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为什么SSD的颗粒一般都是成对的?
如果我们有机会拆开一块SSD,仔细数一数其内部的闪存颗粒,就会发现这些颗粒通常都是成对出现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SSD的颗粒都是成对的? 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HOF PRO M.2 1TB的连续写入速度比500GB版本的快了近一倍,而与2TB版本无差别,这里的原因实际上就与我们上面的问题有关。 我们知道,内存组建双通道可以获得更高的性能。所以SSD的颗粒采用成对的方式出现,原理与双通道内存一样,并行连接可以增加闪存的传输通道,使SSD的传输速度理论上翻一倍。 这个原理显然更有利于大容量SSD。相对而言,使用同样规格的闪存,容量越大的SSD所需要闪存颗粒的数量就越多,越容易组成更多并行通道,从而提高SSD的读写速度。借助这个原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
2019-10-23 15: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