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钻石到影驰星耀内存 不得不说的工艺之美
      对于任何一颗钻石如英国女皇权杖上的“非洲之星”,或色形俱佳的“尤里卡”,观者只需一瞥便会惊叹于它们所散发出的原始魅力与璀璨光芒。    但是,任何一颗钻石被开采出来的时候都是暗淡无光的。从毫不起眼的晶体到成为柜台上璀璨夺目的饰品,是巧夺天工的钻石切割技术赋予其“第二次生命”。    切割工匠通过缓慢而细致的打磨,慢慢雕刻出立体形状,释放钻石蕴藏的美感,令其闪耀出内在的光辉与价值。  换句话说,没有钻石切割工艺,就没有钻石的的绚丽非凡。  不过如今可以造就钻石千型百态的切割工艺,背后其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  钻石自身的物理特性,让其在工艺切割上有着极高的难度。所以,虽然钻石早在公元前4世纪已经在印度被发现,但直到公元6世纪才出现了
    2020-02-21 15:42:10
  • 铁证如山!Intel十代酷睿更换LGA1200新接口
      Intel即将发布代号Comet Lake-S的第十代桌面级酷睿处理器,还是14nm工艺和老架构,但是会全面增加核心和缓存、开放超线程、提升频率(和功耗)。  一直都有各种曝料,十代酷睿将更换新的封装接口LGA1200,并搭配新的400系列主板,包括Z490、H470、B460、H410等等,华硕、技嘉、微星、华擎等家的主板型号也已陆续曝光。    不过对于这个LGA1200接口,一直以来都停留在传闻里,直到今天才有铁证。  油管博主Keith May近日收到了新款散热器Arctic Freezer 7X,发现在包装盒的规格列表里,平台兼容性中赫然写着:Intel 1200、115x、775。    这样一来,十代酷睿换接口已经是不再有任何悬念,而根据日前的曝料,Comet Lake-S之后的下一代Rock
    2020-02-20 16:27:50
  • 美国海军新电脑曝光:性能能排进全球前二十!
      据外媒报道称,美国海军悄悄订购了一台计算机,其非常的不简单。  准确来说,这台PC应该算是超级计算机,其是由Cray承担制造的,基于Shasta平台构建,将安装在密西西比州Stennis航天中心的海军DSRC中,而这台计算机的性能达到12.8 petaflops,使其成为当今世界前20名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之一。  据悉,美国海军订购的将是第一台提供超过10 petaflops计算能力的机器。该超级计算机将配备一些重要的硬件,包括290304个AMD Epyc 7002处理器核心,112个NVIDIA Volta V100 GPU和每秒200 gigabit的Cray Slingshot网络互连。还有令人难以置信的590TB内存和14 PB的可用存储空间,其中包括1PB基于NVMe的SSD固态硬盘。  上述设
    2020-02-20 16:24:52
  • Steam平台 6折限时特购《地铁:离去》带你领略核冬
      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大家都窝在家中,游戏无疑是大家消遣时间的一种方式。那么今天给大家推荐款精品游戏,《地铁:离去》(Metro Exodus)是一款由4A Games开发、Deep Silver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本作是地铁系列的第三作,也是《地铁2033》与《地铁:最后的曙光》的续作,特别要注意的是steam平台截止19日前可限时6折购买,想要入手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了。    《地铁:离去》其灵感取自小说《地铁2033》和《地铁2035》。游戏仍然采用分线性任务系统与沙盒地图以探索刺激的剧情,游历整个春夏秋季,以及核冬季,游戏采用昼夜循环系统以及动态气候系统。本作讲述的是主角Artyom和其他探险者登陆俄罗斯东部的蒸汽列车“Aurora”号,这是一个重型改装的避难所。当然不
    2020-02-20 15:18:50
  • 国产14nm工艺提速 中芯国际42亿元购半导体装备
      国内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18日宣布,公司在2019年3月12日至2020年2月17日的12个月期间就机器及设备向泛林团体发出一系列购买单,花费斥资6.01亿美元(约合42亿元人民币)  泛林Lam Research是一家美国公司,也是全球半导体装备行业的巨头之一,与应用材料、KLA科磊齐名,2019年营收95亿美元,在全球半导体装备行业位列第四,仅次于ASML、TEL日本东京电子及KLA。  泛林生产的设备主要是蚀刻机、CVD(化学气相沉积)、清洗、镀铜等设备,其中来自中国市场的客户是第一大来源。  结合中芯国际最新财报中的说法,过去一年中花费42亿元购买泛林半导体设备(采购自泛林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显然是为了扩大14nm工艺生产,在去年底开始量产之后,14nm工艺的产能就是中芯国际的重点。  根据根据中
    2020-02-19 16:36:08
  • 最强PCIe4.0固态硬盘 超强35W功耗堪比显卡
      土豪玩家马上就要有最顶级的SSD硬盘可用了,2月19日技嘉宣布AORUS Gen4 AIC SSD 8TB硬盘即将上市。  这款硬盘去年9月份就发布了,之前技嘉已经有PCIe 4.0技术的AORUS硬盘了,这款硬盘的特殊之处在于8TB超大容量、15GB/s超高性能。    Aorus Gen4 AIC SSD 8TB准确来说不是单个SSD硬盘,而是4个2TB的M.2硬盘组成的RAID 0阵列,后者使用的是群联PS5016-E16主控、东芝3D TLC闪存及2GB DDR4缓存。  这样高性能的硬盘发热也不会低,所以技嘉设计了主动散热器,由5cm双滚珠轴承风扇、5.5mm纯铜热管等组成,用于压制整个硬盘高达35W的功耗。  具体性能上,技嘉表示Aorus Gen4 AIC SSD 8TB硬盘的读写速度都可以达
    2020-02-19 16:23:01
  • 全球内存厂商营收下滑 内存价格迎来上涨周期
      今日,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公布了全球DRAM厂自有品牌内存营收最新排名。  从2019年第四季营收表现来看,除了SK海力士、美光之外,其它内存厂营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三星依然排名第一,但因服务器端的出货成长略低于同业,销售位元出货量仅成长2-3%,加上报价下跌,营收衰退5%,来到67.6亿美元。  SK海力士的销售位元成长达8%左右,尽管报价下跌,第四季营收来到45.4亿美元,较上季增加2.9%。  美光销售位元出货成长近10%,营收为34.7亿美元,较上季上升2.1%。  台系厂商部分,南亚科技因2019年第三季基期较高,使得第四季出货量呈现衰退,加上报价走跌,其营收较前一季减少9.3%。  华邦第四季受到25nm新产品出货状况不如预期,加上报价下跌影响,DRA
    2020-02-19 16:17:14
  • i9-10900真U图曝光:10核20线程TDP仅65W
      Intel十代酷睿i9-10900K总是让人翘首以盼,它基于Comet Lake微架构,将继续采用14纳米工艺,而且很有可能将是14nm时代的最后一款旗舰处理器。  不过此前大家只能看到它的参数跑分,稍有遗憾,近日,总算有媒体曝光了十代i9的真U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曝光的为i9-10900不带K版本,似乎是工程样片,TDP固定为65W,仅为带K版本129W TDP的一半,对散热要求不高,样片上印有2.5GHz,但此前消息称它基础频率为2.8GHz,规格上,它是10核20线程设计。  媒体还曝光了一张i9-10900安装在LGA1200插槽中的照片,这是Comet Lake-S CPU新家,需要用户额外购买基于400系列芯片组的新主板,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其向后兼容LGA1151的散热器。  相较于i9
    2020-02-18 16:24:51
  • AMD 3500上市:售价约1000元 性能堪比9400F
      根据日本网站ascii的报道,AMD 开始在日本销售R5 350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原来只对OEM发货,现在已经零售开卖。    据介绍,Ryzen 5 3500的价格是含税1万6148日元,约合人民币1000元。Ryzen 5 3500由于只对OEM开放,AMD 官网都没有这款处理器的参数。    根据外媒的报道,Ryzen 5 3500为6核6线程,3.6-4.1GHz,65W TDP,16MB三级缓存。相比之下,AMD 目前在售的Ryzen 5 3500X 也是3.6-4.1GHz,但是三级缓存为32MB。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这款R5 3500的性能应该基本等同于Intel的i5-9400F,从首发价一千元来看,后续应该还会有所降价,目前i5-940
    2020-02-17 16:20:28
  • Intel 10nm服务器U首曝:多线程性能提升118%
      ntel 10nm Ice Lake已经应用在轻薄本平台上,当时频率先天不足,而且只能做到4核心,不得不同时祭出14nm Comet Lake予以辅助,而在游戏本、桌面上也不得不继续依赖14nm Comet Lake。  根据路线图,服务器平台上Intel今年会先后推出14nm Cooper Lake、10nm Ice Lake,前者是当前二代可扩展至强Cascade Lake的深度增强版,后者则是Intel服务器第一次接触10nm,同样基于新的Sunny Cove CPU架构。  现在,GeekBench测试数据库内第一次出现了10nm Ice Lake服务器处理器,虽然没有明确的型号标识,但是通过Family 6 Model 106的识别字符串可以确认其身份。  这是一套双路平台,总结12核心24线程,
    2020-02-14 17: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