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横评】次世代DX11年度巨作《战地3》已经正式发布,作为当前PC军事题材射击游戏的两大支柱之一,《战地3》这次绝对没有让玩家失望,借助全新开发的“寒霜2”引擎,《战地3》对DX11提供了完美支持,细腻的光照/粒子效果、乱真的场景渲染、畅快的设计感受,让这款游戏终于为我们展现了DX11次世代大作的震撼威力。
《战地3》全面硬件测试
《战地》系列游戏是电子娱乐巨头EA手上的一张王牌强档,《战地》引擎也是业界很多游戏的画面支撑,此次《战地3》采用的全新DX11“寒霜2”引擎,在3D建模精度、画面渲染、特效呈现、物理效果等方面,都达到了当前PC游戏的顶点水平,为次世代DX11游戏大作树立了一个标杆。为了更直观的为大家呈现《战地3》游戏感受,我们特意录制了一段实际游戏视频,从下面的视频中,大家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游戏中的树木摇曳、高精细3D场景、畅快枪械射击手感以及逼真的音频效果。
《战地3》单人模式“进退两难”关卡实战视频
在《战地3》约3个小时、12个关卡的短短单人剧情中,玩家的活动范围覆盖了海陆空立体战场、全球追猎恐怖势力,氛围十分紧张、刺激,但畅快的设计感受、准确的任务描述,还是大大降低了对玩家操作技巧的要求。因此,借助这款大作,玩家将终于能够尽情体验许多梦寐以求的绝密场景,第三个关卡中,玩家即可登上美国最新的乔治·布什号航空母舰,畅快体验F18“大黄蜂”战斗机弹射起飞、超视距空战。
在舷号“77”的美国最新乔治·布什号航母上体验F18“大黄蜂”弹射/空战
《战地3》单人模式“反恐”剧情虽然有些老套,但“寒霜2”引擎的威力,却绝对能为玩家带来震撼视觉体验,“电影级”光线/粒子渲染效果、大规模场景破坏效果,为游戏的多人在线、真人对战模式注入了强大吸引力。
《战地3》广阔的城市地图
如此乱真的画面效果,让《战地3》对显卡的要求也达到了DX11“次世代”级别,在我们的实际测试中,要想在1080P分辨率、高画质下流畅游戏,GTX560/HD6870级别的显卡绝对是必备,千元内显卡基本可以断绝此项奢望。在当前显卡市场上,1299元级别中端主力产品可以说是《战地3》的标配装备,如此一来,《战地3》也已经轻松晋级“次世代显卡杀手”。
《战地3》室内对战时的“电影级”光线/粒子渲染效果
《战地3》游戏安装完之后,硬盘空间占用接近20GB,绝对是当前的巨无霸级别。如此海量的游戏数据,对PC平台的性能要求可想而知。因此,在我们今天的《战地3》硬件测试中,在显卡之外,我们还将对当前主流处理器、内存展开详细测试,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带您认识一个更深入的DX11次时代《战地3》。>>
[page]
《战地》游戏系列作品介绍(1):
《战地》系列游戏是EA DICE所开发的以军事作为游戏主要题材的射击类游戏,而在该系列游戏中绝大部分作品为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为主,战地系列游戏以大规模的载具和步兵在大地图上协同作战为品牌卖点,注重游戏娱乐性的同时兼顾真实性。战地系列的核心在于网络对战,有一些产品同时设计了单机模式。
自2002年战地系列首款作品《战地1942》上市以来已发售十款以上游戏产品,同时其游戏所采用的引擎也由最初代的Refractor引擎发展使用效果更为卓越的寒霜系列引擎。随着越来越多玩家对与战地系列的认可和肯定,近年来更逐渐成为另一款同为以军事作为游戏主要题材的系列有《使命召唤》的有力竞争对手。
《战地1942》(Battlefield 1942):
《战地1942》
《战地1942》是战地系列的第1款作品,于2002年发布PC版,2004年登陆Mac平台。《战地1942》再现二战战场,有着丰富的陆地载具和空中载具,并且每个参战阵营均有相对应的载具,还有战地系列最丰富的海上载具。游戏使用DICE新近自主研发的Refractor 2引擎,在当时的游戏中画面出众。游戏支持最多64人同时在线对战。
《战地:越南》(Battlefield :Vietnam):
《战地:越南》
《战地:越南》是战地系列的第2款作品,于2004年登陆PC平台。《战地:越南》重现了越战战场,加入了喷气式飞机和直升机。在细节设定上,《战地:越南》与前作差别不大,但是枪械的设定更加贴近真实。游戏仍支持最多64人同时在线对战。此外,游戏加入了近20首的60年代流行乐曲,使玩家能更容易溶入当年参与越战军官将士的心境。
《战地2》(Battlefield 2):
《战地2》
《战地2》是战地系列的第3款作品,于2005年登陆PC平台。《战地2》的背景转移到了虚构的现代军事战争,而玩家在游戏中使用的武器、载具等装备,则来源于真实。游戏使用了大幅改进的Refractor 2引擎,画面、声音效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本作更是添加了指挥官系统和小队系统,令团队合作更加紧密,竞技性更强。游戏支持最多64人同时在线对战,同时首次为16人小规模对战设计了缩减版的地图。直至2009年9月,《战地2》本身的更新服务以及第三方模组的制作进程仍未完全停止。
《战地2:现代战争》(Battlefield 2:Modern Combat):
《战地2:现代战争》
《战地2:现代战争》是战地系列的第4款作品,于2005年登陆Xbox、PS2平台,2006年登陆Xbox 360平台。《战地2:现代战争》是第一款登陆游戏主机平台的战地系列游戏,同时也是第一款拥有单机剧情的战地系列游戏。虽然与《战地2》同为美、中、阿拉伯三方的现代战争背景,但细节元素有很大的不同。多人游戏方面则支持最多24人同时在线对战。
《战地2142》(Battlefield 2142):
《战地2142》
《战地2142》是战地系列的第5款作品,于2006年发布PC版,2007年登陆Mac平台。《战地2142》用假想的武器和载具构造了22世纪发生在冰河时期的科幻战争,使用与《战地2》相同的游戏引擎和相近的设定。《战地2142》的解锁系统较前作丰富很多,玩家可以在军衔提升中依次解锁获得各种有用的武器或道具。在保留64人征服模式的基础上,游戏还引入了支持最多48人同时对战的泰坦模式。>>
[page]
《战地》游戏系列作品介绍(2):
《战地:叛逆连队》(Battlefield:Bad Company):
《战地:叛逆连队》
《战地:叛逆连队》是战地系列的第6款作品,于2008年登陆Xbox 360、PS3平台。《战地:叛逆连队》的背景设定在美俄之间的一场虚构的现代战争。游戏使用了EA DICE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寒霜引擎,拥有出色的画面效果,更支持规模宏大的破坏效果。在游戏中,大多数建筑、物品、树木都可以被破坏。作为一款主机游戏,该作同样设计了单人剧情游戏,在其中玩家扮演的不再是一本正经的战争机器,而是时常嬉笑打闹,甚至为了金钱脱离组织的士兵。多人游戏方面则支持最多24人同时在线对战,模式分为夺金模式和传统的征服模式。
《战地:英雄》(Battlefield :Heroes):
《战地:英雄》
《战地:英雄》是战地系列的第7款作品,于2009年登陆PC平台。《战地:英雄》是战地系列中第一款免费网页游戏,也是唯一一款第三人称射击游戏,只支持最多16人同时在线对战。游戏仍使用Refractor 2引擎,但画面风格高度卡通化。玩家在游戏中可以获得点数,用来购买武器装备或装饰物。《战地:英雄》比其它作品更注重娱乐性的表现,适合从未接触过战地系列游戏的玩家体验。
《战地1943》(Battlefield 1943):
《战地1943》
《战地1943》是战地系列的第8款作品,于2009年夏季登陆Xbox 360、PS3平台。《战地1943》是战地系列中第一款付费下载类型的小型游戏。《战地1943》用寒霜引擎重现了《战地1942》的经典地图和武器、载具,并支持建筑物框架的破坏效果。游戏支持最多24人同时进行的网络对战,注重游戏娱乐性的表现,相比《战地1942》战斗节奏更快,爽快度更强。
《战地:叛逆连队2》(Battlefield:Bad Company 2):
《战地:叛逆连队2》
《战地:叛逆连队2》是战地系列的第9款作品,是《战地:叛逆连队》的直接续作,于2010年登陆Xbox 360、PS3、PC平台。该作在继承《战地:叛逆连队》破坏效果、单人剧情等特点的基础上,强化了多人联机载具对战和团队合作元素的设定,首次引入了自定制载具功能,并设计了两种全新的小队配合的游戏模式。游戏使用加强版的寒霜引擎,加入了建筑物框架破坏和物体分块破坏的支持。
《战地:自由竞技》(Battlefield:Play4Free):
《战地:自由竞技》
《战地:自由竞技》是战地系列的第10款作品,是继《战地:英雄》后又一款免费的战地系列游戏。游戏使用Refractor 2引擎的加强版,移植了《战地2》的四幅经典地图和多款载具,同时采用了《战地:叛逆连队2》的兵种分配设计。游戏定于2011年初发布,支持最多32人同台对战。>>
[page]
《战地3》游戏初体验:
在界面设计上,《战地3》保持了一种很简洁的风格,游戏选项/功能不多,但却都很实用,为玩家带来了全方位的操作设定、画质设定、任务描述功能。
《战地3》游戏载入画面,传统机械硬盘上游戏载入速度比较慢
《战地3》游戏主界面
《战地3》音频设置,游戏音频制作具有很高的质量水准
《战地3》画质选项,游戏画质具有最高、高、中、低四个档次
游戏按键操作设定
单人模式下的12个剧情关卡
关卡载入画面,关卡载入速度比较快
进入游戏后的第一幕:纽约大桥夜景
游戏暂停时的任务描述及功能界面
[page]
《战地3》游戏不同设置下画质对比:
在大家最关心的画质方面,《战地3》提供了最高、高、中、低四个画质档次,省去了玩家逐项手动设置的繁琐,步入了“分档统一调节”的新潮流。但是在实际游戏中我们发现,由于“寒霜2”引擎本身的3D建模精度就非常高,因此在高分辨率下,各档画质差距其实并不明显。
“卡法洛夫”关卡,最高画质(此档画质设定默认开启4倍全屏抗锯齿)
“卡法洛夫”关卡,高画质
·
“卡法洛夫”关卡,中画质
“卡法洛夫”关卡,低画质
《战地3》最高画质选项默认开启了4倍全屏抗锯齿,而在其它三档画质下,全屏抗锯齿都处于关闭状态。通过反复对比我们发现,由于高分辨率本身就可以消除一些锯齿,因此最高、高两档画质下,游戏画面变化不大,但硬件性能差距很明显,因此玩家完全可以在高画质下进行游戏,以获得更流畅的硬件性能。
“进退两难”关卡,最高画质(此档画质设定默认开启4倍全屏抗锯齿)
“进退两难”关卡,高画质
“进退两难”关卡,中画质
“进退两难”关卡,低画质,物体边缘、阴影边缘很生硬
由第二组画质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低画质下,树木边缘、地面阴影边缘没有进行模糊处理,因此这些物体边缘、阴影边缘都显得锐利很多,感觉有些生硬,但却大大的降低了显卡的运算压力。
“碎剑者行动”关卡,最高画质(此档画质设定默认开启4倍全屏抗锯齿)
“碎剑者行动”关卡,高画质
“碎剑者行动”关卡,中画质
“碎剑者行动”关卡,低画质,物体细节并未减少,但边缘比较生硬
“寒霜2”引擎本身的3D建模精度就非常高,因此在各档画质下,游戏场景中可供关闭的渲染模块并不多,地面杂草、周围物体、物理碎屑并不会在低画质下数量减少,因此,低画质完全是依靠删减最繁琐的细节运算来大幅提升硬件效率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寒霜2”引擎在细节处理上花费的运算资源非常巨大,从而最终“精益求精”的在画面细节上达到了一种“乱真”效果。>>
[page]
《战地3》游戏全高清大图赏析(一):
火车车厢场景
水流/爆炸效果
爆炸烟雾效果
室外场景渲染
大规模破坏效果
逼真的光线/粒子渲染
畅快的枪械手感
逼真的光线渲染
广阔的战场
驾驶坦克
[page]
《战地3》游戏全高清截图赏析(二):
逼真的光影效果
炫光效果模拟的非常真
广阔的游戏地图
20多种载具轮番上场
子弹击中不同的物体,效果完全不同
波涛汹涌的海面、低暗压抑的云层
美国最新乔治·布什号航母飞行甲板
F18“大黄蜂”战斗机弹射起飞
飞机回旋,最高画质下水面效果有些偷工
紧张、高速的空战(玩家不用负责驾驶)
[page]
千元以内全倒下:12款显卡激战《战地3》
接下来进入到硬件性能测试环节,对这款次世代DX11大作,我们先展开显卡性能测试。我们本次测试用到的显卡一共有12款,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如下表。
CPU测试硬件平台 | |
CPU | Intel Core i7 975 (133×25=3.33GHz 8MB L3 Cache) |
主板 | 技嘉 G1-Killer X58 |
内存 | 宇瞻 DDR3 1333 2GB×3 (8-8-8-24) |
硬盘 | 日立 1T SATA-II 32M |
显卡 | NVIDIA GTS450 (783/3608MHz 512MB) NVIDIA GTX550Ti (900/4100MHz 1GB) NVIDIA GTX460 (675/3600MHz 1GB) NVIDIA GTX560 (822/4008MHz 1GB) NVIDIA GTX560Ti (822/4008MHz 1GB) NVIDIA GTX580 (772/4008MHz 1.5GB) AMD HD6450 (750/3600MHz 512MB) AMD HD6750 (800/4800MHz 512MB) AMD HD6770 (850/4800MHz 512MB) AMD HD6850 (775/4000MHz 1GB) AMD HD6870 (900/4200MHz 1GB) AMD HD6950 (800/5000MHz 1GB) |
软件平台 | |
系统软件 | Windows 7 64位旗舰版+DirectX 11 |
驱动程序 | NVIDIA ForceWare 285.62 FOR Windows 7 64bit AMD催化剂11.9 FOR Windows 7 64bit |
评测项目 | 《战地3》游戏场景:追猎行动、迅雷行动、进退两难 分辨率:1920×1080 画质:最高 |
在《战地3》游戏中,我们精选了三个关卡来进行测试,各个测试场景中,玩家进入游戏后不进行任何操作,仅利用游戏的自动视角“观看”地图,用Fraps软件记录这段自动视角下的平均帧速。
《战地3》“追猎行动”场景测试:
《战地3》:追猎行动测试场景截图
《战地3》:追猎行动场景测试成绩
如果以30fps帧速作为流畅标准的话,在这款游戏中,GTX460、HD6870级别显卡才可以在1080P分辨率、最高画质下达到流畅级别,可见《战地3》对显卡要求的确非同一般,千元以内的显卡基本上全部倒下了。另外,在《战地3》游戏中,同定位N卡执行效率显著比A卡高出一截,HD6950性能表现只是与GTX560大概持平,看来《战地3》游戏对A卡支持不太理想。
《战地3》“迅雷行动”场景测试:
《战地3》:迅雷行动测试场景截图
《战地3》:迅雷行动场景测试成绩
这个测试场景比第一个测试场景性能略有提升,看来这个野外坦克场景对显卡要求有所降低。从测试得分看来,千元内显卡依然无法在最高画质下达到流畅性能,A卡方面,HD6870是最低要求,N卡方面,GTX460是标配。
《战地3》“进退两难”场景测试:
《战地3》:进退两难测试场景截图
《战地3》:进退两难场景测试成绩
在《战地3》游戏中,绝大多数关卡中,同一款显卡的运行帧速都没有太大波动,毕竟游戏地图很大,在实时渲染模式下,海量数据早已完成预处理,个别场景切换对硬件性能带来的波动已经比较轻微了。因此第三个场景测试成绩与第一个场景很类似,同一款显卡在游戏中的帧速也很稳定。>>
[page]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战地3截图
CPU要求不高,只要不太菜:
《战地3》对CPU的要求并不大,相信测试结果也让很多朋友送了口气。基本上市面主流的CPU,如Intel双核四线程的酷睿二代i3和AMD的四核速龙甚至是三核速龙都能满足游戏的需求。可以说《战地3》对多核处理器有一定优化,但仅限于四核或四线程,更多的核心数或线程数并没有很大优势。可见500元应该是衡量CPU能否满足《战地3》需求的一道标准,不过话说回来,那些购买两三百元入门CPU的朋友对这款游戏也没什么兴趣吧。
内存要求不高,4G内存脱贫:
如果你能够在两倍以上的读档等待时间和游戏过程中不断的抽风中坚持下来,那么2GB内存对你来说也是够用的。但我们推荐每一个想畅玩《战地3》、享受电影版画质的玩家,再买一条内存组4GB的双通道吧,趁着现在内存白菜价。
显卡要求很高,千元以上很必要:
作为一款次世代DX11游戏大作,《战地3》精细的3D建模、“电影级”光线/粒子渲染效果对显卡性能提出可非常高的要求,在显卡测试环节,千元以内显卡基本全部倒下,由此看来,要想在最高画质、1080P模式下流畅游戏,GTX560、HD6870级别的显卡是标配。当前,主流GTX560、HD6870均报价1299元,这个价位可以看作是《战地3》的显卡起步点。
玩爽《战地3》推荐配置:
要想玩爽《战地3》,显卡最为关键,如果以30帧为流畅标准,要在1920x1080分辨率、最高画质下达到此标准,显卡需要GTX560、HD6870及以上级别。低于这个级别的显卡,建议降低分辨率或者降低画质级别来运行游戏。下面是我们推荐的一些CPU与显卡参考搭配。
CPU与显卡的参考搭配 | ||||
CPU | 显卡 | 分辨率 | ||
入门 | ||||
Intel Pentium G840 | HD6750 | 1440x900或1280x1024 | ||
Athlon II X4 450 | GTX550Ti | 1440x900或1280x1024 | ||
主流 | ||||
Core i3 2100 | GTX560 | 1920x1080或1920x1200 | ||
Athlon II X4 640 | HD6870 | 1920x1080或1920x1200 | ||
高端 | ||||
Core i5 2300 | GTX560Ti | 1920x1080或1920x1200 | ||
Phenom II X6 1090T | HD6950 | 1920x1080或1920x1200 |
DX11次世代巨作《战地3》综合评价:
Activision旗下的《使命召唤》系列,与EA旗下的《战地》系列游戏,是当前PC军事题材射击游戏的两大支柱,此次《战地3》先于《使命召唤8》上市,在时间上已经与赢得了不少先机,EA首席运营官彼得·摩尔已经宣称《战地3》首发日出货量超过1000万套。而且从游戏画面、硬件要求来看,《战地3》是一款将主要用户群体瞄准了PC而非游戏主机市场的年度大作。就我们的实际游戏体验来说,《战地3》强大的“寒霜2”DX11引擎、电影级的光照渲染效果、大面积的物理破坏效果,都为游戏带来了当前一流的画面呈现,逼真的音效制作、精良的枪械手感,也一定不会让玩家失望。
《战地3》画面呈现一定不会让玩家失望
但单机模式下,《战地3》并不完美,游戏单人模式“反恐”剧情有些“百人一面”,游戏中严重缺乏帮助玩家认真理解剧情的内容,普通玩家3小时即可盲目完成通关,但通关后对游戏剧情却仍然仍然毫无头绪,完全不会留下鲜明的故事印象、深层记忆,因此这款游戏在国内很可能会沦入一种“通关即删”的境地。另外,游戏的AI设定也比较弱智,队友智能程度不高,一些关卡面前,玩家的操作自由度很低,想法、活动空间很受限。
但是对EA来说,《战地》系列游戏的多人在线模式才是赢利之道。《战地3》当前已遭破解,但在线服务器仍需要正版激活码才能登陆,游戏在线模式最多支持64人对战,玩家可以在最大10平方公里的地图上,使用20多种机械载具、高科技枪械,与全球真人玩家展开激烈角逐,对这款高画质年度大作来说,如此游戏模式想来都会令玩家兴奋不已。因此,《战地3》既体现了次世代游戏大作对PC性能的看重,又反映出了行业对PC游戏运营模式的大幅转变。[返回频道首页]
[page]12款CPU轮番登场 《战地3》表示不敏感
从前面的测试中,我已经知道《战地3》采用的“寒霜2”引擎对显卡要求非常高,那么游戏对于CPU的要求会不会一样也很变态呢?为了一探究竟,我们找来12款CPU轮番测试。
CPU测试硬件平台 | |
CPU | Intel: Core i7 975 Core i7 2600k Core i5 2500k Core i3 2105 Pentium G620 Celeron G530 AMD: A8-3850 A6-3650 Phenom II X6 1090T Phenom II X4 970 Athlon II X3 450 Athlon II X2 255 |
主板 | 技嘉 G1-Killer X58 华硕 P8Z68-VPRO 技嘉 GA-990FXA-UD7 华硕 F1A75-V PRO |
内存 | 宇瞻 DDR3 1333 2GB×2 (8-8-8-24) |
硬盘 | 日立 1T SATA-II 32M |
显卡 | 技嘉GV-N580SO-15I(GTX580,855/4100MHz,1.5GD5) |
软件平台 | |
系统软件 | Windows 7 64位旗舰版+DirectX 11 |
驱动程序 | NVIDIA ForceWare 285.62 FOR Windows 7 64bit AMD催化剂11.9 FOR Windows 7 64bit |
评测项目 | 《战地3》游戏场景:进退两难 分辨率:1920×1080/1600×900; 画质:游戏默认最高 |
在CPU测试环节,我们采用了一款高频版GTX580显卡,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消除显卡性能瓶颈、直观的反映出各个CPU之间的差距。Intel方面,我们采用了第二代酷睿、奔腾、赛扬几乎全线产品。AMD方面则包括羿龙II、速龙II,以及全新的APU A8、A6等等。测试项目是游戏中进退两难这个场景,采用Fraps软件真实记录游戏运行中的帧数。采用1920×1080和1600×900两种分辨率,画质选择游戏中的默认的最高画质设置。
《战地3》“进退两难”场景CPU测试:
《战地3》:进退两难测试场景截图
我们的测试方法与前面的显卡测试一样,从关卡刚开始搭乘越野车行进开始,直到遭到袭击,主角下车结束,用Fraps软件记录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帧数。
测试成绩:
1920×1080,最高画质
在1920×1080分辨率下,除了入门级的赛扬G530和X2 255稍有差距外,其余各CPU的成绩均十分接近。可见《战地3》对于显卡的高要求,已经使显卡成为平台性能的瓶颈。
1600×900,最高画质
于是我们降低分辨率,使用1600×900来进行测试。在此分辨率下处理器的差异就相对明显了,Intel除了奔腾G620和赛扬G530成绩较低,其余酷睿系列的差异不大。AMD方面四核及以上的产品表现不错,但三核和双核则有一定差距。
综合以上测试成绩,我们了解到《战地3》对CPU的要求并不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四核或者四线程的处理器均能轻松应对《战地3》,至于更多核心(比如推土机)或线程因为游戏本身优化的优势并不明显。2、《战地3》对CPU的三级缓存不敏感,无论是三级缓存大小,甚至是有无都基本不影响游戏的效果。3、CPU微架构的作用依旧很关键。>>
[page]
2G内存是瓶颈 《战地3》内存测试:
《战地3》对显卡要求非常高,而对CPU就没太多要求,测试证明即便是低端入门CPU搭配上高端独显(虽然很少人这么干)后都能流畅运行在高分辨率高画质的设定下。那么游戏对于内存会不会有一定要求呢。同样的,我们分别测试了三通道、双通道及单条内存下的游戏运行效果。
硬件平台 | |
CPU | Intel Core i7 975 |
主板 | 技嘉G1-Killer X58 |
内存 | 宇瞻 DDR3 1333 2GB×3/2/1 (8-8-8-24) |
硬盘 | 日立 1T SATA-II 32M |
显卡 | 技嘉GV-N580SO-15I(GTX580,855/4100MHz,1.5GD5) |
软件平台 | |
系统软件 | Windows 7 64位旗舰版+DirectX 11 |
驱动程序 | NVIDIA ForceWare 285.62 FOR Windows 7 64bit AMD催化剂11.9 FOR Windows 7 64bit |
评测项目 | 《战地3》游戏场景(1920×1080;画质最高): 追猎行动、迅雷行动、进退两难 游戏加载时间 |
测试项目包括游戏中三个极具代表性的场景,采用Fraps软件真实记录游戏运行中的帧数。采用1920×1080分辨率,画质选择游戏中的默认的最高设置游戏设置。另外我们还记录了不同内存模式下,游戏的加载时间。
场景帧数测试结果:
如果单看这张成绩汇总表,各位或许会觉得怎么内存容量和游戏效果一点关系也没有。的确,但从测试软件记录的帧数上我们几乎没法区分,因为这里记录的是一段场景的平均帧数。但从实际操作体验来说,2G内存在运行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卡顿,基本上不能达到流畅运行的效果,而且更悲剧还在下面。
游戏加载时间测试:
2G内存无论是游戏进入时的加载时间,还是每个关卡之间的读档时间都长得令人蛋疼。因此我们推荐想要畅玩《战地3》的各位,内存至少得上4G,双通道最佳。>>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6)1650-20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