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V400固态硬盘造“吃鸡”主机!大幅游戏加载速度
      说到目前最火热的游戏,非《绝地求生:大逃杀》莫属,伴随着它的越发火爆,“大吉大利,晚上吃鸡。”这句在游戏中获得第一名才有的“配套台词”,在玩家中也广泛流传开来,这款游戏也被玩家亲切地称为“吃鸡”。  随着吃鸡中全新沙漠地图的更新,以及国服吃鸡上线的临近,使用PC高速的流畅吃鸡再次成为玩家们讨论的话题。根据很多玩家总结出的经验,想要天天有鸡吃,在游戏中做足功课只是一方面,有一台流畅的运行游戏的电脑更为重要,跳伞不卡顿;落地前地面景物高速加载一览无余;对枪时弹无虚发。流畅吃鸡的关键就是你的电脑中要有一块像金士顿UV400这样的高速固态硬盘,全面提高系统响应速度,提升大型游戏的地图加载速度。  拒绝卡顿 UV400畅玩新图  《绝地求生&mi
    2018-03-09 11:27:41
  • 买新内存之后别急撕标签 看懂这些信息会有惊喜
      内存标签有什么用?里面的各种数字都代表着什么意思?标签需要一直留在内存条表面吗?对于很多萌新用户而言,内存条标签如同一个黑洞,他们读不懂也甚少去了解,更不知道标签上其实暗含着许多惊喜。  内存标签如同内存条的身份证一样,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所买的内存条有较为全面的了解。那如何解读内存标签的各项数字呢?下面我们将以影驰GAMER Ⅱ内存为例,从它背后的标签中发现不一样的学问。  一个规范的内存标签一般会包含以下信息:1. 内存名称2. 产品编码(P/N码)3. 产品参数4. 认证标志5. 流水码(S/N码)6. 其他  现在我们从上往下逐层分解,一探内存条标签的秘密。  GAMER Ⅱ DDR4-3000 16G(8G*2)C16:影驰GAMER Ⅱ内存的全称以及容量。  GAM4IRL1BMR3000G16LD
    2018-03-09 11:12:05
  • Ryzen2000尚未发布 已有预测Ryzen3000将达5GHz
      AMD预计下个月将推出的Ryzen 2000系列中发布Pinnacle Ridge为Zen Refresh(Zen +)架构下的产品,该系列将采用增强型12LP制成工艺。不过紧接着要登场,采用7nm制成工艺的Zen 2更加令人期待。尽管AMD尚未透漏他们会找Globalfoundries或台积电来生产核心芯片,但推测前者可能性比较大。而2月底Globalfoundries的首席技术官Gary Patton透漏过与7nm制成工艺相关的信息,不过这个消息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但其中还是包含了一些有趣的细节。  2015年Patton从IBM转卖给Globalfoundries,从那时起,Globalfoundries的开发部门在第一代7nm工艺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最初14nm相比,7nm工艺制成在理想的假设下能够
    2018-03-09 11:00:51
  • AMD发布未来三年更新计划 将以知名画家命名
      AMD最近为零售商和经销商举办了一场特别活动。并展示了一个新的产品更新规划,曝光了即将推出的Zen2和Zen3处理器代号。看来第二代Ryzen Threadripper(Zen +)将在明年采用Zen2 Castle Peak微架构基础设计。2020年AMD将推出进化版的Zen2架构,该架构目前在Zen3上已知(不会被误认为Zen2+)。代号为NG HEDT(Next-Gen High-DeskTopTop)目前被列入Threadripper 3rd Gen。  另外对于“主流”Ryzen处理器,AMD很可能会采用新的命名模式,每一代都以一位知名画家的名字命名。几个月前Matisse与Picasso的代号已经泄露,而Vermeer和Renoir是新的。也就是说代号为Pinnacle
    2018-03-08 11:20:24
  • GitHub再遭黑客毒手!DDOS攻击流量高达1.7Tbps!
      在3月1日凌晨1点15分,知名程序开发网站“GitHub”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DDOS网络攻击,此攻击峰值达到了1.35Tbps,每秒1.269亿个流量包,但目前已经恢复正常。不过据外媒报道,恐怕DDOS的攻击流量真正实力并不止于1.35Tbps。  据外媒报道,目前已经证实DDOS攻击最高流量峰值能达到1.7Tbps!甚至达到2Tbps!这让超过10万个mencached服务器陷入水火之中。攻击者利用DDOS攻击方式开启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将其放大至51000倍,这样来说理论上攻击一台100Mbps上传速度的计算机,将会被5Tbps的DDOS流量攻击全部填满!  在这给大家解释下何为“DDOS攻击”?以下为知乎某网友通俗易懂的回答:  DDOS攻击:  1、某
    2018-03-07 11:08:17
  • AMD最强APU搭档 七彩虹战斧C.AB350超给力主板!
      有关注硬件方面的应该都知道,AMD在去年拿出了两款相当有竞争力的产品,一个是全新的Ryzen处理器,凭此成功帮助AMD夺回了许多CPU市场。另一个是Vega显卡,借此使得AMD重新回到了高端显卡的阵营。强劲的CPU和高性能的显卡渐渐成为了游戏标配,然而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用户不玩游戏或者只是轻度游戏玩家。花大价钱购买一个独显就显得有些多余了,此时就能体现出核显的必要性。对于一位轻度游戏玩家来说,如果核显能够提供入门级显卡的性能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现在AMD Ryzen APU就能做到这一点。  AMD首发的Ryzen APU有Ryzen 5 2400G和Ryzen 3 2200G两个。  Ryzen 5 2400G是四核八线程的,默认频率3.6GHz,Boost频率3.9GHz,L2缓存是512KB*4,L
    2018-03-07 10:36:58
  • 大快人心 Intel八代处理器成功在100系主板点亮
      在Intel八代处理器刚刚发布的时候,就有厂商称本来八代处理器是兼容100/200系列老主板的,但在发布前夕Intel突然改变了想法,强制让八代处理器只能兼容300系列新主板。  而随后国内不少大神玩家分别用各种方法验证了这一信息,并通过技术手段成功在老主板上点亮八代处理器,但仅仅有少数型号产品才能够成功。  昨日,国外玩家在论坛上发布了一个破解方式的帖子,成功将这个话题重新点燃,并引起了相当大的热度。据悉,一些玩家成功通过更改iGPU、VBIOS等相关代码并通过非常繁杂的设定成功在100系列主板上点亮了i3-8100,而这样一来,我们既清楚了Intel的所作所为,也明白了新处理器不支持老主板的根本原因,因此理论上任何100/200系列主板都可以兼容八代处理器。  通过研究,Intel的做法是利用软件屏蔽了
    2018-03-06 11:42:50
  • 实测告诉你为APU分配64MB和2GB显存性能差距多大
    [page]APU介绍[/page]  今年2月12日,AMD的Raven Ridge系列桌面APU处理器正式解禁,首批上市的两款产品分别为Ryzen 5 2400G和Ryzen 3 2200G。从CPU的性能来看,新APU相比之前同级别的Ryzen 5 1400和Ryzen 3 1200略有提升,与对手英特尔的i5-8400和i3-8100相差不大。而GPU性能部分,凭借AMD自家Radeon Vega核心的优势,这两个新款APU大幅领先Intel八代Core产品中自带的UHD 630核显。  在Ryzen 52400g和Ryzen 3 2200G的基准测试出来之后,这两个APU的性能都令人印象深刻,但是玩家们讨论最多的问题是关于Vega GPU的内存分配。  与典型的独立显卡不同,大多数集成解决方案都没有自
    2018-03-08 09:33:58
  • 闪迪发布超高规格MicroSD卡 读取速度每秒160M
      在此次MWC 2018期间,Western Digital展示旗下SanDisk品牌新款400GB Extreme UHS-I microSDXC记忆卡,除了容量对比去年推出的micro SD记忆卡将容量扩容至400GB,此次推出版本更将存取速度等级从原本的Ultra规格提升至Extreme规格,使得最高读取速度可达每秒160MB,而写入速度则可达每秒90MB。  而新款400GB Extreme UHS-I microSDXC记忆卡同样依照不同使用需求推出针对4K规格视频播放需求的U3规格(UHS Speed Class 3),以及对应1080P规格视频播放需求的V30(Video Speed Class 30),并且针对移动设备App存取最佳化的A2规格,随机读取速度可达4000 IOPS与随机写入速度
    2018-03-05 12:09:42
  • AMD Ryzen 7 2700X测试曝光八核十六线程4.2G
      按照计划的安排,AMD将在4月发布第二代Ryzen 2000系列桌面处理器,工艺采用12nm制程、Zen+架构。  近日,在3Dmark数据库内首次发现一款名为“Ryzen 7 2700X”处理器的成绩,从这名字我们就可推断肯定是    Ryzen 7 1700X的第二代旗舰产品。  从图上看完全可以知道Ryzen 7 2700X仍是八核十六线程,不过从主频上看默认频率已经达到了3.7Ghz,而加速频率最高达到了4.1~4.2GHz,总体功耗为95W。这对比1700X默认主频上提升了300MHz,加速频率则提升了400MHz。  据此之外,还了解到该处理器采用的是华擎X370 Taichi,这也就表明新款的Ryzen 2700X旗舰依旧还是使用AM4平台
    2018-03-05 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