各种芯片。  不过华为的问题在于他们是无晶圆半导体公司,在芯片上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ARM授权,一个是ARM芯片制造。在授权这件事上,华为不仅有自己研发的海思麒麟、鲲鹏等处理器,而且拥有了ARMv8架构的永久授权,也就是说即便ARM公司按照美国要求不再向华为提供指令集授权,但也不会影响华为自己研发ARMv8处理器,因为永久授权之后华为可以自主设计,不受外界影响。    与指令集授权相比,华为在芯片制造上的问题难度更大,因为华为自己不生产芯片,而是委托给台积电等晶圆代工厂生产,在这方面华为的16nm、12
    2019-05-20 15: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