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核显的发展,Intel IVB Bridge CPU和AMD APU产品内置的GPU核心性能已经相当不错,对日常应用甚至主流的游戏都不成问题,但在国庆期间,笔者发现电商网站中GT210这类入门显卡相当火爆(点击这里回顾)。
笔者是否低估了独显的作用?是否核显怎样发展都无法震撼独显的地位?到底入门独显有什么吸引力?今天我们就来评测以下核显和500元以下的显卡,从多方面测试,看看入门级显卡凭什么可以卖得这么火。
当年高性能整合主板的发布,入门级平台的装机成本进一步下降,而且随着性能的发展,最近的核显也颠覆了消费者对传统集成显卡的看法,也终于让整合有机会与低端独立显卡在性能上一决高下。
图形性能的搅局者——核显
AMD和intel都发展整合平台
AMD和intel最近都发展整合平台,其中Intel 的IVB平台和AMD的APU,整合图形性能都得到提高,我们也做过相关的评测,其性能确实达到了部分入门显卡的水平,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用户热衷入门级独立显卡呢?
目前依然有很多用户都认为,独立显卡始终比集成显卡要强,以小白用户居多。很多资深用户喜欢举这样的实例:“老板,我要一张1G显存的独立显卡”。老板爽快地拿出了一张GT610...大家瞬间石化了吧。但在卖场这样的例子确实是屡见不鲜。
入门独显发展停滞
入门显卡规模一般比较小
目前入门级显卡,可以说发展停滞,虽然NVIDIA和AMD都有28纳米的新架构,但入门级显卡依然使用上一代的40纳米核心,就如GT610、GT630这些依然使用Fermi 架构,而且HD6450、HD6570这些依然使用Turks核心。而相比之下,如今Intel 和AMD 的核显都是新架构的产品,性能不断进步。
入门独显的钱,该花吗?
独立显卡高端的很贵,而入门的也不便宜,对于组个入门平台,如果选择入门显卡,随时预算要多个三四百。
评测对象和市场定价 | |
独显产品 | 价格 |
NVIDIA GT630 DDR3 | 369-439元 |
NVIDIA GT630 GDDR5 | 439-499元 |
NVIDIA GT610 SDDR3 | 199-299元 |
AMD HD6570 GDDR5 | 299-429元 |
AMD HD6450 SDDR3 | 199-299元 |
AMD HD6750 GDDR5 | 499-549元 |
CPU内置GPU产品 | 价格 |
HD7660D (AMD A10-5800K) | 899元 |
HD6550D (AMD A8-3870K) | 630元 |
HD Graphics 2500 (Intel I3 3220) | 795元 |
作为用户,我们迫切想了解的是,在性能方面,整合显卡与低端独立显卡存在多大差距?成本方面,整合平台与独显平台相差几百,到底这个钱应该花吗?
另外,考虑到产品的规格架构不一样,对比参数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带着问题进入评测室,直接通过测试验证。
----------------------------------------------------------------------------------
针对网友提出的疑问及观点,我们将在这里集中解答
1、12楼网友提出的疑问:为什么不加入Intel 的HD Graphics 4000核显测试?
PConline编辑回复:带有HD Graphics 4000核显的I3 3225目前可以说有市无价,不容易买到,而I5以上级别的平台基本都会带主流级以上的显卡,用作整合平台的不多,加入测试的意义不大。
2、70楼网友提出的疑问:I5核显强还是GT610M强?
PConline编辑回复:第三代I5的核显性能已经很不错,从理论跑分上,I5核显HD Graphics 4000比GT610M更高分,实际应用和游戏性能方面前者稍强,但差距并不明显。既然这样,何必花钱买一个这样的独显呢?
3、110楼网友的留言:很多80后的心声
PConline编辑回复:看到了这位网友的留言,很感慨,说出了大多数80后的经历与心声,支持一个。有一句话大亮,大家自行发掘吧,呵呵。
[page]
测试平台说明
为了测试主流级别的整合平台,我们使用APU最新A10的FM2平台和A8的FM1平台,另外加入intel LGA1155平台,而且独立显卡方面,采用市面价值500元以下的显卡。
硬件平台(FM2) | |
CPU | AMD A10-5800K(双模块四线程,3.4-3.7GHz) |
主板 | 华硕F2A85-V PRO |
内存 | 三星 DDR3-1600 4G x 2(8-8-8-24),双通道 |
硬盘 | 西部数据 1TB 黑盘 |
显卡 | HD 7660D(384SP,760MHz) |
驱动 | AMD催化剂12.8 for win7 64bit |
硬件平台(FM1) | |
CPU | AMD A8-3870K(四核四线程,3.0GHz) |
主板 | 华硕F1A75-V PRO |
内存 | 三星 DDR3-1600 4G x 2(8-8-8-24),双通道 |
硬盘 | 西部数据 1TB 黑盘 |
显卡 | HD 6550D(400SP,600MHz) |
驱动 | AMD催化剂12.8 for win7 64bit |
硬件平台(LGA1155) | |
CPU | Intel Core i3-3220(双核四线程,3.3GHz) |
主板 | 华硕P8Z77-V Deluxe |
内存 | 三星 DDR3-1600 4G x 4(8-8-8-24),双通道 |
硬盘 | 西部数据 1TB 黑盘 |
显卡 | HD Graphics 2500(8EU,650-1050MHz) NVIDIA GT610(810/1800) NVIDIA GT630(810/1800) NVIDIA GT630(810/3200) AMD HD6450(650/1600) AMD HD6570(650/3600) AMD HD6750(700/4500)用主流级显卡参照 |
驱动 | Intel核芯显卡驱动v15.26.8.64.2696 AMD催化剂12.8 for win7 64bit NVIDIA ForceWare 306.97 |
这次测试我们主要对比核显和入门独显在性能上的差距,使用APU A10和A8作为AMD方面的代表,而且Intel方面加入i3-3220核芯显卡HD Graphics 2500。另外其他入门独立显卡都采用i3-3220的平台。另外为了对比主流级显卡,我们加入了HD6750。
值得一提的是,入门显卡很多时候都会采用SDDR3显存,这类显存频率偏低,极大限制了GPU性能发挥,因此就算同样是GT630显卡,GDDR5显存和SDDR3显存的性能差距很明显,因此我们在测试中也加入了GT630 SDDR3显存的测试。
● DX10测试软件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 1.10 | |
软件简介 | 3DMark Vantage是一款基于DirectX 10的3D性能基准测试软件,主要包括了显卡测试和CPU测试两个部分。 |
软件设置 | Performance |
测试方法 | 只进行显卡测试,记录得分 |
软件截图 | ![]() |
3DMark Vantage测试成绩
●DX11性能测试
3DMark 11 1.02 | |
软件简介 | 3DMark 11是一款基于DirectX 11的3D性能基准测试软件,内置了三大测试项目:图形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和综合测试。 |
软件设置 | Performance |
测试方法 | 只进行图形性能测试,记录得分 |
软件截图 | ![]() |
3DMark 11测试成绩
测试小结:3DMark测试中可以很好反映出显卡的图形性能。从测试结果A10-5800K和A8-3870K的核显性能表现都相当不错,能媲美GT630和HD6570这类型入门级显卡。至于I3 3220的核显,却能与GT610、HD6450这类的亮机型显卡有一拼。
[page]
通用计算测试
●ComputeMark对比测试:
DirectCompute性能:ComputeMark测试 | |
软件简介 | ComputeMark基于Fluid3D Demo,一般情况下能够调动99%的GPU资源,在考察GPU通用计算性能的同时,也能考验显卡的稳定性。 |
软件设置 | 分辨率设置为1280x800,Complex模式。 |
测试方法 | 跑benchmark测试 |
软件截图 | ![]() |
测试成绩对比
●DirectCompute & OpenCL Benchmark 测试:
DirectCompute & OpenCL Benchmark | |
游戏简介 | DirectCompute & OpenCL Benchmark能够测试DirectCompute性能,而且如果系统内有多显卡,还能为按照计算能力为它们分配不同比例的工作负载。 |
游戏设置 | 选择显示核心为目标 |
测试方法 | 运行benchmark |
软件截图 | ![]() |
测试成绩对比
●LuxMark
OpenCL性能:LuxMark GPU测试 | |
游戏简介 | LuxMark是一款由Jromang编写的OpenCL测试工具,基于开源的LuxRender引擎,能够有效地测试GPU和CPU的OpenCL运算性能。 |
游戏设置 | 选择中难度场景,运行GPU only测试 |
测试方法 | 系统自带跑分 |
游戏截图 | ![]() |
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通用计算测试中,我们看到AMD对这方面多有优势,毕竟AMD显卡都支持OpenCL 1.2。AMD APU的核显比GT630都有明显优势,同样看到i3-3220的性能与GT610、HD6450相似,都颇为渣。
[page]
HTML5硬件加速性能对比测试:
●FishTankIE测试
浏览器/HTML5测试:微软FishTankIE测试 | |
软件介绍 | HTML 5两大特点在于强化了 Web 网页的表现性能和追加了本地数据库等 Web 应用的功能。 |
游戏设置 | 运行两个浏览器窗口,分别打开微软的FishTankIE测试,把鱼的数量设成1000 |
测试方法 | 两个窗口稳定后,记录平均帧率 |
测试截图 | ![]() |
测试成绩对比
●HTML5 水果忍者
HTML5游戏:水果忍者 | |
游戏简介 | 游戏由 HTML5+Javascript 技术编写的“水果忍者”,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上运行 |
游戏设置 | 使用Chrome 浏览器运行 |
测试方法 | 分数到达50时,选取50-60分的平均帧率 |
测试截图 | ![]() |
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微软FishTankIE测试中,GT630、HD6570这类入门显卡都跑到满帧,而且APU核显也表现不错。到了HTML5的游戏《水果忍者》测试中,笔者发现多个显卡的性能差距都不明显,但还是看到独显比核显强些。
[page]
高清播放测试:
●H.264高清影片播放测试
H.264高清影片《加勒比海盗》播放测试 | |
影片简介 | H.264是新一代的视频压缩标准,在同等图象质量下的压缩效率比以前的标准提高了2倍以上,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行业标准。 |
软件设置 | 使用PowerDVD 12播放 |
测试方法 | 播放1分钟使用系统性能检测器记录CPU平均占用率 |
测试截图 | ![]() |
测试成绩对比
●VC-1高清影片播放测试
VC-1 高清影片《X战警3》播放测试 | |
影片简介 | VC-1的压缩比更高,但相对于H.264而言,编码解码的计算则要稍小一些,目前来看,VC-1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平衡。 |
软件设置 | 使用PowerDVD 12播放 |
测试方法 | 播放1分钟使用系统性能检测器记录CPU平均占用率 |
测试截图 | ![]() |
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高清视频测试方面,考验的是显卡支持的技术而不是显卡的性能。从测试可以看到,多个显卡都支持完全硬解VC-1 1080P以及H.264 1080P的高清视频,对CPU占用率可以说是同一水平,我们把成绩测试作为同一级别成绩处理。显然对日常高清影视,目前的核显和独显都不是问题。
[page]
网络游戏测试:
●《魔兽世界》
网络游戏:魔兽世界 | |
游戏简介 | 《魔兽世界》是最受欢迎的网络游戏,拥有巨大而完善的故事背景和庞大的历史架构的魔幻世界,各种设定更为广大玩家接受和推崇。 |
游戏设置 | 分辨率设置为1440x900,画质特效全部为优良。 |
测试方法 | 从祖达克的古达克所飞行点到希姆托加飞行点进行飞行,用Fraps记录平均帧数 |
游戏截图 | ![]() |
测试成绩对比
●网络游戏测试:《英雄联盟LOL》
网络游戏:英雄联盟LOL | |
游戏简介 | 《英雄联盟》腾讯运营的英雄对战网游。由DOTA原班人马精心打造,将DOTA经典玩法从对战平台延伸到网络世界 |
游戏设置 | 分辨率设置为1920x1080,画质特效全部为高 |
测试方法 | 进入实战训练营(召唤师峡谷),点击“开始”,从自动镜头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画面变暗,用Fraps记录这段时间的平均帧数 |
游戏截图 | ![]() |
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网络游戏测试中,同样看到A10的核显拥有媲美HD6570、GT630这些独显的性能,而且A8核显的性能表现也不错,可以完美运行主流网游。至于Intel核显和GT610、HD6450这类,估计要再降低画质或者分辨率了。而且主流显卡HD6750则完全可以使用更佳的画质畅玩游戏。
[page]
单机游戏大作测试:
●《蝙蝠侠:阿甘之城》
单机游戏大作:蝙蝠侠阿甘之城 | |
游戏简介 | 《蝙蝠侠:阿甘之城》游戏对于系统的摧残度够高,所以大可以用来作为硬件评测的标准。 |
游戏设置 | 分辨率设置为1440x900,4AA抗锯齿,画质 low。 |
测试方法 | 使用benchmark |
游戏截图 | ![]() |
测试成绩对比
●《光荣使命》
单机游戏大作:光荣使命 | |
游戏简介 | 《光荣使命》是大型DX11 FPS游戏,堪称计算机3D技术最顶尖的曲面细分特效、HBAO(环境光遮蔽)特效、PhysX物理加速特效。 |
游戏设置 | 分辨率设置为1440x900,关闭后期处理,普通贴图,0AA抗锯齿 |
测试方法 | 利用游戏自带benchmark |
游戏截图 | ![]() |
测试成绩对比
●《战地3》
单机游戏大作:战地3 | |
游戏简介 | 《战地3》采用的全新DX11“寒霜2”引擎,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当前PC游戏的顶点水平,可以作为测试显卡实际游戏性能的一个重要参考。 |
游戏设置 | 分辨率设置为1440x900,画质设置为low。 |
测试方法 | 使用Fraps记录,“追猎行动”关卡,从开始至登上飞机 |
游戏截图 | ![]() |
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一般的单机游戏大作笔者都会在主流级显卡以上测试,而且入门级显卡GT630、HD6570这类,笔者已经把画质调到很低了,只能勉强运行,而GT610、HD6450这类显卡只能跟单机大作说再见。玩这类型游戏,还是用HD6750这类主流级显卡或以上级别比较靠谱。
[page]
平台功耗测试:
功耗对比测试 | |
测试方法 | 用功耗仪记录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功耗 |
测试范围 | 待机测试(CPU、GPU空闲状态)、fumark烤机测试(GPU满载) |
测试工具 (功耗仪) | ![]() |
平台整体功耗
测试小结:首先要在提提的是,由于这次评测设计多个平台,因此功耗仅供参考,但一个明显的事实,越强性能功耗越高。不过这些平台功耗,对电源并没有带来什么压力。
测试汇总:
为了方便直观看到各显卡的性能,我们对所有测试的项目进行了汇总,以A8-3870K所带的HD6550D为100基准,得到以下表格。
所测项目测试汇总 | ||||||
3DMark系列测试 | 通用计算测试 | HTML5测试 | 高清播放测试 | 网络游戏测试 | 单机游戏测试 | |
A10-5800K | 125 | 113 | 100 | 100 | 133 | 110 |
A8-3870K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I3 3220 | 33 | 29 | 79 | 100 | 51 | 45 |
GT630 D5 | 119 | 72 | 152 | 100 | 134 | 149 |
GT630 D3 | 84 | 57 | 100 | 100 | 88 | 92 |
GT610 | 38 | 28 | 71 | 100 | 64 | 48 |
HD6570 | 144 | 110 | 146 | 100 | 143 | 160 |
HD6450 | 34 | 60 | 103 | 100 | 89 | 40 |
HD6750 | 224 | 202 | 148 | 100 | 250 | 208 |
通过测试项目汇总,看到AMD的APU核心性能确实比较给力,各方面性能都媲美GT630、HD6570这类,至于I3核显,虽然性能一般,但也能有GT610、HD6450这一类的水平。
显然,目前GT630级别以下的显卡性能,都已经收到核显产品的挤压,就算不能说核显全面超越独显,但距离也不明显了,如果新装机的用户还考虑这一些显卡,那就太冤了。
对于入门级用户,笔者更建议选购HD6750这一级别,可以很直观看到,处于500元这一级别,HD6750的性能可以说是A8核显的翻倍,领先GT630这类显卡相当明显,尤其游戏性能。更值得选购。
[page]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1、新装机,300元级别的显卡别买!
如果组建新平台,GT610/GT520、GT630、HD6570这一类已经不值得购买,入门级平台可以考虑核显,而且主流级用户,应考虑500元级别的显卡。而这些产品,最大作用是点亮机器,比如更换旧平台的坏件,又或者是旧平台的升级。
入门级显卡,是给点亮机器用的
例如三四年前的电脑,显卡坏掉了,要寻找替代品,这类GT610、HD6450显卡就可以当亮机使用。要求稍高一些的GT630、HD6570可以作为升级显卡,但若要真心玩游戏,笔者还是推荐下面说到的500元级别独显。
2、CPU+入门独显,还不如暂时用核显
笔者相信就算组入门级平台,很多用户都想考虑增加一块独立显卡,但独立显卡真有性价比吗?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
入门显卡配搭,并不合理
入门CPU配搭入门显卡,例如X4 641配GT630相信很多朋友都会选择,而且最便宜的HD6570也要399元,而且使用DDR3显存,性能相当有限,但这样的预算已经接近900元了,这样的预算完全可以考虑i3、APU等核显产品。
主流核显产品价格也不贵
HD6570、GT630搭配SDDR3低频率显存的独显不能带来质的飞跃,与其用这样的独显,还不如暂时用核显,将来一步到位升级500元级的独显。
3、总结:主流用户的独显是500元以上级别的
主流配置应该选择500元级别以上显卡
主流级平台应该选择500元以上级别,我们以HD6750、GTS450为例,显卡目前的价格大多处于499-549元的水平,比GT630、HD6570这一类高100元左右,但性能却超越60%以上,无论是网络游戏还是单机游戏,都可以非常流畅运行,甚至还可以追求更高的画质,更值得选购。可以无论老平台升级、或者组建新平台,都比较适合。真的想要流畅玩游戏,还是得多加些预算了。
另外,我们看到AMD和NVIDIA两家都入门显卡都不再给力。这一代显卡中,NVIDIA的开普勒最低端是GT640,但价格也高达600多元,而AMD GCN架构的显卡最低端是HD7750,价格也高达700多。500元以下的入门级市场并没有新架构显卡,主要是受到CPU核显的狙击,市场逐步被占据,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所以两大独显巨头仍用上代产品主打入门市场。
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大家懂得怎么选的。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6)1650-20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