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舰提前大决战!模拟TITAN Z大战295X2
    本文加入了“两款旗舰级显卡的4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测试”,还没有看过前面内容的网友强烈建议点击这里:http://diy.pconline.com.cn/461/4617896.html 附加测试:4K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  4K分辨率的显示器开始普及,各大显示器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家的4K显示器。但4K的超高分辨率下,对硬件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尤其在是4K分辨率下玩游戏,对显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N卡与A卡的旗舰代表,4K分辨率的游戏性能对决当然不可少。考虑到这两张显卡的强悍规格,我们特意添加了4K分辨率下的游戏测试。同时也是考验一下目前显卡能否满足游戏在4K分辨率下的需求。●什么是4K分辨率?一张图看清各种分辨率的规格  分辨率的发展从未止步,从以前最常见的14寸普屏所用的10
    2016-04-22 12:43:47
  • 旗舰提前大决战!模拟TITAN Z大战295X2
    本文更新历史:4月17日:第一版发布4月18日:新增4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测试,点击查看 一个星期前AMD抢在NVIDIA前面先发布了自己新一代的全新单卡双芯旗舰R9 295X2,NVIDIA的TITAN Z虽说已经公布了部分参数,但是完整参数和跑分仍充满迷雾。今天我们找来两块GTX780Ti,通过SLI来模拟TITAN Z所能拥有的性能,并和R9 295X2进行PK。  TITAN Z仍采用了传统的风冷方式,而且供电部分也仅为双8pin供电,所以很有可能会选择适当降低GPU的频率来降低显卡的设计难度。这次测试中我们将采用一张华硕GTX780Ti玩家国度和一张公版GTX780Ti一起进行组合,因为目前TITAN Z的部分参数仍不清楚,所以GPU频率采用两张显卡同时能达到的最接近频率作为测试频率,我们将通
    2016-04-22 12:43:43
  • AC散热器加入!旌宇GTX750Ti 2G忍版评测
       凭借着亮瞎了的性能功耗比,Maxwell架构的GTX750系列在上市之初就成为了市场明星,一下子将其他主流产品的风头抢去。众多厂商也迅速跟进,誓要抢占这块大蛋糕。今天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来自旌宇(Sparkle)的GTX750Ti 2GD5忍版,发稿时这款产品尚未发布,所以一起来尝鲜,看看它的实力如何?旌宇 GTX750Ti 2G狂版  图片  评测  论坛  报价    GTX750系列是Maxwell架构显卡,虽然功耗很低,但是公版产品的用料能用不堪入目形容,所以厂商很乐意推出非公版产品来吸引玩家注意。 旌宇 GTX750Ti 2GD5忍版概况:  从PCB的NVIDIA标志以及PCB
    2016-04-22 12:43:41
  • 旗舰卡的博弈!两款最强R9 290X对比评测
      【PConline 硬件评测】之前我们收到一款来自微星的旗舰显卡R9 290X lighting,用料、做工、性能各方面都傲视群雄。显然华硕耐不住寂寞,拿出一款骇客MATRIX-R9 290X,隶属玩家国度系列,分量极不言而喻。  早在R9 290X推出,显卡厂商就对其进行研究,突破核心的温度限制,让核心即使处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也能保持较高的频率运。华硕和微星的这两款产品同时达到目的,而且作为两家拳头产品,他们的宗旨都是——为超频玩家提供打破世界记录的条件。  毕竟小编不是职业超频手,但两款显卡融入的“定制”元素还是清晰可见。以lighting为代表的微星旗舰产品,ROG为代表的华硕旗舰产品,都曾打破过不少世界记录。至今在AMD最新核心Hawaii核
    2016-04-22 12:43:35
  • 散热依然给力!映众 GTX750冰龙版评测
      冰龙,是AIC映众的一张皇牌,主打超公版定位,以彪悍的散热设计著称。当年以AC三风扇镇压费米的火炉温度闻名显卡界。时至今日,冰龙系列已经成为了一个中端以上映众显卡的大家族。随着Maxwell的面世,散热需求大幅减少,但冰龙的散热设计追求依然没有褪去。新一代冰龙系列映众 GTX750 冰龙版来到PConline评测室,下面来看看它实力如何。  GTX750属于Maxwell的GM107架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性能功耗比。Ti与非Ti之间的差别在于CUDA流处理器、显存频率以及容量上。 映众 GTX750 冰龙版概况:   冰龙版往往都是全新制造的超公版,这次在GTX750中依然得到体现。映众 GTX750 冰龙版比公版更长,散热器也将PCB全覆盖,显卡厚度与双槽保持一致,并且内置了双风扇。 
    2016-04-22 12:43:36
  • 迷你PC专属!影驰GTX760/750迷你版评测
      小型化是后PC时代的另一个方向,游戏本的逆势火热就是玩家对小型化需求的表现:既满足足够的游戏需求,同时具备很强的便携性,不再拘泥在房间内。在这个大潮带动下,小型桌面PC也从不温不火的状况逐渐成为部分群体装机的首选。  NVIDIA在2月推出的Maxwell架构更是带来了性能功耗比的革命,999元级别的显卡竟然不需要外接供电,按以往的观念是难以想象的。从GTX750公版的低端卡做工可见,我们就预估GTX750系列的刀版必将出现。这不,影驰这边就推出了GTX750 Mini以及GTX760 Mini,为迷你主机增添了强劲的游戏动力,下面一起关注下它们的评测。  开普勒架构的出现让GPU重新回到性能功耗比的正途,而Maxwell的出现更是丧心病狂来形容了,当然对于玩家来说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不然千元以上的迷你显卡
    2016-04-22 12:43:34
  • 秒杀所有显卡!AMD新旗舰 R9 295x2 评测
      显卡目前的两巨头AMD和NVIDIA的竞争从未停止,每年的旗舰卡之争都是戏份十足,在旗舰核心Hawaii和Kepler GK110之战预热后,我们终于又引来了新一代的单卡双芯王者的对决。虽说NVIDIA抢在AMD前面先发布的GTX Titan Z,但是AMD已经给我们送来了R9 295x2的工程样品,就让我们通过拆解和测试先来了解一下R9 295x2的实力,看看这次的对决鹿死谁手吧。  在R9 295x2正式发布之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小道消息已经泄露出来,包括仔细的技术规格。R9 295x2由两颗完整规格的Hawaii核心(R9 290X)组成,核心的频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较R9 290X还有所提升,虽说交火会损耗一部分的性能,但是整体的性能绝对不容小觑。更何况破天荒的单卡500W的功耗,更是创下了到目前单卡功
    2016-04-22 12:43:31
  • 三风扇散热出众 铭瑄R9 280X终结者评测
      作为目前AMD显卡中的最高端系列中仍沿用的上一代架构的R9 280X,性能表现一点也不弱,但是如何解决上一代架构带来的功耗高及散热等问题呢?铭瑄最近推出了一款R9 280X终结者,并且特意加强了散热性能,今天我们就来评测一下这张显卡。  今天评测的R9 280X可以看作是上一代HD7970 GHz的马甲版,但是频率得到了一定的拉升,默认频率从925MHz提升到1000MHz,性能增长的比例也就近似于频率的变化幅度。 铭瑄R9 280X终结者概况:铭瑄 R9 280X终结者  图片  评测  论坛  报价  这张R9 280X属于铭瑄旗下的终结者系列,而该系列基本上都以公版贴牌显卡为主。由于公版卡的设计都出自芯片厂商自己
    2016-04-22 12:43:29
  • 极致做工不含糊 微星GTX750 Gaming评测
      作为新一代N卡的中端主力军,GTX750/750Ti带来了革命性的高能耗比,公版卡都做成了“网卡”的外观。许多非公版显卡只是改善了公版卡的散热就上市了,作为显卡市场上领头羊之一的微星最新推出了一款拥有极致做工的GTX750王者——微星GTX750 Gaming,就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张显卡的独到之处吧。  全新Maxwell架构的超高的性能功耗比让人刮目相看,公版的做工简单程度更是令人咂舌,但是也留给了一众厂商对其进行优化的空间。微星GTX750 Gaming就是这样一张将GTX750优化到极致的产品。 微星GTX750 Gaming概况:微星 GTX 750 GAMING  图片  评测  
    2016-04-22 12:43:28
  • 当年还卖2999 老显卡评测:NVIDIA GTX570
      小编今天无意中在评测室翻出了当年的次旗舰GTX570,这么快就过了3年,如今这显卡相当于什么级别呢?还能匹敌千元级的GTX750/750Ti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进入本期的老显卡评测,看看GTX570还有多大的优势,还是说已经被超越了。   也许有很多人会觉得拿这么久的卡来比拼没有什么意义,其实不然,正因为它久才能体现出在这些年里显卡所取得的进步有多大。而且现在市场上仍有少部分GTX500系列的显卡在流通,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客观的参考依据。当时的GTX570定位和现在的GTX770比较类似,都属于高端显卡。   GTX570采用上一代40nm GF110核心,作为GTX480的改进和优化版本,在当时已经超越了所有AMD的单芯片显卡的成绩。当时发布的价格为2999人民币,经过了3年多的时间沉淀,这张卡还能值多少
    2016-04-22 12: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