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横向评测】这段时间AMD大玩降价,HD7990等高端显一度刺激了大众的神经,本以为AMD将推出新品,但迟迟不见消息,我们还是继续把目光转回NVIDIA阵型。
GTX780虽然推出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但各厂商研发的超公版才开始陆续跟大家见面,而我们评测室同时收到六款GTX780超公版,它们皆来自实力非凡的显卡厂商,所以我们PConline组织了这次GeForce GTX780横向评测。
GTX780是目前NVIDIA中的旗舰型号,与GTX TITAN一样采用完整开普勒GK110核心,也就是使用超级计算机的GPU。性能上不单止比上一代GTX680要大幅度的提升,更让AMD没有还手之力。显卡规格达到空前强大,制作超公版的要求也不容小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六款产品的简介。
六款GTX780简介:
七彩虹 iGame 九段 780 图片 评测 论坛 报价 网购实价
七彩虹GTX780九段,这款产品让笔者留下最深刻印象,规模比上面的五款产品都要庞大,而且份量够“重”,这款产品也是六款显卡中频率最高的,性能值得期待。一路以来,七彩虹都想挤进高端行列,这款GTX780九段更是能体验出这一点。
影驰 GTX780名人堂 图片 评测 论坛 报价
影驰名人堂系列一直是超频玩家追捧的利器之一,豪华的用料和出色的做工保证了性能,另外依旧使用别树一格的白色PCB,散热器则从以往的“三叉戟”散热系统换成了“真·无双”(笔者认为还不如以往好看)。影驰名人堂配搭专业超频软件,适合追求记录的骨灰玩家。
微星 GTX780 Gaming 图片 评测 论坛 报价 网购实价
这次送测的产品中,让笔者颇为以为的是,微星并非送测重点产品GTX780 Lightning,而是相对普通一些的微星GTX780 Gaming,双风扇的Twin Frozr IV散热器相比其余三风扇产品似乎要逊色一些。
华硕 GTX780-3GD5 图片 评测 论坛 报价 网购实价
华硕GTX780-DC2OC延续了一贯的高品质,显卡规模上同样不算突出,甚至比华硕GTX680 DirectCU II TOP还要小气,但DirectCU II散热器、堆料级PCB还是让笔者留下不错的印象。
映众 GTX780冰龙版 图片 评测 论坛 报价 网购实价
在GTX780发布当初,映众就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超公版——GTX780冰龙版,最大的亮点是全新设计的HerculeZ X3 Ultra三风扇五热管散热器,霸气外观第一时间就吸引了不少玩家。另外高达1GHz的频率也是第一款把GTX TITAN打倒的产品。
技嘉 GV-N780D5-3GD-B 图片 评测 论坛 报价 网购实价
与映众GTX780冰龙同期推出的还有技嘉这款GV-N780OC,显卡重点依然是WINDFORCE 3X散热器,同样使用霸气三风扇设计,规模上比较娇小,另外显卡的频率并不算闪亮。
本次参与测试的显卡主要参数对比 | ||||||
显卡 | 映众GTX780 | 技嘉GV-N780OC | 影驰GTX780 名人堂 | 微星GTX780 TF | 华硕GTX780 DC20C | 七彩虹GTX780九段 |
GPU | 开普勒GK110 | |||||
流处理器 | 2304个 | |||||
光栅/纹理 | 48/192 | |||||
核心频率 | 1006MHz | 954MHz | 1006MHz | 902MHz | 889MHz | 1124MHz |
显存频率 | 6212MHz | 6008MHz | 6008MHz | 6008MHz | 6008MHz | 6412MHz |
显存位宽 | 384bit | 384bit | 384bit | 384bit | 384bit | 384bit |
显存容量 | 3GB | 3GB | 3GB | 3GB | 3GB | 3GB |
市场售价 | 4999元 | 5399元 | 4999元 | 4999元 | 5499元 | 5999元 |
GTX780都是价值不菲的显卡,这次横评中,六款产品的售价分别是4999元-5999元。GK110复杂强大的核心让PCB成本相对较高,加上NVIDIA对显卡厂商的PCB设计要求严谨,设计出超公版GTX780也并非易事。下面我们再进一步了解每一款产品的特色和它们之间的对比 。
[page]
六款GTX780超公版赏析之:七彩虹GTX780九段
最让小编感到意外的是七彩虹,这款GTX780九段使用高达1.1GHz的频率,远抛离其余五款,另外显卡的做工和用料比上一代GTX680九段要给力的多,夸张的散热器、PCB保护背板、供电MOS散热、显存散热等应有尽有,这款产品也代表七彩虹无疑进入了显卡顶尖的领域。
[page]
六款GTX780外观赏析之:技嘉GV-N780OC
跟映众GTX780冰龙相似的情况,技嘉这款GV-N780OC同样是第一批超公版,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显卡PCB依旧是公版设计方案。另外显卡并没有背板和更多的MOS独立散热片,看上去不太大气,倒是WINDFORCE 3X散热器本身连接了显存和散热部分,主动为显存和MOS管散热,这样的设计更保障供电元器件温度和显存温度。
[page]
六款GTX780超公版赏析之:影驰GTX780名人堂
根据以往影驰名人堂的定位,笔者依旧把这款GTX780定义为超频玩家、骨灰级玩家专属一方面是超强的供电模块,加上显卡配套的超频软件,以及历来影驰推出的线下超频活动都以名人堂作为主打。但比起上一代GTX680名人堂,这一代的GTX780并没有给小编带来太大的惊喜。
[page]
六款GTX780超公版赏析之:微星GTX780 Gaming
微星GTX780Gaming虽然是微星主打的产品,但并不如GTX780lighting高端,这倒是让小编略失望。显卡虽然是GTX780芯,但规模跟一般GTX770接近,规模甚至比部分GTX760还要小。同样是公版的PCB,配搭Twin Frozr IV双风扇散热器,显存散热背板等,总体上显得比较一般。
[page]
六款GTX780超公版赏析之:华硕GTX780-DC2OC
一路以来,华硕制作的显卡都是相当顶尖的,性能也是最强的,而且这次参与横评中GTX780-DC2OC还是让笔者大跌眼镜,频率在六款显卡中垫底,比公版GTX780也就高了一点。当然显卡的做工还是很给力的,各种超合金供电、PCB保护背板、MOS散热鳍片、金属保护条等应有尽有,给人感觉品质放心。
[page]
六款GTX780外观赏析之:映众GTX780冰龙
作为全球推出的第一款超公版GTX780,映众这款冰龙版使用的是公版PCB方案,把TDP参数调高以保证显卡在高频率运行下的稳定,当然核心电压也有适当调整。显卡除了HerculeZ X3 Ultra散热器外,还对显存、供电的MOS部分做了适当的散热和保护,有效保障整卡的健康运行。
[page]
六款GTX780横评之——散热器对比
七彩虹GTX780九段:九段MK2战甲
GTX780九段使用全新MK2战甲外壳,铝合金材质,形成坚实防御作用,密集散热鳍片拥有高超的穿FIN工艺及回流焊技术,散热传导销量更高。MK2战甲引用空气动力学设计,通过增加三边显卡出风口,促进内部空气于外部空气的高效传导流,增强显卡透气性。
技嘉GV-N780OC:WindForce 风之力散热器
技嘉GTX 780 OC版升级了风之力的散热器,新一代WindForce 风之力散热器倾斜式风扇改善扰流和排风情况,扁平但效率很高的鳍片矩阵设计,再到立体散热设计(酷冷三角),巧妙的利用风流改善热交换效率,另外还有独特的风扇轴承和气动设计,树立了一座非公设计的标杆。
影驰GTX780名人堂:“真·无双散热”散热器
影驰GTX 780 HOF显卡采用了全新一代“真·无双散热”,是首款将Vapor Chamber均热板散热技术引入到GTX 780中的显卡,影驰GTX 780 HOF显卡内嵌一块70X70mm的均热板,相比传统的铜底传输效率可以提升30倍,再配合四热管和双风扇,迅速将核心热量导出。
微星GTX780 Gaming:第四代Twin Frozr
微星GTX780 GAMING搭载自主研发设计的第四代“Twin Frozr”双风扇、五热管开放式散热系统。铜质散热底座能够将核心温度通过热管快速传导至鳍片,再由双“刀锋叶片”风扇急速排出,在保证散热的同时还提供了出色的噪音控制。
华硕GTX780-DC2OC:新一代DirectCU II
华硕GTX780 DirectCU II OC和上一代一样使用DirectCU II散热器,但明显得到改进,采用了COOLTECH科泰散热风扇,另外风罩也有所改进,造型更像华硕的Matrix系列,整体更宽大,底部有四热管铜底座,依旧保持了华硕霸气风格。扇下面有4条8毫米直径热管和纯铜镀镍底座,整个风罩是开放式设计,大量热量能快速散去。
映众GTX780冰龙版:HerculeZ X3 Ultra散热器
显卡采用的HerculeZ X3 Ultra散热器结构为五热管三风扇,可以满足TDP在300W以上的显卡的散热需求。作为第三代HerculeZ产品,HerculeZ X3 Ultra延用了模块化设计,三个风扇均为独立设计,通过卡扣安装在散热鳍片上,用户可以轻松将其拆卸下来,此外显卡同样支持易拆洗技术,通过显卡赠送的六角螺丝刀,可以方便地将导流罩拆下,再将风扇叶拆下,对其进行清洁保养。
[page]
六款显卡性能对比和价格分析:
六款显卡性能和价格汇总对比(以公版GTX780为100%) | ||
显卡 | 游戏性能 | 市面售价 |
公版GTX780 | 100% | 100% |
七彩虹GTX780九段 | 117% | 125% |
映众GTX780冰龙版 | 113% | 104% |
影驰GTX780名人堂 | 112% | 104% |
技嘉GV-N780OC | 107% | 113% |
微星GTX780 TF | 104% | 104% |
华硕GTX780-DC2 | 103% | 115% |
通过每一款显卡去对比公版GTX780的游戏性能和售价,我们认为显卡游戏性能提升大于市面售价提升,就表示有不错的性价比,其中以映众GTX780冰龙、影驰GTX780名人堂最为突出,性能远超公版,而售价紧高出一点。
六款GTX780超公版之编辑主观优缺点评定:
七彩虹GTX780九段——是本次六款参测显卡中性能项目表现最好的显卡,频率远超越公版,连GTX TITAN也远甩其后,PCB设计、做工用料都首屈一指,MK2战甲散热器在效能上和噪音控制上表现不错,虽然不算是最出色,但能压得住如此的高频率也不容易。
当然有好的也有不足,显卡高频率带来的平台功耗偏高,所需要的电源更为严谨,另外显卡高达5999元也是门槛之一,七彩虹九段附带的Air-Kit套件和Color Kit也是本身的附加价值,更适合文艺青年去追求。适合具备追求极致性能、追求个性化、有钱的用户。
影驰GTX780名人堂,是这六款显卡中主打超频的,霸气的外观、疯狂的堆料、一键强力风扇等都为超频打了强心针。显卡本身频率高,性能超越GTX TITAN,加上配套的超频软件,适合骨灰级玩家挑战记录,当然显卡本身也适合游戏玩家选择。
这款显卡的不足并不明显,除了堆料带来一点偏高的功耗外并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4999元的售价也比较合理。
映众冰龙系列因性价比突出而深入玩家心,说白了就是适合屌丝,映众冰龙系列是少见的加量不加价的系列,也就是虽然超公版设计,但也维持公版的售价。映众GTX780冰龙版频率是这次横评中第二高频率的,性能也超越GTX TITAN,相当出众,另外4999元的售价也吸引,经销商甚至还打出4799元的吸引价。
映众冰龙突出的依然是散热器,给人感觉就是做散热的,采用公版PCB设计让人感觉特色不太足够,也就是公版GTX780出厂前超个频,换个散热器罢了。当然并不能说是缺点,除了对用料有癖好,不然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技嘉GV-N780OC最让小编留下印象的还是散热器,WindForce 风之力散热器整合性强,本身拥有较多的散热管紧密连接散热器,另外散热底座还直接与显存、供电MOS等元器件相连,把用料的散热也兼顾了,长时间运行也确保元器件的健康。
当然显卡的不足还是有,一方面同样是公版的PCB并不带来太大的惊喜,另外显卡的售价高达5399元,相比之下,还是略贵了一些。
华硕GTX780-DC2,这款显卡并不为小编带来大多好感,首先频率是所评测中最低的,按照华硕以往的设计风格,这点相当意外,另外显卡的霸气程度相比上一代GTX680-DC略显“缩水”,综合的表现并不算突出。
显卡的亮点在于做工,秉承“坚如磐石”的风格,华硕这款显卡的用料还是豪华级,使用玩家国度一样的风格,也体现出华硕板卡的深厚造诣,另外较低的频率也为显卡留有很大幅度的超频潜力。不过5499元的售价,并不适合单纯追求性能和价格的朋友,用料党到时可以考虑。
微星GTX780 TF,笔者对这款显卡的评价基本是没有什么评价——公版PCB、较低的频率、双风扇散热器、4999元的售价 ,哪一个都不是五款显卡最突出的地方,综合表现上没有明显的缺陷,但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笔者相信要设计出给力的超公版GTX780还真不容易,这六款GTX780都代表了厂商的结晶,也代表了厂商的实力,或许小编的分析并非人人赞同,倒是想知道大家对这六款GTX780超公版的看法,有兴趣的朋友,咱们玩玩投票。
写在最后:
GTX780再一次让显卡性能达到顶峰,当然我们也期待AMD的迎战,就等AMD在九月的表现吧。
PS:小编七夕撸了六张显卡的横评,你们忍心就不能顶一下?
[page]六款GTX780 PCB对比:
PCB正面:
映众GTX780冰龙版
技嘉GV-N780OC
微星GTX780Gaming
映众GTX780冰龙、技嘉GV-N780OC、微星GTX780 Gaming,三款显卡使用的都是公版PCB,做工方面达到公版的稳定标准,并算不上有特色。
影驰GTX780名人堂
最为特别的PCB毫无以为就是影驰的GTX780名人堂,唯一一款白色设计,配备了多达8+2相数字供电设计,让显卡在超频是拥有更稳定、瞬间反应更快的特性。
华硕GTX780-DC2OC
华硕GTX 780 DCII 表现出华硕大厂风范,PCB上面元器件排列整齐,而且显得并不十分拥挤。8+2相设计供电扎实,用料规模上达到顶尖级。
七彩虹GTX780九段
iGame九段GTX780相比上一代GTX680有明显的改进,更大量沿用了业已成熟的九段系列设计理念,对整卡设计进行了大量的改动用料的排布相当整齐,虽然用料上豪华程度令人咋言,但并没有杂乱的感觉,达到业界的顶尖水准。
PCB反面:
映众GTX780冰龙版
技嘉GV-N780OC
微星GTX780 Gaming
影驰GTX780名人堂
华硕GTX780-DC2OC
七彩虹GTX780九段
[page]
六款GTX780横评之——用料对比
七彩虹GTX780九段:
相数:12+2(核心+显存)
主控:UP6208
电容:高品质日系固态电容
电感:iPP R30电感(R代表小数点,数字代表电感单位毫亨,一般来说越大越好)
MOS:NCP5369
显存:三星
点评:豪华用料,拥有强劲超频潜力。
技嘉GV-N780OC:
相数:6+2(核心+显存)
主控:NCP4206
电容:日系富士通固态电容
电感:R22铁素体电感(R代表小数点,数字代表电感单位毫亨,一般来说越大越好)
MOS:TDA21220DrMOS
显存:三星
点评:公版设计,用料扎实。
影驰GTX780名人堂:
相数:8+2(核心+显存)
主控:CHiL CHL8318 PWM
电容:KEMET钽电容
电感:Coiltronics高频高电流电感(R代表小数点,数字代表电感单位毫亨,一般来说越大越好)
MOS:IR3550 PowIRstage
显存:尔必达
点评:用料强大,豪华级,极具超频潜力。
微星GTX780 Gaming:
相数:6+2(核心+显存)
主控:NCP4206
电容:日系富士通固态电容
电感:R22铁素体电感(R代表小数点,数字代表电感单位毫亨,一般来说越大越好)
MOS:VRPower SiC780 DrMOS
显存:三星
点评:公版设计,用料扎实。
华硕GTX780-DC2OC:
相数:8+2(核心+显存)
主控:DIGI+VRM ASP1212
电容:钰邦 3V 820uf输出电容
电感:Trio R18电感(R代表小数点,数字代表电感单位毫亨,一般来说越大越好)
MOS:安森美MOSFET
显存:三星
点评:豪华用料,拥有强劲超频潜力。
映众GTX780冰龙版:
相数:6+2(核心+显存)
主控:NCP4206
电容:日系富士通固态电容
电感:R22铁素体电感(R代表小数点,数字代表电感单位毫亨,一般来说越大越好)
MOS:多特MOS
显存:三星
点评:公版设计,用料扎实。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6)1650-20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