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3000XT系列升级在哪?[/page]
前言
Zen 2架构的横空出世的AMD处理器在今年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AMD 锐龙 3000系列凭借极佳的性价比成为了现在装机或升级最佳的选择。AMD 锐龙 3000系列处理器现在已经在售的产品线已经很好地覆盖了由高到低不同的价格区间,并且每款产品都在自己的定价区间内相比起竞品有不同程度的优势。但AMD似乎还想更进一步扩大这个优势,于是AMD也在前些天正式公布了全新的三款锐龙 3000XT系列处理器。今天的评测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具体表现到底如何。
硬件规格
本次发布的AMD 锐龙 3000XT系列一共有三款产品,分别是锐龙5 3600XT、锐龙7 3800XT以及锐龙9 3900XT,分别在中端、高端和旗舰级处理器这三个定位的产品上进行了升级。从产品名称上也很容易看出来,本次的升级其实非常简单粗暴,相较于锐龙 3000X系列处理器来说只是提升了最大加速频率,这个多出来的T可以理解成官方Turbo版本,所有支持3000系列处理器的主板都可以直接支持全新的3000XT系列处理器,不需要单独进行BIOS升级。
具体来说在单核最大睿频上限部分,3600XT提升了100MHz的加速频率、锐龙3800XT提升了200MHz加速频率、锐龙3900XT提升了100MHz加速频率。除此之外,这三款处理器在架构、基础频率、缓存容量设计以及TDP都没有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锐龙 3000XT系列处理器的自身体质肯定也会更好,所以除了处理器自身默认状态下的Boost频率更高之外,玩家自行超频的空间也会更大。
这次的升级幅度实在谈不上大,不过在定价方面这次AMD采用了加量不加价的方式,这三款处理器在定价上保持了和原版锐龙3000X处理器相同,而原版处理器将会进行适当的降价。从综合的性价比和产品力上看,AMD这次升级算是巩固了锐龙处理器自身的优势,整体上并没有影响到自身产品线的定位。对于玩家们而言,锐龙3000XT处理器只是提供了一个额外的选择而已,并不会对他们的选择造成困扰。
[page]测试平台介绍[/page]
因为这次的升级只在最大加速频率上的提升,所以下面我们也直接进行相关测试来给大家最直观的展示这三款处理器的实际性能表现。
本次的测试平台我们选择使用微星的MAG B550M MORTAR主板。本代的B550主板和以往的中端型号不太相同,在核心配置特别是供电部分都做了加强,除了PCIe 4.0通道数量有所缩减之外,整体对于CPU的性能发挥都非常有保障。
微星的MAG B550M MORTAR采用的是8+2相的供电设计,PWM芯片为RAA229004。整体供电规格应该是目前MATX主板当中最高的规格,8组993601C 支持最大60A电流通过,支持理论最大CPU功率为480W,这样的设计规格完全可以让高端的锐龙处理器发挥出全部的性能。
主板之外,我们选择搭配使用双通道16GB DDR4-3200(C16)规格的内存,其余配置大家可以参考上方表格。
[page]基准性能测试[/page]
基准性能测试部分,我们使用Super π、wPrime、CINEBENCH R15/R20、CPU-Z、3DMark、WinRAR等软件进行基准跑分测试,作为对比我们也以标准版的3600X、3800X和3900X作为参考,同时我们也把隔壁Intel的i9-10900K、i9-9900K和i5-10600K这三款对标产品进行了同样的测试进行对比。测试过程中全部采用CPU的默认调度状态,不进行手动超频干预。
在看成绩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在默认状态下,这几款处理器在高负载状态下的运行频率和功耗表现。
我们在这里使用CINEBENCH R15运行过程中进行截图,来体现处理器的运行频率以及功耗。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到,锐龙 9 3900XT在测试过程中全核心频率稳定在接近4.1GHz上,功耗达到了139W;锐龙 7 3800XT全核心频率在4.2GHz,功耗为99W;锐龙 5 3600XT全核心频率稳定在4.2GHz左右,功耗为83W。
整体来看,锐龙 3000处理器凭借7nm的工艺优势,在整体的发热和功耗上都控制得非常出色,以锐龙 9 3900XT和i9-10900K为例,测试R15项目中我们截取的功耗可以看到核心数量更少的i9-10900K的功耗反而更高,达到了吓人的235W,而锐龙 9 3900XT的运行功耗仅有它的一半左右。所以这代Zen 2锐龙的确可以指着Intel说你功耗高、你发热大。
Super π-1M项目测试的是CPU的单线程性能,这个部分的成绩由CPU架构和频率决定,用时越短说明单核心性能越强。AMD参与测试的这六款处理器因为架构本身相同,并且单核加速频率也相差无几,所以在这个环节上的成绩差距非常小,几乎可以理解成测试误差。Intel这边因为单核心睿频频率更高一些,所以在这个环节上稍有优势。
wPrime项目通过计算质数来测试CPU的性能,这款软件可以选择使用CPU的多线程进行测试。在这个环节上我们全部采用处理器自身的最大线程数量,成绩同样是用时越短越好。从结果上看,得益于更高的加速频率,锐龙 3000XT系列的三款处理器都相较于标准版的处理器有所提升,不过整体提升幅度在2%左右,并不算非常多。但是如果我们把成绩和Intel的三款同级别处理器来对比的话,就可以看到AMD基本上保持了性能接近价格更低、甚至在3600X/XT对标i5-10600K的时候还能有46%的性能优势。
CINEBENCH R15/R20可以分别测试CPU的单线程以及多线程能力。这个项目的测试中可以看到AMD参与测试的六款处理器的单线程表现基本相同,和我们前面的Super π项目结果相吻合;多线程部分几款锐龙 3000XT系列的处理器有1%~3%的性能提升。对比起Intel处理器来说,也同样保持了优势,特别是锐龙 9 3900X/XT,平均领先对手17%。
CPU-Z的测试结果也基本相同,锐龙 3000XT系列处理器的性能提升幅度并不算很大,整体提升幅度在1%~2%左右。锐龙 7 3800X/XT以及锐龙 5 3600X/XT和对手打得有来有回,但是锐龙 9 3900X/XT则领先了接近10%。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项目是对显卡的专项测试,但是其中CPU物理分数可以体现出一定的性能差距。在这个项目中锐龙 3000XT系列的提升幅度从成绩上看进一步缩小。这个项目中也是为数不多Intel能有小幅度领先的环节,不过领先幅度的确非常有限。
最后的WinRAR项目测试解压缩性能,这个项目考验的是CPU在中等负载情况下的多线程性能,锐龙 3000XT系列的提升幅度比较有限。
[page]游戏性能测试[/page]
游戏测试环节考验得更多的是整个系统的综合性能,CPU对于游戏帧数的影响会因游戏本身的侧重不同表现出不均衡的差距。在这里我们直接以锐龙 3000X系列的成绩作为标准,换算成百分比给大家展示锐龙 3000XT系列处理器的表现。
从结果上大家也可以看到,处理器整体频率的提升对于游戏帧数的影响比较小,在《全面战争:三国》这样更吃CPU的游戏中可能帧数差距会稍大一些,但最大的性能差距也没有超过10%,换算成帧数也只有个位数的差距。而相比起竞品来说,锐龙 3000XT系列从成绩上来看稍逊于Intel的处理器表现。绝对数据上来看,锐龙 3000XT系列会比Intel这边少6~10帧,对于一般玩家们来说,在已经保证绝对流畅的前提下,这样的帧数差距感知不会太明显。在性价比面前,这样的帧数差距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page]超频性能测试[/page]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对于锐龙 3000XT系列的提升幅度比较失望,理论测试项目上,不论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其实都没能和锐龙 3000X系列拉开差距,1%~3%的性能提升感知实属不强。但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以上这些测试全部是在处理器默认设定下进行的。事实上在默认状态下,官方给出的参数变化也只有单核心加速频率提升100MHz~200MHz,所以也不会有太多的性能提升。
但是作为官方Turbo版处理器,锐龙 3000XT系列处理器自身的体质是一定有所提升的,所以在超频能力上,会比锐龙 3000X系列更好一些。我们也尝试了对这三颗处理器进行了简单的超频测试。
首先是锐龙 5 3600XT,我们使用AMD Ryzen Master软件手动调整它的频率,在电压1.35V的设定下,全核心频率可以保持在4.6GHz,并且可以通过AIDA 64的FPU拷机测试。此时CPU功耗在102W左右。
锐龙 7 3800XT处理器我们在1.325V的电压下可以全核心超频到4.575GHz,此时CPU功耗接近130W,尽管测试过程中没有蓝屏重启,但是可以看到温度已经来到了108℃,想要长时间保持在这个频率上运行,可能需要一套比较好的水冷散热了。
最后的锐龙 9 3900XT,我们在1.275V的电压下可以让全核心保持在4.4GHz稳定运行,此时CPU功耗来到了180W,因为电压设定比较低,此时的温度倒是相对比较可控,只有95℃。
从简单的超频测试上可以看到,全新的锐龙 3000XT处理器三兄弟的超频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平均可以比锐龙 3000X系列处理器多出200MHz以上的频率,而超频能力才是锐龙 3000XT系列处理器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
[page]超频后基准测试[/page]
在超频之后,我们重新进行一次基准性能测试:
第一项Super π的成绩变化不大,个别处理器出现了成绩倒退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我们在手动控制CPU全核心频率的时候也同时限制了CPU单核睿频的上限。
wPrime项目,超频之后的三款锐龙 3000XT处理器平均成绩提高了10%。
CINEBENCH R15/R20项目,单线程成绩基本没有变化,但多线程部分的成绩提高幅度比较高,整体涨幅在7%~9%。
CPU-Z测试项目同样单核心变化不大,多核心部分成绩提高了6%~8%。
最后WinRAR项目,锐龙 3000XT处理器成绩提升幅度较小,其中锐龙 9 3900XT几乎没有多少提升,而其余两款处理器分别提升了3%和4%。
3DM点评
尽管从纸面参数上看,锐龙 3000XT系列的升级幅度并不算大,但是作为官方超频版本的新品,锐龙 3000XT系列处理器有着非常强大的超频潜力,这是锐龙 3000X系列所不具备的,而这也是锐龙 3000XT系列存在的真正价值。
对于用户而言,这次加量不加价的升级可以理解成是锐龙 3000X系列处理器的一次降价福利,二者会继续同台销售,并且他们对应的目标群体也非常明确:对于不愿意折腾的用户来说,选择锐龙 3000X系列处理器现在成为了个更划算的决定;而对于那些追求极致性能,渴望压榨出更多性能的DIY玩家们来说,全新的锐龙 3000XT系列这三款新品给了他们一个更好的选择。
从今天的测试结果上看,锐龙 3000XT系列处理器保持了Zen 2时代的传统强项,在基准性能测试环节中可以一直保持绝对的领先。跑分成绩的高低可以代表很多场景下的CPU性能表现,例如在高负载的视频渲染、转码等等环节中,AMD都能凭借更多的核心数量拥有优势;而在游戏环节,锐龙 3000XT系列稍逊于同级的Intel处理器,但落后幅度并不算大,对于多数用户来说也是可以忽略的。
尽管我们的对比测试当中,把AMD的三款处理器和Intel做了「同级别」对标,但从价格上来看,每一款Intel处理器都比AMD更贵,其中锐龙 9 3900XT和i9-10900K相差了1000元之多。在这种差价面前,AMD平台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多余的预算完全可以投入到其他硬件当中去。1000块对于装机来说可以增加32GB内存、或是1TB的SSD硬盘、再或者可以让你的显卡再升一级。比起CPU本身3%~5%的帧数差距,省下的钱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硬件来弥补。在相同预算范围下,AMD平台总能让你得到一套性能更高的PC。
我们认为AMD的这三款新品是一次战略性的升级,它更像是对锐龙产品线的进一步细化与补足,更进一步地巩固了Zen 2家族的优势。现在这款处理器已经正式开售,想要入手的玩家们可以开始剁手了。
购买链接:点击进入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6)1650-20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