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硕发布PN51迷你主机,搭载AMD锐龙5000U处理器
      日前,华硕推出了新款 PN51 迷你主机,搭载了 AMD 锐龙 5000U 处理器,可选 Ryzen 3 5300U、Ryzen 5 5500U 和 Ryzen 7 5700U 型号,均为 Zen 2 架构的马甲处理器。  这款迷你主机内置两个 SO-DIMM 内存插槽,最大支持 32GB DDR4-3200 内存。在存储方面,2.5 英寸 SATA 接口支持最多 1TB 的硬盘,M.2 插槽支持 1TB SSD。无线连接最高可选 Wi-Fi 6 + BT 5.0。  这款迷你主机尺寸为 115 × 115 × 49 毫米,重 700g,满载时噪音 34.7 dBA,适合连接显示器办公使用。  华硕 PN51 迷你主机的价格和发售时间暂未公布。
    2021-04-09 08:09:19
  • 十铨推出T-FORCE 黑曜女神 PCIe4.0 SSD,读写速度达7000/6900MB/s
      根据十铨官方的消息,十铨科技旗下电竞品牌 T-FORCE 今日推出黑曜女神 CARDEA A440 PCIe4.0 固态硬盘,读写速度高达 7000/6900 MB/s,搭配专利散热片。  T-FORCE 黑曜女神 (CARDEA A440) PCIe4.0 SSD 支持 PCIe Gen4x4 规格及最新 NVMe1.4 协议,可向下兼容 PCIe3.0 接口,不仅高速支持读写至 7000/6900 MB/s,更提供标准大容量 1TB/2TB 供玩家装配,提供二款专属可替换式专利认证散热模块,其中具层次及独特斜切面的「铝鳍片」特殊导流设计,有效增加散热面积,并可降低温度高达 15%;「超薄石墨烯散热片」含有最佳导热材质,热处理效能散热高达 9%。  T-FORCE 黑曜女神 M.2 固盘采用最新 RRL
    2021-04-08 16:44:16
  • 希捷出货硬盘容量超3ZB:10TB硬盘能绕地球一圈
      在跟SSD硬盘的竞争中,HDD机械硬盘已经不占多少上风了,全球也只主要有三家公司能够生产机械硬盘,希捷就是其中第一,份额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在大容量存储市场上,HDD硬盘还是数据中心不可缺少的,希捷日前宣布一个新成就,他们出货的硬盘容量已经超过3ZB。  这是什么概念?,1EB等于1000PB,1PB等于1000TB,算下来就是30亿TB,折算Exos 10TB硬盘的话就是3亿个。  希捷还做了更详细的解释,10TB硬盘长度是147mm,3亿个硬盘连起来的长度超过4.41万公里,地球赤道最长也就是4万公里,所以这些硬盘加起来绕地球一圈还绰绰有余。  此外,希捷实现第一个EB存储出货用了36年时间,从创立到2015年才实现,第二个ZB用了4年时间,2019年实现,现在的第三个ZB容量只用了2年,以后用的时间
    2021-04-09 08:03:36
  • 澜起科技发布第三代津逮CPU:对标第三代英特尔至强
      今天,澜起科技正式对外发布其全新第三代津逮 CPU,以更好满足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对综合数据处理和计算力日益提升的需求。  官方表示,第三代津逮 CPU 是面向中国市场设计的本土服务器处理器,适用于 x86 通用服务器平台,其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与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Ice Lake)一致。  相比上一代产品,第三代津逮 CPU 采用先进的 10nm 制程工艺,支持 64 通道 PCIe 4.0,最高支持 8 通道 DDR4-3200 内存,单插槽最大容量 6TB。其最高核心数为 28 核,最高基频为 3.1GHz,最大共享缓存为 42MB,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性能提升。  此外,第三代津逮 CPU 显著提升了各种标准的加解密、验签、数据完整性等密码应用的运算性能;丰
    2021-04-08 14:42:59
  • 芯来科技RISC-V处理器宣布支持鸿蒙LiteOS-M内核
      4 月 8 日消息 今日,芯来科技表示,为方便客户进行基于鸿蒙生态的 RISC-V 软件开发,在 Nuclei RISC-V 32 位处理器上移植并适配了鸿蒙 LiteOS-M 内核。  据介绍,目前该内核已可支持 Nuclei Demo SoC——FPGA 评估软核,和基于芯来科技的 RISC-V 内核的 MCU——GD32VF103。  OpenHarmony LiteOS-M 内核针对 MCU 类处理器,例如 Arm Cortex-M、RISC-V32 位的设备,面向 AIoT 领域构建的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内核。  目前,芯来科技有两款开发板可以体验最新鸿蒙 LiteOS-M 内核,包括 Nuclei DDR200T 开发板与 Nuclei RV-ST
    2021-04-08 12:46:47
  • 技嘉放出AORUS概念显卡渲染图,采用倾斜式散热器
      显卡横装还是竖装这个问题确实有许多人讨论,传统的横装比较简便,但这确实会阻挡CPU散热器的气流,而且这可能不太符合一些人的审美。用延长线拉出来竖装的话就没这个问题,但对延长线质量是个考验,而且这也很看显卡与机箱的设计,如果显卡太贴近机箱侧板的话会造成显卡吸气困难,进而影响散热。  技嘉AORUS西班牙官推显卡贴出了一张采用倾斜式散热器的显卡,这可能是个解决方法,这款显卡用的散热器一边的鳍片比较矮,另一侧就比较高,里面还有两根热管,两把风扇以一定的角度倾斜安装,由于顶部与底部出风口开口尺寸不一样,气流大部分会从阻力更低的顶部出风口排出,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诱导气流,至于散热效果会不会比传统设计更好就不知道了,而且这种设计可能不太利于垂直安装,比较显卡的厚度至少有三槽那么厚,这就非常挑机箱了。  这张图是4月5日
    2021-04-08 09:52:28
  • AMD RX 6800 XT午夜黑版本上架:5099 元
      4月8日消息,AMD昨天悄然上架了一款 RX 6800 XT 黑色限定版台式机显卡,海外开售即无,现在国内版本也已上架,持平普通版 5099 元。  目前京东商城已有三万多人预约,可能是在幻想能抢到这款显卡,不过其实完全没必要,预计依然是缺货。  据悉,新款 RX 6800 XT 午夜黑是现有公版显卡的新配色设计,在规格上似乎没有任何不同。 AMD RX 6800XT 显卡搭载 Navi 21 XT GPU ,拥有 4608 流处理器,配有 16GB 的 GDDR6 显存和 128MB 的缓存。  值得一提的是,原版 AMD RX 6800XT 公版显卡的发布价为 5099 元,目前 AMD 京东自营店涨价至 6299 元,现已无货,第三方店铺的价格可达万元。  购买链接:京东商城
    2021-04-08 08:52:43
  • 发布前已出货20万颗!英特尔第三代至强平均性能提升46%
      4月8日消息,今天,英特尔正式发布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代号:Ice Lake)及一系列相关产品组合,开启了x86阵营英特尔和AMD第三代高性能CPU新一轮的争夺战。  核心数最高为40核的10nm第三代至强处理器对战三月中旬AMD发布的最高64核7nm第三代EPYC(霄龙)CPU,谁更有优势?正式发布前就已经出货20万颗第三代至强CPU的英特尔,能否压制AMD在CPU市场的上升势头?  第三代至强平均性能提升46%  自2017年英特尔发布首款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英特尔至今已经交付了超过500万颗至强处理器,部署了超过10亿个至强核心,有超过800个云服务提供商部署了基于英特尔至强CPU的服务器。  这是值得骄傲的成绩,但市场的竞争也足以让英特尔保持警惕。市场分析公司Mercury Research指出,
    2021-04-08 08:26:51
  • 光威天策系列DDR4台式机内存发布:8GB 249元起
      近期打算入手内存条的小伙伴有新选择了!继悍将系列之后,光威(Gloway)新推出一款高性价比台式机内存条天策系列,预计4月8日正式上线。  据介绍,天策的名字源自当年“秦王”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后所置官署“天策府”,其位列当时武官官府之首,有不断进取,增强实力,实现进阶、蜕变的寓意。  回到产品本身,极简的线条外观,官方表示采取高品质打造,严选存储颗粒,频率从3000MHz起跳,配有1mm铝制高效散热片、稳定的超频性能,且官方承诺终身保固。  首批开卖的产品包括:  8GB DDR4-3000,时序16-18-18-38,定价249元。  16GB DDR4-3000,时序16-18-18-38,定价469元。  16GB(8GBx2)DDR4-3000套装定
    2021-04-07 16:41:16
  • 微软向矿工学习CPU液冷散热技术:50度就能沸腾
      全球数据中心越来越多,所用的CPU处理器或者加速卡性能更强大,散热成本已经成为瓶颈之一,传统风冷已经不行了,微软、谷歌、FB、亚马逊等公司都在开发新的散热技术。  微软官方网站日前透露了他们在液冷散热上的新进展,表示微软员工之间发送的邮件及其他通讯服务就是通过哥伦比亚河东岸这个数据中心完成的。  这个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被放在了一个特制的钢罐中,被一种特殊的液体浸没。  这个液体看着跟水一样,但实际上不是,而是3M公司研发的冷却液,沸点只有50度,要比100度的水温低得多,可以迅速沸腾。  此外,这种冷却液还需要不导电,否则的话就会损坏浸没的服务器芯片。  根据微软的说法,这种散热方案可以将服务器的功耗降低5%到15%,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文章中提到他们这种散热方案还是跟矿工们学习的,因为
    2021-04-07 1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