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固态硬盘的主要构造[/page]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小白装机之固态硬盘怎么选》,本期是小白装机系列的第一篇,之后还会陆续发布其它电脑硬件的知识普及专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看完本期之后,相信大家会对固态硬盘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固态硬盘简称SSD,固态硬盘如今已经成为一台合格电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一台电脑不配个128G固态硬盘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卖,可以说固态硬盘已经是装机必备产品,固态硬盘价格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可以用翻倍的效率来提升电脑的运行速度,还可以解决电脑卡顿、软件无法响应等问题, 所以现在许多小白在装机的时候都在考虑为自己的电脑添加一块SSD来提升电脑性能。而如今SSD品牌五花八门,型号也各有千秋。对于不懂这些的新手来说那肯定是看得晕头转向,网上推荐的也不敢轻易相信,所以本篇文章就从SSD内部构造去解开它的神秘面纱,让大家在选购的时候能选到一款适合自己的,高性能且高性价比的SSD。
固态硬盘的存储颗粒
颗粒是固态硬盘存储数据的东西,存储颗粒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SLC颗粒、MLC颗粒、TLC颗粒和最新出的QLC颗粒。SLC的“S”是single的缩写,是单一的意思,所以SLC的存储颗粒每个存储单元只能存1bit数据,只存在两种充电值。MLC 的“M”是multi的缩写,就是多个的意思,所以MLC的存储颗粒每个存储单元能放2bit数据,拥有四个充电值。TLC的“T”和QLC的“4”则分别代表3和4,他们的存储颗粒分别能存储3bit和4bit数据。听不懂的新手可以这样来理解,把这个存储颗粒想象成衣柜,SLC衣柜里只有一件衣服,MLC、TLC和QLC分别有2、3、4件衣服,如果你急出门需要找一件衣服,找哪个衣柜最快呢?当然是SLC,因为只有一件,所以选择速度最快。也正因为TLC和QLC的充电值更多,需要主控芯片施加不同的电压状态,所以颗粒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寿命也就相对前面两个要更短一点,但是放心,用个三五年也还是没点问题的。所以从读取速度和寿命上排 SLC >MLC>TLC>QLC;生产成本则正好反过来。现在市面上几乎已经没有SLC颗粒的固态硬盘,MLC颗粒的也较少,主流的是TLC颗粒的固态硬盘,小编建议大家购买TLC颗粒的固态硬盘,这样性价比会比较高,性能也不错。
目前能自主生产内存颗粒的厂家主要有英特尔、三星、镁光、海力士、东芝、闪迪等,不差钱的新手可以选择这几个品牌的产品,质量相对来说更加靠谱,但是售价可能会稍微高一点。现在市面上有一些使用“白片”、“黑片”颗粒的固态硬盘。“白片”就是在成品检测时不合格的瑕疵品,几经波折之后流入下游工厂,然后下游工厂简单筛选之后再卖出,“黑片”则是在原料检测阶段就已经被淘汰了的,价格非常低廉,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没有保障。这边稍微提一下,固态硬盘的容量,同样影响着硬盘的寿命以及速度。一般来说容量越大的固态硬盘寿命就会越长,速度也会越快。所以小编建议大家选购SSD时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之内尽量买更大容量的固态硬盘,这样性价比更高,用的也会更久一些。
固态硬盘的主控
固态硬盘的主控负责硬盘所有数据的管理,打个比方固态硬盘是一个巨大的仓库,那么主控就是这个操控的管理员,它负责给进出的货物进行编号并放置到属于它的货架上,如果是一个货架上放4个货物的QLC颗粒,主控就会非常的疲惫,那些不太好的主控可能就会比存储颗粒的寿命更短。SSD主控本质是一颗处理器,大多数是基于ARM架构。可以说,一款主控芯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固态硬盘的实际体验和使用寿命,而主控的性能对于那些用了白片甚至黑片的SSD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主控的性能不够的话,很容易造成卡顿等情况。SSD主控芯片的运算能力由制造工艺、核心面积的大小(晶体管数量)、核心的数量、频率决定,现在比较好的主控品牌有:东芝,马牌,群联,三星,慧荣,英特尔等,大家在选购SSD时可以选择这几个牌子主控的SSD。
固态硬盘的缓存
固态硬盘的缓存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DDR缓存,它的速度几乎跟内存条一样快,它的作用是当硬盘比较忙的时候可以临时作为存储介质来用,还有一种就是SLC-CACHE,也就是SLC缓存。大家都知道TLC颗粒的读写速度理论上要比SLC和MLC慢,但是TLC颗粒的SSD在跑分的时候速度却不比它们慢,这是因为大部分TLC颗粒的SSD内部有一部分容量是以模拟SLC颗粒进行工作的,厂家一般会提取一部分 TLC颗粒来模拟 SLC颗粒,当用户一次性写入容量<缓存容量时 ,SSD可以达到较高的写入速度,当这部分模拟的SLC颗粒用完之后,TLC就速度慢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这也是为什么TLC在传输大容量的文件时会出现掉速的原因。使用TLC颗粒的商家在出售时标的速度一般都是写入容量<缓存容量时的速度,所以有时候会出现同一品牌的SSD 标的性能和容量都差不多,但是价格却相差巨大的原因。
[page]固态硬盘的分类[/page]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固态硬盘主要有三种,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M.2接口的固态硬盘以及PCI-E的固态硬盘,他们之间除了外观不同,性能也完全不同。SATA接口属于老式的接口,走SATA总线,这种SSD的速度不会超过550MB/s。
M.2接口的SSD有两种,一种是性能强大的M型接口,走PCI-E3.0 x 4总线,不支持NVMe协议的能也能达到1500MB/S,支持NVMe协议的更是能达到3000MB/S,但是这种M型接口的SSD需要你的主板有SOCKET 3接口,一般比较新的主板都会有这个接口。另一种B&M型接口性能就相对来说比较弱,它的金手指上有两个凹槽,这种固态硬盘一般是走PCI-E 3.0 x 2或者SATA总线,如果是走PCI-E 3.0 x 2总线,速度一般不会超过1000MB/S,而走SATA路线的则不超过550MB/S,虽然性能较弱,但是这类M.2接口因为两种插槽都能用,所以适合老主板用来升级硬盘。
还有另外一种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是PCI-E x 4接口的,走PCI-E总线,由于主板没有PCI-E x 4接口,所以一般会把它插在显卡用的PCI -E x16的插槽中使用,现在市面上这种接口的固态硬盘较少,普通玩家可以不用考虑。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现在一般是用来升级老机器,或是用来存储游戏,因为价格便宜且普遍容量较大。而M.2接口的则是目前主流游戏玩家的选择,预算低的选不支持NVMe协议的M.2,预算高的选支持NVMe的M.2就行了。现在市面上主流固态硬盘都只支持PCI-E3.0,但是AMD最新的三代锐龙配上X570主板可以支持PCI-E4.0,它的读写速度可飚至5GB/s和4.4GB/s,有兴趣的土豪玩家可以入手。小编建议新手装机可以选择M.2接口且支持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因为这种固态性价比高,硬盘性能强大,工作效率更高。
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
说了这么多,终于说到了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读写速度也是用户选购态硬盘时最重视的一点,有很多网友肯定想问:我买固态硬盘就是想让我电脑速度如飞,开机、打开软件、加载游戏都特别快,决定这些速度的到底是什么呢?没错,就是它的4K随机读写速度。上面这张图是小编用希捷FireCuda510硬盘测试出来的成绩,4k随机读取速度能达到接近700MB/s,这个硬盘是主流价位比较高端的固态硬盘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4K随机读写速度简称4K IPOS值,那么4K随机读写和顺序读写有什么不同呢,顺序读写速度主要是影响你读写一整个大文件的速度,比如拷贝一个3A大作,而4K随机读写速度则是影响着你电脑开机速度、打开软件速度、加载游戏速度等。所以建议大家在选购SSD时,可以对比一下4K IPOS值的大小,这个值越大,它的随机读写速度就越流畅,自然电脑也会更快。
[page]固态硬盘的推荐[/page]
SATA盘(适用于老机器升级,存储游戏):
影驰铁甲战将240G 参考价:209元
购买链接:点击进入
M.2 B&M型接口盘(适用于预算较少的普通玩家):
东芝Q200系列 240GB 参考价:339元
购买链接:点击进入
M.2 M型接口盘 支持NVMe协议(适用于预算充足的玩家):
西部数据SN750 250GB 参考价:509元
购买链接:点击进入
M.2 M型接口盘 支持NVMe协议 MLC颗粒(适用于高端玩家):
三星970PRO 512GB 参考价:1259元
购买链接:点击进入
M.2 M型接口盘 支持NVMe协议 支持PCI-E4.0 (适用于土豪玩家):
影驰名人堂HOF PRO 500GB 参考价:1699元
购买链接:点击进入
总 结
总的来说,如今大多数SSD采用MLC颗粒和TLC颗粒,是目前比较普及的民用级硬盘;虽然SLC颗粒稳定性更好,但不如MLC颗粒和TLC颗粒普遍,TLC颗粒价格便宜且性价比高,是现在最主流的颗粒。而QLC颗粒是新萌生的闪存类型,目前陆续上架,其价格也比较适中,相信往后会更加普遍。大家在买M.2接口的固态硬盘时要事先看好电脑有没有M.2接口,避免白忙活一趟。还有固态硬盘的4K IPOS参数很能反映固态硬盘的性能,小编建议大家购买前可以注意一下。
以上就是本期《小白装机之固态硬盘怎么选》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到准备自己装机的小伙伴们,感谢观看。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6)1650-20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