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X580是当前性能最高的单芯显卡,与更高端的双芯显卡相比,GTX580效率更高、更简单易用易维护,当然价格也相对更低,因此可以说GTX580是顶级发烧玩家最优秀实用的选择。顶级产品是厂商实际实力的展现,因此业界各大显卡厂商的GTX580显卡都可谓各怀绝技。华硕今年也面向顶级玩家推出了一款报价4999元的“战神”级别DirectCU II ENGTX580,设计宗旨除了追求极致性能之外,更将静音散热、展现个性放到了一个特别突出的位置,更符合顶级玩家对显卡的诉求。
华硕 ENGTX580 DirectCU II 图片 评测 论坛 报价 网购实价
为了在展现极致性能的同时达成静音散热,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在散热器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显卡体积非常夸张,需要占据三个扩展槽位,想更大散热空间发展的“三层楼”直触式散热造型精湛强悍,玩家第一眼看见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都会为它那种威猛霸气的气势而赞叹不已。
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散热器特色解析:
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侧面
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采用自主研发的非公版设计,卡身比公版更长。从侧面可以看出,显卡的体型很厚,DirectCU II热管直触式散热器将整个PCB完完全全罩了起来,在双风扇作用下形成了大范围的下沉式风道,在直触式热管、大面积散热片作用下能够有效帮助显卡散热。
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需要占据三个扩展槽位
GTX580显卡采用的GF110图形芯片,在提供业界最高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创纪录的发热量。因此要想镇住这颗芯片、达成静音散热,散热器就必须要向更高空间发展,而且这样的设计也符合玩家对个性化、对实用性的需求。显卡需要占据三个扩展槽位,为散热器创造了巨大的运行空间。
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散热器
显卡采用了独家的DirectCU II架构散热器,散热器外壳由金属打造,散热器内部为双风扇+五热管设计,纯铜热管可以直接与GPU芯片接触,达成最高的吸热效率。显卡双风扇配合封闭式导流罩,能够形成下沉式风道,帮助显卡PCB板表面的元器件均匀散热。
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的纯铜5热管直触式散热器设计
华硕“Direct CU”系列散热器最大的亮点就是纯铜热管直接与GPU接触进行导热,这与传统的散热设计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散热器并不是热管直触GPU核心,而是通过一个铜质底座与GPU接触,铜虽然具备不错的导热性能,但同时也会储热,大量的热量堆积在铜底座上,再通过焊接在铜底座的热导管时并不是100%的热量都会被传递,虽然采用了铜作为散热导热介质,但是效果大打折扣。
散热器技术详解
而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采用了“Direct CU”设计,热管直接与GPU接触,减少了以上的几个步骤,核心热量直接传递到热导管上,再由热导管传递到鳍片上,充分将核心热量排出。
散热器技术详解
在升级成为DirectCU第二代散热器后,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采用了双10cm防尘风扇,大尺寸风扇的好处就在于不必很快的转速也可以提供大风量,而且双风扇带来的风量更多,是公版散热器风量的6倍,足够为ENGTX580显卡散热。
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采用的10厘米大口径风扇
大口径风扇在制作上也更容易达成平衡性,从而使风扇运转的更平稳、更不易产生啸叫等噪音。大口径双风扇可以以较低转速达成很大风量,从而达到静音、长寿命的目标。整体说来,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的散热器,散热效能较公版大幅提升20%,而且更安静。
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PCB散热背板
另外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还使用PCB背板设计。背板使用金属材质,除了可以起到防止PCB变形、让显卡更耐“折腾”的作用外,更可以加强PCB板散热性能,让显卡做到“双面散热”。
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PCB
其它方面,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的超合金供电、8+2相奢华用料等特性我们今天不再赘述,对显卡做工细节有兴趣的玩家可以关注我们之前的评测文章。接下来我们来实测一番这款显卡在游戏实战中的散热效果。
-----------------------------------------------------------------------------
如果您想看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详细评测,请点击以下链接:
4000元游戏战神:华硕高频GTX580显卡评测
http://diy.pconline.com.cn/graphics/reviews/1104/2395680.html
----------------------------------------------------------------------------
[page]
显卡测试平台说明:
在正式测试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与这次评测有关的相关评测平台和评测方法。
硬件平台 | |
CPU | Intel Core i7 975 (133×25=3.33GHz 8MB L3 Cache) |
主板 | Intel X58 |
内存 | 宇瞻 DDR3 1333 2GB×3 (8-8-8-24) |
硬盘 | 日立 1T SATA-II 32M |
显卡 | 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 (782/4008) |
软件平台 | |
系统软件 | Windows 7 64位旗舰版+DirectX 11 |
驱动程序 | NVIDIA ForceWare 275.84 FOR Windows 7 64bit |
评测软件 | DX9: 使命召唤7 DX10: 孤岛危机:弹头 DX11: 3DMark11 烤机测试: Furmark GPU-Z |
3DMark 11测试:
3DMark 11基于Futuremark自行设计的原生DX11引擎,可综合考察DX11 PC游戏平台的整体图形性能。3DMark11的主界面主要有4个选项卡,第一个为Basic,提供了我们最常用的测试模式以及测试方式。相比Vantage版本的4种等级的测试模式,3DMark11精简到评测环境最常用的3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Entry、Performance以及Extreme,分别对应为E档、P档与X档,我们本次运行的是最高难度的X档。
3DMark 11测试截图
3DMark 11测试耗时约5分钟,在测试中,显卡GPU处于满负荷状态。在测试开始后,显卡散热器的智能温控技术开始起作用,显卡风扇转速明显加大,在桌面“裸奔”的平台开始有轻微呼呼风声,但显卡噪音很轻微,完全被淹没在CPU风扇噪音中,显卡散热器运行的依然很安静。
《孤岛危机:弹头》游戏测试:
《孤岛危机:弹头》是PC游戏中的一款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大作,这款游戏在实际场景考察描绘、3D建模精度、昼夜/季节循环、天气/风力模拟、枪械操控体验上都迈出了一大步,几乎达到了“乱真”的效果,精细逼真的画面、卓越丰富的音效、简单新奇的操控体验,都让人非常容易投入到游戏中去。
《孤岛危机:弹头》游戏画面
但这款游戏对显卡的要求在当年绝对堪称“变态”,因此《孤岛危机》曾被戏称为“显卡危机”。时至今日,主流显卡虽然已经进阶到了DX11级别,但在面对这款游戏时仍会感觉压力很大。在半个多小时的高画质高分辨率游戏中,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都运行得很平稳,显卡核心温度适中在70摄氏度左右,显卡金属外壳并不烫手,显卡噪音也比较轻微。
《使命召唤7》游戏测试: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是动视FPS游戏使命召唤系列的第七部续作,由Treyarch负责开发,最新数据显示该游戏销量突破了1000万,相当受欢迎。故事剧情设定在了上世纪后期的美国越南战争时期,游戏主要描述了战争期间的一个名称为Studies and Observations Group的组织,他们将在越南战争中承担最秘密、最危险的任务。
《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游戏画面
《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对显卡压力已经不算很大了,在测试中,显卡噪音变化很轻微,显卡散热器外壳也只是有些温热。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夸张的散热器设计,应对这类游戏完全不在话下。
Furmark烤机测试:
在测试之前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我们无法测试单张显卡的独立功耗,因此在测试中所有的功耗成绩均为整机功耗,测试频率均为默认频率。我们采用严厉的FurMark进行烤机,5分钟后记录核心满载时的温度;然后待机5分钟,在GPU-Z的Sensor功能记录此时为待机核心温度。在两个测试环境下我们都使用功耗测试仪来检测功耗,测试环境保持在室温25摄氏度。
Furmark满荷载测试界面
新版本的Furmark支持多卡互联,并且加入了防GTX500系列显卡智能节电的功能。在测试中,我们的平台满载功耗接近500W,但显卡噪音仍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风扇风声与CPU散热器相当,装入机箱内的话,显卡噪音还将在讲一个档次,除非侧耳细听,否则完全引不起玩家注意。
总结:
作为单芯的最高级别产品,华硕DirectCU II ENGTX580显卡用料奢华,超合金供电设计能够保证显卡的稳定运行,独家的DirectCU II散热方案更使显卡能够很成功的控制住噪音、温度,用起来省心简单,值得发烧级玩家关注。[返回频道首页]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6)1650-20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