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英特尔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大会于山环水绕的重庆隆重启幕。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以中文视频致辞,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稚聪、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郭威等与逾3000位产业伙伴齐聚一堂。
“朋友圈”壮大了
“从花重锦官城的成都,到半城山水半城诗的重庆——一年过去,我们的朋友圈日益壮大,合作成果也更加丰硕。”郭威在开场致词中由衷感慨。
一组数字见证着一起共建生态的持续成长:参会合作伙伴从2000余家增至3000余家,展厅从10000平米扩展至12000平米,展品从730余项丰富至上千项。“大家一起为行业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共同呈现技术与产品的进步。”
在变化中前行:变的是打法,守的是初心
郭威说:“过去这一年,公司发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也有了更多的坚持和坚守。”
何所为变?
Ÿ 组织更“敏捷”了:架构更扁平,更强调工程师文化,更专注客户和产品。
Ÿ 战略更“聚焦”了:资源向关键领域集中;持续巩固X86生态;发展制程技术和代工业务。
何所为守?
Ÿ 对好产品的坚持:继续提供好的技术产品,解决客户关键挑战。
Ÿ 对服务客户的专注:持续深耕PC、边缘与服务器等核心市场,不断挖掘新机会。
Ÿ 对AI未来的笃定:完善AI战略,积极拓展消费端应用及全行业AI落地等新机会。
40年同行:是见证者,更是生态的“搭台人”
“1985年英特尔来中国市场,那时还是中型机和小型机时代。”王稚聪董事长回顾起英特尔与产业共同走过的历程。从PC崛起,到移动互联爆发,再到今天AI融合万物,英特尔不仅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数字化转型的同行者和推动者。
四十年间,英特尔在中国市场形成了庞大的业务网络:以北京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为代表的研究体系,以上海为中心的研发中心,以成都为中心的制造中心,以深圳为核心的技术支持体系。超过1.5万家长期合作伙伴,共同构建起了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
除了技术与商业合作,王稚聪董事长也分享了英特尔在“科技向善”方面的实践。“这些好的方向,我们会继续坚持。”他表示,英特尔不仅是一家科技公司,更希望成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造芯如筑城,从“一锅煮”到“自由配”
王稚聪巧妙地将重庆特色融入技术洞察。“像李子坝,轻轨穿楼而过,其实与Intel 18A芯片剖面异曲同工:底部是背部供电层,上面是信号层。轻轨的流动如同信号的传递,摩天大楼仿佛电路的延展。”
“设计芯片就像规划一座复杂城市,都是在有限空间内追求极致,展现出高超的技艺。”
而谈到重庆火锅的“九宫格”,他则将其与半导体产业的"芯粒"(chiplet)趋势相类比:“过去英特尔以设计大型、复杂的单芯片为主,如今正转向基于芯粒的设计,将芯片拆解成更小的功能单元再集成,每个IP就像九宫格火锅里的一道菜。”
“火锅点菜可以选套餐,也可以随心搭配。”正如同英特尔的客户服务模式——既提供通用型“套餐”产品,也支持中国客户“点菜式”定制需求。
创新无界:当跨界成为常态,生态便是未来
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与全球化的产业浪潮,英特尔正以开放的生态战略积极应对。
“中国市场正加速迈向智能化。近年来,最显著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落地,有效解决个人与行业的实际问题。”郭威表示。
在这一进程中,“融合化”正成为关键趋势。郭威指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产品融合——如手机厂商进入PC领域,PC厂商拓展服务器业务,共同构建完整解决方案;二是行业融合——机械制造商与AI公司共同投身机器人领域,跨领域协作日益增多。
作为提供底层算力基座的公司,英特尔的解决方案正顺应这一趋势,发挥生态优势,满足行业的发展,真正践行“你跨界,我赋能”。
展望未来:凝心聚力,共赴下一个40年
“大家好,我是陈立武。”屏幕中,英特尔CEO以中文亲切问候。
“今年恰逢英特尔进入中国市场40年,实现这一重要里程碑,离不开和我们一路相伴的产业伙伴。” CEO陈立武用中文表达了对中国生态伙伴的感谢。
面对AI时代的机遇,他强调:“在AI浪潮中,我们将持续加强与各位伙伴的合作,从客户端、数据中心到边缘计算,共同把握新机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全力打造一个更强大、更聚焦、更具执行力的英特尔。”
“未来已来!非常期待与各位伙伴凝心聚力,持续创新,为下一个40年!”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6)1650-20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