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硬件 > 显卡 > 新闻详情

核弹归来 性能翻倍 影驰RTX 3090大将评测

时间: 2020-09-24 20:00 来源:3dmgame.com 编辑:夕阳月下

[page]全新外观设计[/page]

  说起核弹显卡,许多人肯定会第一时间想到英伟达那张双芯核弹显卡:GeForce GTX 690,它采用了两颗完整的GK104核心,功耗可怕的的同时,性能也没有达到两倍于单芯片显卡。从那以后,英伟达就没有发布过90后缀显卡了。而在前不久的英伟达发布会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从自家厨房的烤箱里拿出RTX 3090时,全世界的数码爱好者都为之震惊,90后缀显卡又回来了。

  英伟达全新的GeForce RTX 3090显卡使用英伟达与三星定制的8nm工艺制程,核心代号为GA102-200,拥有10469个CUDA留处理器,相比于上一代图灵架构旗舰显卡GeForce RTX 2080 Ti提升达到130%。在英伟达发布会上,黄仁勋介绍了这张显卡采用第二代RT core和第三代Tensor Core,在性能方面相比于前代有很大提升。第二代RT core相比于第一代提升了一倍的信息吞吐量,而Tensor core提升依然。安培架构相比于图灵架构采用了全新设计的SM单元,其最大特点就是FP32处理速度翻倍,带来的是更高的信息处理效率。黄仁勋介绍称,GeForce RTX 3090相比于上代旗舰GeForce RTX 2080 Ti性能翻倍,那么具体表现如何呢,今天笔者就带大家来测试刚到手的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

  打开显卡包装,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显卡外壳上金色装甲设计。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外壳这种颜色并不是那种黄金色,二是一种偏向金属色的复古色,显得品质感十足的同时又不俗媚。

  显卡本体设计借鉴了枪支的元素,上盖嵌有枪支图案,表面还设计少部分枪支纹路,侧面有四个弹孔,尾部作枪托架构,复古金与枪械黑碰撞出未来武器的科幻感。

  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整体造型犀利,质感十足。

  来到显卡右边,最显眼的就是四个弹孔的设计,其他鳍片部分由挡板覆盖,相比于其他产品简洁了许多。

  来到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下方,正面装甲以及装饰图案一直延续到此,透过装甲可以看见显卡散热器中密密麻麻的散热鳍片。

  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采用的是与公版一致的三卡槽设计,挡板部分有镂空设计,可以有效增大出风面积。

  值得一提的是,影驰随包装还赠送了一款2槽接口挡板,可供玩家替换,完美兼容不同品牌的机箱。

  再来看显卡背面部分,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采用全金属背板,上面印有GEFORCE RTX字样以及影驰GALAX字样点缀。在背板左侧核心区域有镂空,右侧有大面积透风区域,可有效增加显卡风扇热量流通速度。

  显卡背部左下角有NV link接口,英伟达RTX 30系列显卡也只有RTX 3090搭载了这一接口。

  显卡上方同样可见扎实的散热模组,同时还有英伟达标志性的GeForce RTX字样以及影驰GALAX标志LOGO,均支持RGB灯光,玩家可以在影驰灯控软件魔盘Xtreme Tuner中控制这一效果。

[page]内部用料[/page]

  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采用的是8+8Pin的外接供电接口,为玩家提供稳定的性能释放。

  接下来我们对这张显卡进行了拆解,在取下背板后,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的PCB就展现在了眼前。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PCB背面密密麻麻的元件,仔细观察后发现,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的显存颗粒有一部分是焊接在PCB背面的,并且通过硅脂将热量传递至背板散发。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因显存单面焊制而导致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去的问题,这一点好评。

  显存颗粒来自镁光,单颗容量为1GB,PCB板双面共计24颗GDDR6X显存,组成了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24GB的显存容量。

  来到PCB板正面,最显眼的就是这颗代号为GA102-200的核心了,核心周围是正面的12颗GDDR6X显存颗粒。供电部分,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使用了9+5+4,共计19相的数字供电设计,足以保证这颗怪物核心的性能释放。

  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使用了影驰独创的黑焰散热系统,它采用了风扇与散热鳍片分离的设计,风扇固定在一体式金属压铸的加固中框之上,中框采用金属挡板-Base-金属背板三重连锁设计,可让散热器直接锁固在机箱上并由机箱承重,防止PCB因受散热器重力而弯曲变形的情况发生,对于玩家来说,更加稳固的同时还节省了显卡支架的花费,还是很不错的。

  散热底座为镜面,只覆盖显卡核心部分,而显存和显卡供电模组的热量则依靠导热硅脂垫传导至压铸中框散去。

  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的散热器风扇拥有11片静霜扇叶,经过空气动力学测试,散热效果强劲。叶片使用三折设计,在转动时呈现陀螺面,十分好看。

  显卡散热本体共有多达6根热管,穿过散热底座,将热量传导至两侧密密麻麻的散热鳍片。整体散热效果值得期待。

[page]基准性能测试[/page]

  接下来我们对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进行上机实测,为了充分释放RTX 3090的性能,我们选用了目前最顶级的平台进行测试。CPU部分选用英特尔第十代酷睿i9-10900K处理器,搭配Z490主板和16G双通道内存,内存频率通过XMP设定在3200MHz。所有测试均在开放式平台进行,室温为27摄氏度。

  首先进行的是Furmark烤机测试,这项测试通过模拟高负载场景来监测显卡的散热能力以及运行稳定性。在十多分钟的测试后,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温度稳定在了73度,此时显卡的核心频率为1230MHz,显存频率为1219MHz。显卡风扇在转速不到2000转的情况下就能将这颗350W的大核心限制在75度以内,这套黑焰散热系统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中,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获得了21039的成绩,整体性能表现十分强悍。

  在主打DX12性能的3DMARK Time spy项目中,显卡总分为18116分。

  光追性能测试项目Port Royal中,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得分为12679分,也是目前为止得分最高的一张卡了,几乎等同于两倍的RTX 2080 Super。

  三个测试项目得分相较于RTX 3080和RTX 2080 Ti、RTX 2080 Super有着不小的提升。让人不得不感慨老黄的刀法又有所提升了。

[page]游戏性能测试[/page]

  理论性能测完了就该进行游戏实测了,我们共测试了11款当下比较主流的游戏,包括3A大作和热门竞技游戏。测试时所有游戏都开启最高画质,分辨率分别为1920X1080、2560X1440、3840X2160。为了对比参照性能,加入了RTX 3080、RTX 2080 Ti、RTX 2080 Super三张显卡。

  首先是1080P分辨率游戏测试,在这个分辨率下,四张显卡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游戏体验。除了几款限制最高帧数的游戏外,四款显卡的帧数表现都呈现阶梯式上涨。但RTX 3080与RTX 3090的差距却不太明显,平均性能提升大约在10%。在《德军总部:新血脉》这款游戏中,RTX 3090甚至帧数要低于RTX 3080,我们猜测可能是由于帧数已经逼近上限,所以两张显卡表现类似。

  接下来是2K分辨率下的游戏实测,在2K最高画质下,四张显卡的性能差距有所扩大。平均来说RTX 3090性能领先RTX 3080在15%左右,在《毁灭战士:永恒》中差距最大,来到了30%以上。在《控制》、《无主之地3》两款游戏中,RTX 3090的帧数表现已经达到了RTX 2080 Super的两倍。

  当分辨率来到4K时,两站图灵架构的20系显卡已经略显吃力了,许多游戏甚至连60帧这一及格线都达不到。反观RTX 3080和RTX 3090这两款显卡,表现依旧出色,许多游戏中RTX 3090已经领先RTX 3080 40%。我们发现当游戏分辨率来到4K时,RTX 3090的显存已经达到了10GB,RTX 3080显存已经吃满。得益于24GB容量的GDDR6X显存,RTX 3090跑4K分辨率游戏测试还是很轻松的。

  为了验证发布会上所说的8K 60FPS游戏,我们增加了8K分辨率下的游戏测试。由于我们手头没有8K分辨率显示器,所以我们通过DSR因数超采样技术模拟8K测试,这个情况下的实际帧数会比原生8K分辨率略低一些。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是帧数最低的控制,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也能够达到接近60帧的成绩,而其他游戏也都能保持在60-80帧,总体的游戏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一个项目我们测试了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的DLSS性能表现,在未开启DLSS、单独开启光线追踪时,面对很多游戏,RTX 3090已经略显吃了。在开启DLSS后,帧数有明显提升,提升幅度大多在100%,对于玩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免费的性能提升。

  影驰 GeForce RTX 3090 大将作为影驰旗下定位中端的显卡,在用料方面可为毫不吝啬。一体式压铸中框的独特设计以及机箱锁扣的辅助让玩家无需担心显卡变形,无论是用料还是质感,都是一款十分优秀的显卡。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