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这是一台颠覆传统印象的游戏本[/page]
说起高端游戏笔记本,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身材巨大无比,散热风扇运转起来堪比电风扇的噪音量,而如果有人和你说一款搭载了GTX 1080的笔记本身材只有轻薄时尚本的厚度你相信吗?至少最开始笔者是不相信的。
不过MAX-Q Design的出现让一切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最开始MAX-Q并不是应用在笔记本上的一种设计方案,而是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发明的一种代表宇宙飞船在大气中所承受的最大气压的一种名词,NVIDIA引用这个词语想必意在让笔记本在缩减身材的前提下蕴含更大的能量。
在今年的台北电脑展上,玩家首次领略到了MAX-Q设计方案的魅力,而此次展会中出现的超薄游戏笔记本电脑ROG GX501给笔者带来了相当大的震撼。尤其是在外观上,仅约 16.9-17.9mm 厚度可以说是市场中最轻薄便携的游戏笔记本电脑,加上源自锐利刀锋的超薄流线外型设计,炫酷十足。
在应用了MAX-Q设计方案并反复打磨以后,将同性能的笔记本的厚度缩减到了三分之一,而较同身材的笔记本性能则提升了三倍,当然基于MAX-Q设计的笔记本则意味着需要将所有相关设计包括整个系统、GPU、驱动、散热系统等部件全部重新调教以确保性能达到巅峰状态。也就是说使用了MAX-Q设计的笔记本可以让玩家真正的做到“鱼和熊掌可以兼得”——既享受到了轻薄带来的便利,又能体验高性能显卡在游戏中的强劲实力。
今天笔者就收到了上面提到过的一台基于MAX-Q设计的顶级游戏笔记本——华硕ROG冰刃GX501,那么MAX-Q设计加持下这台笔记本究竟能否保持强劲的性能,接下来就请各位随笔者一起探究这款笔记本的真正实力吧。
[page]华硕ROG冰刃GX501开箱赏析[/page]
从快递箱中将包装取出,就可以看到一个硕大的包装盒,从包装的尺寸上看这款笔记本丝毫没有MAX-Q的特征,不过中间的败家之眼LOGO让包装盒看上去就颇有高端本的风范。
取出笔记本后笔者还是被惊艳到了,这款笔记本是真的薄,如果不是之前就知道了这款产品配置的情况下,笔者真的会以为这是一台轻薄影音时尚本,仅约 16.9-17.9mm 厚度,至少笔者是从没有在游戏本上见到过这种尺寸,就连笔者曾经使用的索尼影音本厚度都要比这台GX501厚上许多。
硕大的包装必然意味着众多的配件,取出所有配件可以看到除笔记本、电源以及供电线之外,ROG GX501还提供了拆机螺丝刀、RJ45网线USB连接口、产品说明书,而更为个性的是ROG GX501随包装附送了信仰贴纸,方便个性化玩家打造更加具有个人风格的电脑。除此之外为了方便玩家日常使用,ROG GX501还赠送了手托,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可谓是用心良苦。
而相比丰富的配件而言,笔者更关心的是如此轻薄的笔记本玩起大型游戏来究竟能不能扛得住热量,这也是本次测试的重点之一,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款产品的细节设计。
[page]华硕ROG冰刃GX501细节设计[/page]
为了强化笔记本的散热功能,ROG GX501将笔记本的C面进行了大刀阔斧般的修改,将键盘移动到了C面下方,而将上半部的位置全部留了出来作为进风区域,当然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将键盘和散热部分进行分区,当玩家进行大型游戏笔记本温度升高时,键盘也能保持清凉如初,不会对玩家的游戏手感造成影响;除此之外,更大的散热面积也能保证笔记本的足够的进/出风量,散热效果更明显。
通过密集的网孔我们隐约可以看到ROG GX501散热部分的布置,另外C面左上角有NVIDIA、Intel以及节能认证的标志,当然对于一些习惯于传统笔记本键盘布置的玩家来说,ROG也很周到的提供了键盘手托,完全不需要时间成本来适应新的键盘位置。
在键盘的设计上ROG GX501也有专门针对游戏玩家进行优化,常用的WSAD以及QWER都进行了特殊设计,在点亮键盘灯光之后, QWER和WSAD灯光也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具体效果可以参考下图。
而GX501配备的这把键盘虽然并不是机械键盘,但这款产品的键盘在设计上却有很多独到之处,除了我们上文提到的游戏时不会受到笔记本发热量影响以及QWER、WSAD特殊设计以外,这款键盘还支持30键无冲,无论是音乐游戏还是格斗游戏它都能轻松胜任。
此外,这款键盘还支持Aura RGB灯效,通过ROG Aura软件还可以自定义整把键盘的色彩和动态效果,另外还可根据不同的游戏分别调整WSAD或是QWER按键,对于华硕Aura软件我们会在下文进行单独介绍。
键盘转移到C面最下端会引发什么问题?没错,就是触摸板无处可放了,而ROG GX501采用左右横置的方式排布,可这样又会让小键盘无处可放,为了妥协这点ROG GX501破天荒的将触摸板和小键盘合二为一,使用时需要用上方的按键进行切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切换打开的小键盘也为笔记本腾出了更多的使用空间。
[page]华硕ROG冰刃GX501外观设计[/page]
在笔者迫不及待的先介绍完C面之后,我们再回到笔记本的外观上,首先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从A面中看出什么端倪,这一次ROG GX501在设计上采用了3D立体拉丝工艺设计,笔记本从中间45°切割,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个拉丝方向,而且在造型上完全不同于游戏本千奇百怪的夸张造型,无论在什么场景使用都不会有违和感。
如此高端的笔记本信仰灯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点亮笔记本后硕大的败家之眼LOGO也会随之亮起,。
在侧面设计,笔记本右侧提供两个USB3.0高速接口以及一个雷电3(Type-C)接口,通过这个接口不仅可以扩展出更多的接口以使用更多功能,还可以用作接驳外置显卡坞,也就是说过几年当GTX 1080也支撑不住的时候,到时接驳外置显卡还能让这款笔记本再战几年。
另外一侧除了两个USB3.0高速接口、供电以及音频接口外,HDMI也同样没有缺席。
[page]华硕ROG冰刃GX501散热设计[/page]
在转轴的设计上ROG GX501也很别致,指示灯部分采用了镂空设计,当没有使用笔记本时指示灯会露在外面,而随着屏幕的打开,指示灯则出现在了屏幕下方,方便提醒玩家笔记本的实时状态,在散热模块部分,ROG GX501也采用了相当豪华的配置,双风扇五热管的组合足以将巨大的热量排出笔记本。
在笔记本底部和左右两侧ROG GX501也同样提供了排气孔,看到这里可能有同学要有疑问了,一个平面的底部设计该如何进风呢?这也正是GX501散热设计的奥妙之处。
当我们使用电脑时,必定要把屏幕打开,而随着开合角度的增大,转轴会带动笔记本两侧齿轮从而撑开D面并让笔记本上升大约7mm,也就是说开合角度增大时笔记本的进风口面积也随之增大,这也就让散热系统可以更高效的将热量排除笔记本外。
除此之外,开机后笔记本散热器进风口还有氛围灯亮起,科技感满满,而ROG GX501的风道设计为顶部、底部、左右两侧进风,后部和左侧出风,风量十足。
[page]G-Sync与120Hz高刷新率[/page]
作为一台顶级旗舰笔记本,玩家需求的GX501自然都会提供,就比如FPS玩家最关心的刷新率问题,ROG自然也不会满足于60Hz刷新率,而是在一块sRGB全色域IPS屏幕的基础上将刷新率拉升到了120Hz。
除了高刷新率屏幕以外,GX501还加入了G-Sync,对于例如赛车游戏等画面剧烈变化的游戏类型来说,G-Sync可以保证游戏画面不会出现撕裂这种直接影响体验的情况出现。
[page]ROG Gaming Center与Sonic Studio II[/page]
作为ROG家族的一员,ROG Gaming Center自然是标配了,玩家可以从这款自带软件中轻松的看出笔记本目前所处的状态,同时这款软件集成了相当多的配置工具可供玩家随时调用。
首先在后台应用过多时,玩家可以通过内置释放内存插件观测笔记本目前正在被哪些应用消耗性能,玩家可以轻松关掉不需要的软件,比WINDOWS资源管理器要直观的多。
另外在Gaming Center中我们也可以调用AURA键盘灯光软件,AURA默认提供三个自定义设置,并且支持通过软件触发特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DOTA2》配置成一个灯光文件,将《CS:GO》配置成另一个灯光文件,当我们打开游戏时键盘灯会自动切换,另外键盘灯的颜色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设置。
Sonic Radar就是一款对游戏玩家相当实用的软件了,玩家可以根据自己正在进行的游戏做出自定义设置,通过软件提供的功能,玩家可以选择并找到最自己最需要的声音信息,并且同样支持软件自动触发,通过这款软件的一些设置,玩家就不再苦恼于竞技游戏中被太多无关的游戏声音干扰到自己对局势的判断了。
[page]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page]
介绍了这么多,下面我们就直接进入性能测试部分,看一下这款笔记本究竟能否发挥出旗舰本的实力。
首先笔者列出了这台笔记本的主要硬件参数,再加以120Hz G-Sync显示屏,不客气的说这套配置在目前所有的笔记本中也难逢敌手。
在测试之前笔者已经先将NVIDIA显卡驱动更新至最新的385.41版本。
[page]ROG GX501 CPU性能测试[/page]
从规格上看,i7-7700HQ虽不比桌面级同型号产品,但i7-7700HQ拥有更低的功耗及发热量,作为一款高端游戏本十分青睐的CPU,笔者自然也要探究一下这款CPU的实力。
通过CPU-Z自带的性能测试来看,移动版i7-7700HQ较桌面级的i7-7700K整体性能要差上25%,而单核心性能而言仅仅是17%和19%的差距而已,这种级别的性能损失对于低功耗的移动版而言还是可以接受的。
国际象棋测试时CPU测试中比较常用的项目,在这项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块i7-7700HQ处理器性能相当于奔腾3处理器1.0Ghz的28.22倍,也证实了我们从CPU-Z中看到的结果。
在CineBench R15测试中,从测试成绩中我们可以看到,i7-7700HQ的单核性能已经强于桌面版i7-3770,也就是说在游戏更看重的单核性能中,i7-7700HQ有着足够大的发挥空间,而结合上方多核跑分成绩笔者有理由相信这块i7-7700足以轻松应对日常办公和游戏使用。
[page]ROG GX501显卡性能测试[/page]
笔者之前也从官方了解到MAX-Q版本的显卡相比普通版并没有在GPU上进行阉割,仅仅是根据MAX-Q设计进行电路以及驱动方面的优化,从成绩上看,MAX-Q版GTX 1080大约有桌面版GTX 1080的85%左右,比移动版GTX 1070强8%-10%,这对于厚度缩减到极限的笔记本来说已经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了。毕竟这款游戏本放入了一块GTX 1080,对于1920x1080分辨率来说不管是什么游戏这张显卡的性能都已经足够应付了。
[page]ROG GX501硬盘&内存测试[/page]
在硬盘部分,重点是采用PCIe x 4的高速规格1T SSD固态硬盘,在CrystalDiskMark硬盘性能检测软件的测试结果来看,内置的SSD读取速度平均在3365MB/s,写入速度平均在1816 MB/s,成绩非常惊人,几乎可以说是消费等级SSD最高速度了。
而在内存测试中,GX501同样没有让我们失望,33000的读取速度加上35000的写入速度足以满足我们在任何情况下折腾电脑了,更何况16G的DDR4 2400内存已经超越了不少台式电脑玩家的配置了。
[page]ROG GX501游戏性能测试[/page]
在游戏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GX 501在《CS:GO》和《守望先锋》中表现十分亮眼,就最低帧而言都已经超过了笔记本的120Hz刷新率,也就是说这台笔记本在这两款游戏中是完全可以发挥出最大功力的,而且我们完全无需调低特效,直接使用最高特效就能获得最佳体验。
而在更偏向于动作类的《荣耀战魂》中,GX501同样可以获得超越百帧的体验,在冷兵器战斗中,玩家不需要经常移动镜头寻找敌人,而是通常在和敌人硬碰硬比拼操作功力,因此只要能保证60帧以上对于玩家来说都是完全足够的。
对于3A大作游戏《巫师3》和《幽灵行动:荒野》而言,不少玩家更在意的是游戏的画面能否带来更贴近真实的游戏体验,因此最高特效是必须要开的,当然就帧数而言,《巫师3》是完全足够的,而《幽灵行动:荒野》在极高画质下有接近60帧的表现,这对于流畅体验游戏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
当然《幽灵行动:荒野》最近开放了多人小队对战模式,对于专注于游戏竞技体验的玩家来说,自然是越高的帧数越好了,而关于画质的选项,如果希望游戏帧数表现更好的话,笔者建议优先将对性能损耗极大的抗锯齿TAA替换为FXAA。
[page]ROG GX501散热&Whisper Mode测试[/page]
温度测试部分,首先在很多玩家耳熟能详的FurMark甜甜圈跑分测试中,可以看到GPU的温度最终稳定在了71℃,而在温度设定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笔记本GPU的温度最高值锁定在了75℃,此时的频率接近1100MHz。
从这项测试我们能够得到的结论是,GTX 1080 MAX-Q相比非MAX-Q笔记本中搭载的GTX 1080实际运行频率也不遑多让,另外在高频的基础上GX501温度控制十分出色,最高75℃的MAX-Q GTX 1080可以保证笔记本在长时间运行大型游戏时的稳定性,而键盘散热系统分离的设计则让玩家几乎感觉不到笔记本的运行温度。
在针对CPU的AIDA64烤机测试,笔者单独针对FPU烤机以获得最大的散热压力,可以看到经过近1个小时的测试,CPU的温度稳定在了86℃,而且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波动,可以说这就是CPU运行的最高温度了。
另外最新的GFE软件提供了笔记本Whisper Mode,简而言之就是让笔记本运行起来更安静的一个功能,对于在宿舍深夜鏖战的学生党来说,这款功能的实用性非常强,下面笔者也针对噪音和实际体验温度进行测试。
图片左侧显示的是温度,右侧显示为开启Whisper Mode后的运行噪音,虽然进行高负载的3A大作会让整机温度明显的升高,但机壳表面温度并没有让玩家难以接受,更何况我们在使用键盘游戏时完全接触不到上方散热器部分,在实际体验时键盘是完全冰凉的。而就噪音而言开启Whisper Mode之后风扇不再处于高速运转,整体体验十分安静,笔者已经几乎听不到风扇的噪音了。
[page]3DM游戏硬件频道总结[/page]
一款革命性的产品,这是笔者经过几天的把玩之后得到的最直观的印象,从更改键盘布局到别致的散热设计再到极致性能+轻薄设计这种矛盾的组合,无不标志着这将是引领未来笔记本发展方向的一款产品,而这也证明了NVIDIA MAX-Q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对于厂商来说,有这样一款产品的出现无异于给MAX-Q设计方案打了一针强心剂,将GTX 1080这种级别的显卡压缩到379x262x17.9mm的尺寸中在以前是无法想像的事情,而在现在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愿意做出这样的尝试了。
对于市场而言,这种性能无敌产品的出现再次拉高的笔记本性能的极限,除华硕之外的品牌也必定不甘示弱,相信在近几个月我们就会陆续看到打着顶级性能的笔记本推出,这也将刺激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新一轮革新。
对于用户而言,首先这款产品的出现丰富了玩家的选择余地,现在我们既可以兼顾笔记本便携性也可以获得最强的游戏性能,而ROG GX501就是这种设计的先行者,而关于这款搭载了MAX-Q GTX 1080的ROG冰刃GX501游戏笔记本官方定价为26999元,考虑到顶级旗舰性能+轻薄机身的组合以及品牌的溢价问题,因此这个售价对于一些追求极致的玩家来说也并不算太过分。
对于玩家来说选择不同的游戏也会需要完全不同的配置,如果你平时接触的游戏对于性能没有这么高要求的话,也可以选择搭载GTX 1070 MAX-Q的ROG GX501VS,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
当然如果你时一位极客,对于最新的设计和最高性能的产品情有独钟的话,那么笔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告诉你,这款集合了顶级配件和MAX-Q设计的典范产品一定会带给你足够大的惊喜。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6)1650-20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