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的单核心处理器时代,提升性能的最有效途径除了升级架构,就是不断拔高频率,但是特定架构和工艺下,功耗发热会随着频率提高而迅速增加,导致能效比急剧下降。
之后,处理器行业就转向了多核心时代,如今在桌面上已经有二三十个核心,笔记本上Intel九代酷睿也刚刚带来了6核心12线程的旗舰级酷睿i9-9980HK。
多核心处理器时代,为了照顾整体功耗和发热,频率不断被妥协,而且核心越多频率就越低,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应用需要强劲的单核心单线程性能,尤其是游戏,所以一款处理器的频率高低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兼顾多核心与高频率,Intel早早就提出了Turbo Boost睿频技术,会根据当前工作负载、功耗温度等环境因素,自动加速多个或单个核心的频率,可以充分利用功耗和发热的剩余空间,带来最大化频率和性能。
睿频技术已经先后衍生了1.0、2.0、Max 3.0等不同版本,加速效果越来越显著,利用率越来越高,同时Intel也发展了其他不同的加速技术。
再比如Speed Shift,会利用硬件控制的P电源状态,在单线程、短时间突发的工作负载中(比如上网),更快速地选择最佳工作频率和电压,优化性能和能效,从而显著提升处理器响应速度。
其实,Intel这两年还悄然发展了另一项新的绝技,名字叫做“Thermal Velocity Boost”(热速度加速),简称“TVB”(不是排影视剧的那个TVB),只不过十分低调,应用范围还不大。
Intel TVB技术最早出现在八代酷睿移动版旗舰酷睿i9-8950HK上,到了九代酷睿,旗舰酷睿i9-9980HK和次旗舰酷睿i9-9980H都支持它,还首次进入了桌面,但仅限不能手动超频的i9-9900。
Intel官方一直没有对TVB技术做深入详细的解释,只是简单地说它会根据处理器在最高极限温度之下运行时间的长短、睿频加速功耗限制是否还有剩余,在单核心、多核心睿频加速的基础之上,适时、自动地继续提升单个核心的频率,具体提频幅度、时间取决于工作负载、处理器规格、散热条件。
另根据非官方解读,TVB技术在处理器温度低于50℃时生效,并且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调低频率,和睿频的原理有些类似,只不过做了进一步挖掘。
很显然,Intel TVB技术在睿频加速之外,再给酷睿处理器打一管鸡血,使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榨干处理器性能,满足最极致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TVB技术诞生之后,Intel也悄然修改了处理器规格中关于加速频率的调整,不再只说睿频加速,而是改成了最大加速(Max Turbo),并解释说这是基于睿频、TVB(如果有)两种加速技术所能获得的在最大单个核心频率,同时也不再单独标注睿频频率。
比如九代酷睿i9-9980HK,6核心12线程的情况下,基准频率只能做到2.4GHz,但是可以最高加速到惊人的5.0GHz,这其中既有睿频技术的功劳,也离不开TVB技术的加持,从以往产品看睿频应该只能加速到4.8GHz,能达到5.0GHz大关可以说TVB技术居功至伟。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6)1650-20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