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周Intel发布了Sandy Bridge架构的第二代I3/I5/I7处理器,做到了真正地CPU+GPU融合,且其核芯显卡的图形性能也是大幅提升,而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的优异表现也得到了网友相当大的关注。在这种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下,想必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要为自己的爱机进行升级或者直接换新机了吧?不可否认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的图形性能和CPU处理性能都有比较明显地提升,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并非这些,而是专门针对拥有独显的游戏玩家而言的。
处理器的性能提升能带来更快的任务处理器速度,但是如果升级到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会对整个显卡性能带来提升吗?这里说的就是某网友的疑惑,相信应该也有不少网友会有相同的疑惑吧?对此,在Sandy Bridge处理价发布之机,我们就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测试。
测试中我们采用三张完全相同的显卡,分别在目前第二代I7性能最强的Intel Core i7 2600K以及与之对应的Intel Core i7 870平台上进行测试,以验证Intel新平台对显卡性能影响几何。
Intel Core i7 2600K是第二代智能酷睿家族中的旗舰型号,属于解锁版,其中CPU部分采用原生四核设计,通过超线程技术提供八线程同时运算,默认主频高达3.4GHz,通过睿频加速技术2.0甚至可加速到3.8GHz。核心显卡为HD Graphics 3000,具备12个EU处理单元,默认频率850MHz,最高可睿频到1.35GHz。CPU和核心显卡共享8MB缓存。
Intel Core i7 870是一款原生四核心设计的CPU,采用先进的Nehalem架构,相比上代的Core 2大幅改进和强化,增添了三级缓存系统、智能加速、集成DDR3内存控制器等技术。
华硕 P8P67 Deluxe 微星 P55-GD80
由于Intel Core i7 2600K和Intel Core i7 870分别采用了1156和1155两种不同规格的针脚设计,因此在主板的选择方面我们也针对他们各自的特色,选择了华硕 P8P67 Deluxe和微星 P55-GD80主板做为测试平台。
翔升GTX570金刚版
考虑到我们这次的主题是Intel新旧平台对显卡性能提升的测试,因此单就一个显卡型号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所以我们在显卡方面选择了包括翔升GTX570金刚版在内的GTS450、GTX460和GTX570三个公版显卡进行测试。选择这三款显卡主要是考虑到,这三款显卡既涵盖了低中端,同时也是消费者关注度和购买度比较高的。
[page]
显卡测试平台和方法说明
正式测试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与这次评测有关的相关评测平台和评测方法。
硬件平台 | |
CPU | Intel i7 870、Intel i7 2600K |
主板 | 华硕P67、微星P55 |
内存 | 宇瞻DDR3 1333 2GX2(8-8-8-24) |
硬盘 | 日立 1TB |
显卡 | GTS450(783/3608MHz) GTX460(675/3600MHz) GTX570(732/3800MHz) |
软件平台 | |
系统软件 | Windows 7rtm旗舰版+DirectX 11 |
驱动程序 | NVIDIA 266.35 For Windows 7 AMD 10.12 For Windows 7 |
评测软件 | DX11: 3DMark 11 Heaven banchmark 2.1 尘埃2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失落的星球2 DX10: 3DMark Vantage 生化危机5 DX9: 使命召唤7 |
在这次测试中我们分别选择了Intel第二代i7平台中性能最强的2600K处理器和上一代I7 870处理器,搭配华硕P67和微星P55主板组成Intel新旧两代平台,在测试中为了游戏根据代表性,我们分别从DX9、DX10和DX11游戏中选择出人气比较高的几款游戏作为测试项目。
另外,为了测试更贴近网友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更具测试的现实意义,我们分别针对GTS450、GTX460和GTX570等三款显卡选择了1680x1050 0AA、1680x1050 4AA、1920x1080 0AA和1920x1080 4AA等四个分辨率。同理,为了不使显卡成为瓶颈,在3DMark Vantage和3DMark 11中我们选择了Performance作为测试标准。
3D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是一款完全针对DirectX 10开发的测试软件,只提供DX10的API,因此DX9的显卡就无缘测试了,而3DMark Vantage较权威地得出显卡的DX10性能,对于消费者了解显卡的理论性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3DMARK Vantage提供了4个等级的标准设置,分别是Entry(入门级别),Performance(性能级别),High(高端级别)和Extreme(极致级别)。根据本次测试显卡的定位,我们选择Extreme(极致级别)对显卡进行测试。
测试画面
3DMark Vantage认为不同级别的测试模式,显卡和CPU之间的权重比例是不一样的,因此四个测评模式下的评分标准也不一致,下面我们来看看四个模式中,显卡和CPU的权重比为多少:
测试模式 | Entry | Performance | High | Extreme |
显卡权重系数 | 0.75 | 0.75 | 0.85 | 0.95 |
CPU权重系数 | 0.25 | 0.25 | 0.15 | 0.05 |
3DMark Vantage 总得分标准:
3DMark=1/(显卡权重系数 / 显卡总分+CPU权重系数 / CPU总分)
测试成绩
在Intel i7 2600K平台下,三张显卡的性能都有一定提升,不过这种幅度随着显卡定位的降低而降低。
[page]
3D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11
经过一段插曲后,3DMark 11终于在无数的目光下横空出世。顾名思义,3DMark 11最大的卖点就是使用原生DirectX 11引擎,在测试场景中应用了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细分、Compute Shader以及多线程在内的大量DX11新特性。
3DMark 11
3DMark 11包含了演示模式与基准测试模式,演示模式包含了深海(Deep Sea)和神庙(High Temple)两大测试场景,画面效果堪比CG电影。
基准测试包含四个图形测试项目,一项物理测试和一组综合性测试,并提供了Demo演示模式。该测试程序使用了Bullet物理引擎,支持新的在线服务,并在原有英文支持的基础上,加入了德语、芬兰语以及简繁体中文的原生支持。
测试场景截图
测试成绩
3DMark 11基本上与3DMark Vantage的情况比较相似, 各显卡都有提升,同样提升幅度随着显卡定位的降低而降低。
[page]
DX9游戏《使命召唤7》对比评测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是动视FPS游戏使命召唤系列的第七部续作,由Treyarch负责开发,最新数据显示该游戏销量突破了1000万,相当受欢迎。故事剧情设定在了上世纪后期的美国越南战争时期,游戏主要描述了战争期间的一个名称为Studies and Observations Group的组织,他们将在越南战争中承担最秘密、最危险的任务。
而且游戏场景还会穿插北极、古巴等一些冷战时期的热点地区。玩家投身越南丛林时将扮演MACV-SOG成员,专司敌后渗透、破坏、暗杀等不可告人的隐秘勾当。《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将为你带来电影般的视觉冲击和紧张刺激的战斗 测试成绩 《使命召唤7》对CPU的性能要求比较高,因此从上面的测试成绩中,我们看到在Intel i7 2600K平台下的成绩明显更高。 [page] DX10游戏《生化危机5》测试 《生化危机5》的剧情将围绕病毒起源为核心展开,故事背景设定在安布雷拉公司覆灭之后,舞台转移到了神秘的非洲大陆。游戏引入了在线和本地联机的要素,支持双人分屏游戏,流程中有大量类似于《生化危机0》中的双人协作解迷要素,需要玩家与好友或是NPC控制的搭档协力才能通过的战斗和机关。 《生化危机5》的测试项目有两个,第一项主要测试平台游戏性能作为运行《生化危机5》的参考,第二项特定场景的测试主要体现CPU性能,显卡对于这个测试的影响非常细微,因此我们采用的是第一个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生化危机5》同样是一款对CPU性能要求颇高的一款游戏,因此在CPU性能提升的情况下,显卡性能提升也比较明显。 [page] DX11游戏《尘埃2》对比测试 在前作《尘埃》大获成功之后,这款与已故赛车手科林麦克雷合作的拥有十年发展历史的游戏又出新作——《尘埃2》在越野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方面展开了探索。 该游戏的一大特色是将当代越野赛的一些真实事件记录在册,给玩家带来无数的变化,更有真实世界环境挑战的体验。世界巡游赛让玩家在富有侵略性的赛事中角逐,同时玩家还能在非常特别的新地点参与单人赛事,这些新地点包括峡谷赛事、丛林小径以及城市竞技场环境等等。 笔者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进行测试,测试环境均为Windows7,在1920X1080全高清下开启最高特效,游戏抗锯齿开启为4AA。 测试成绩 《尘埃2》虽不如《使命召唤7》和《生化危机5》两个游戏提升明显,但是我们也看到在2600K平台下的性能还是有提升的。 [page] DX11游戏《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测试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是这款FPS游戏是由Rebellion公司开发的,本次的游戏的剧情没有照搬电影的剧情,而是将舞台设定为名叫BG-386的行星,相同的是人类在该星球发现了古代金字塔,而围绕该金字塔隐藏的巨大秘密异形、铁血战士以及人类3种族再次展开激烈的战斗。 游戏中除了提供单人故事模式以外,还提供多人对战模式,可以说多人对战模式才是这个游戏最能吸引玩家一直玩下去的地方。 纹理质量、分辨率、阴影复杂性、各向异性过滤、环境光散射,垂直同步的调整菜单。所谓的(环境光散射)Ambient Occlusion是指通过不特定的光源表现周边所有环境阴影的功能。比如在在墙和墙草和草之间相关物体们产生的光线的反射。在测试中我们将所有的特效开至最高。 测试成绩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中CPU不再是关键而是显卡,因此我们看到两者的成绩基本在误差范围内。 [page] DX11游戏《失落的星球2》评测 游戏采用CAPCOM独自研发并进一步强化的“MT-Framework 2.0”游戏引擎,呈现比前作更为细致美丽的画面,使用该引擎的还有《鬼泣4》和《生化危机5》,并且PC版本加入了DX11特效,成为一款具备DX11性能参考价值的游戏。本次测试,我们使用了官方的Benchmark Version进行测试,结果具备很大的权威性。 测试成绩
游戏截图
生化危机5
测试BenchMark
尘埃2
游戏自带Benchmark Test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失落的星球2
失落的星球2
《失落的星球2》中同样CPU不再是关键而是显卡,因此我们看到两者的成绩基本在误差范围内。
[page]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完成了包含DX9、DX10和DX11等诸多游戏的测试,关于Intel新平台对显卡性能有是否提升的问题,我想已经很清楚了。总的来说,Intel I7 2600K处理器相对于上一代Intel I7 870平台还是有提升的,不过提升也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显卡性能瓶颈是影响游戏帧数的一个因素
首先,我们通过上面的测试成绩可以看到,部分游戏中GTX460和GTX570在Intel I7 2600K平台下,其成绩是要比Intel I7 870平台下的成绩要高的,但是我们也看到这种情况并没有在GTS450显卡身上发生,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在CPU性能足够强大的情况下,衡量游戏帧数的关键已经不再是CPU,而是显卡性能已经无法满足游戏的需要,CPU即使再强大游戏帧数也很难有提升,这便是显卡性能瓶颈。
游戏对CPU要求也是影响游戏帧数的一个因素
其次,在上面我们也提到过GTX460和GTX570在Intel I7 2600K平台下,只是部分游戏也比较明显的提升,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同的游戏它对CPU的要求各有不同,在对CPU性能要求高的游戏中,CPU性能的提升就能很明显的带动游戏帧数的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在《生化危机5》和《使命召唤7》这两款游戏中显卡性能大幅提升的原因。
CPU同样也可能成为影响游戏帧数的一个因素
最后,在CPU性能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提高CPU性能对与部分对CPU性能要求不高的游戏来说,游戏帧数的提升并不会十分明显,除非CPU性能本身不足以带动显卡,即CPU为瓶颈的情况下。
综上所述,在显卡性能不成为瓶颈的情况下,越是对CPU性能要求比较高的游戏,我们在提高CPU性能的时候,游戏帧数也能达到明显提升。反之,如果游戏对CPU性能要求不高,在CPU已经足够强大的情况下,再提高CPU性能对游戏的提升并不明显。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6)1650-20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